•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8 10:30:10 股吧网页版
江海相融 一桥挑起大湾区四大战略平台丨“桥”见城市?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陈思琦深圳报道

  工作日傍晚,前海嘉里中心、弘毅大厦等高端写字楼里涌出阵阵下班人潮。拥挤的车流中,白色的Robotaxi并不显眼,主驾无人的试点运营无声向前。

  同样的试点在70公里外的广州南沙也进行着,Robotaxi不仅在高铁站、地铁口、热门商圈、住宅小区灵活穿梭,还一脚油门驶上了高速。

  “在前海、南沙,我们的Robotaxi都拿到了无人商业化许可,而且是同一款车型。”

  小马智行副总裁、广深研发中心负责人莫璐怡每周至少往返前海与南沙两次,单程1小时。即将开通的深中通道,将她的通勤时间缩至40分钟,她想,Robotaxi技术已渐渐成熟,若能将两地政策打通、牌照互认,这40分钟或将不再需要人类司机。

  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大湾区四个重大战略合作平台环珠江口分布,均承担着制度创新“试验田”“压力测试场”功能。

  “产业发展越是达到一定的质量和水平,其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就越需要制度集成创新。”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认为,四大平台与港澳产业已实现高水平对接,如今更要注重顶层设计和内部协同,避免碎片化、分散化,陷入“单打独斗”的局面。

  如今,深中通道一桥飞架,珠江与伶仃洋相遇之地再无地理阻隔,四大平台将全部纳入一小时通勤圈。

  人、财、物沿此流动,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在此汇聚,将推动四大平台制度创新不断迭代,予以大湾区的未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制度创新“由点及面”

  L4自动驾驶牌照跨市互认、互通,目前国内没有先例。

  在不同城市使用同一牌照,将减少企业的重复测试,有效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但长期以来,各城市政策法规无法统一,软硬件水平也难以“对齐”。

  “比起广州、深圳的牌照互认,南沙与前海的打通更容易实现,这两个点位都有国家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莫璐怡说。

  南沙区汽车制造业产值连续多年破千亿,转向“智能化”下半场,南沙在2021年率先宣布全域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开展自动驾驶多场景应用,如今更是探索Robotaxi开上高快速路。

  在深圳前海,主副驾无人的Robotaxi穿行于前海嘉里中心、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前海国际会议中心、前海石公园等核心区域,人流、车流密集,道路场景变幻莫测,路测数据也因此更具参考价值。

  自动驾驶作为新兴事物,前海、南沙均发挥了重大战略平台先行先试的优势。深中通道的出现,则为平台之间顶层设计的联动互通创造了物理便利。

  “物理联系增强,平台之间就有机会产生新的业务联系,从实际需求出发,推动相应的制度创新。”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钟韵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

  莫璐怡透露,前海、南沙的自动驾驶车辆互通,在技术上已不成问题。若实现牌照互认,不仅将成为深中通道的一道“赛博”风景线,对未来广州、深圳以及整个大湾区的牌照互认和联通,也将产生极大的示范效应。

  一桥“缝合”珠江东西岸,平台之间的制度创新联动不止于自动驾驶领域。

  去年2月,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落户前海。一年多以来,该交易中心集聚行业上下游企业2800家,交易规模累计达750亿元,“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模式”“存货融资模式”等创新业务多点突破,今年的交易规模有望突破千亿。

  桥的对岸,南沙区引进、培育了芯粤能、芯聚能、晶科电子、联晶智能等一批行业龙头;横琴现有实际运营的集成电路企业超60家,其中芯片设计企业比例超80%。从研发到生产,再通过创新的业务模式销往全球,一个集成电路的产业链闭环已清晰可见。

  再如融资租赁产业,南沙区累计聚集全国20%、广州80%以上的融资租赁企业,先后落地全国首单资产包跨境转让、大湾区首个“香港+南沙保税区”飞机跨境转租赁、广东省首单离岸租赁等。

  前海也是国内租赁业的重要一极,租赁企业占深圳全市约90%,其中港资租赁企业占比近九成,资产规模十亿级以上20余家。

  “横琴、前海、南沙都在发展融资租赁,比起各自形成一套互不关联的体系,平台之间更应形成多元化的交流机制。制度创新在一个点位探索成功,马上就能复制推广到其他点位。”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表示。

