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8 10:40:30 股吧网页版
根子镇元坝村年人均收入近六万元 “生活比荔枝还要甜”
来源:南方日报

  登上根子镇元坝村的最高处红荔阁,放眼望去,山上荔枝林蓊蓊郁郁,村里幢幢农房白墙黛瓦。沿河碧道游人闲庭信步,好不惬意。青山绿水间,一个唐朝古城风格的新农村跃然眼前。

  元坝村是一条有着千年荔枝文化底蕴的村子,因“荔”而美、因“荔”而富。近年来,元坝村坚持做优做精荔枝产业,讲好荔枝文化故事,实现农文商旅融合发展,走出一条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子。

  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正在释放。元坝村党总支书记吴勇光介绍,村里每年吸引游客约200万人,荔枝产业链产值达到4.2亿元。元坝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省文明村。2023年,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

  ●叶洁赖思