  除了四个国家级平台的互学互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珠三角9市发展“特色合作平台”,包括中山翠亨新区、江门银湖湾、东莞滨海湾等。

  在中山、湛江、茂名、汕尾等13个地市,广东还提出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的概念,使自贸区政策“扩围”,放大制度型开放“试验田”作用。

  其中,中山联动发展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包括翠亨新区片区77平方公里、火炬开发区片区43平方公里。

  创新经验“外溢”已初有成效。对标前海,中山出台了《关于推动金融支持翠亨新区实体经济发展打造科创投融中心的行动方案》,探索翠亨新区与前海共建金融合作示范园,引进前海金融机构落户翠亨新区。

  “国家级平台起到改革创新的先行先试作用,而深中通道的开通将更加便利这些创新成果复制、应用到更多特色平台上,实现‘由点及面’。”郭万达说。

  “河”“海”相遇创造最优解

  将中国总部落在南沙、深圳研发中心落在前海,小马智行不仅享受到两地相对领先的自动驾驶政策,莫璐怡补充道,南沙、前海在吸引境外高端人才方面有很大优势,公司已招进数名来自中国香港、美国的自动驾驶技术人才。

  将大湾区打造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愿景。

  纲要印发5年来,粤港澳三地创新要素的流动、融通加速,“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连续4年位列第二,对国际顶尖人才、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四大平台已集聚一批科研机构。深中通道开通后,相当于将四个平台布局的港澳创科资源构成一个圈,让资源能够更好协同、流动。”钟韵表示。

  在前海,香港大学布局了“前海智慧交通研究院”;前海与香港理工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快推进深港智慧传感器合作发展;香港科技大学则在前海筹建“香港科技大学(前海)蓝色智能设施和机器人研究院”。

  在河套深圳园区,160多个高端科研项目和1.5万名科研人才汇聚,港科大、港城大、港理工、港中文等香港高校均设有分支研究机构。

  以南沙科学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等大平台为核心,以港科大(广州)等院校和冷泉大科学装置、大洋钻探船等国之重器为支撑,南沙正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

  在横琴,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产学研示范基地以及四个澳门国家重点实验室均落户合作区,“澳门研发+横琴转化”模式渐成常态。

  “这就是‘双总部’的概念,让企业、科研机构既能享受港澳的制度环境,又能充分利用内地的资源。深中通道开通后,资源要素能以更市场化的方式,在四个平台之间实现最优配置。”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说。

  相关尝试早已开始。

  11年前,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投入使用,经授权按澳门法律实施管辖,成为“一国两制”的创新实践。如今,澳门大学再度“借地”横琴建新校区,面积将是现今澳大的一半,可为澳大的教学与科研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与此同时,澳门大学在河套深圳园区布局了“澳大河套集成电路研究院”,充分利用深圳作为全国乃至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重镇,也是中国集成电路集散地和设计中心的产业优势。

  再如,港科大(广州)落地南沙,通过与内地合作办学,增强大湾区教育的协同效应。而在前海,港科大布局了蓝色智能设施和机器人研究院,研究方向包括自主海底作业型机器人、水下柔性与软体机器人、遥操作人机协同技术等。

  如此布局,有利于港科大充分利用前海丰富的海洋产业资源。“扩区”后的前海横跨整个深圳西部海岸,有68公里海岸线、13个岛屿。截至2022年底,前海已注册涉海企业超3400家,集聚了招商工业、中集海工、亚太星通等一批海洋龙头企业。

  不过,允许资源要素更加自由流动、达到最高效配置,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等交通基础设施联通仅是“必要条件”。

  肖耿认为,要形成“充分条件”,让“双总部”机制更好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融合“海水”与“河水”。

  “如果把香港的制度环境看作海水,内地就相当于河水。让海虾到河水里去,势必水土不服。海水与河水交融之地,其实就是大湾区,可以借助前海、南沙等国家级平台,创造一些类似海水的营商环境和生活方式。”肖耿说。

  再将镜头拉远,广东省范围内,随着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等概念落地、创新经验“外溢”,全省营商环境有望实现均衡一体化发展。

  “无论横琴、河套、前海、还是南沙,其空间都是有限的。如果港澳可以与更广阔的广东腹地联动,发展空间基本上是无限的。”

  肖耿认为,届时港澳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可以到中山、江门等城市设立第三、第四总部,使高端资源有效辐射珠江西岸,甚至覆盖整个广东。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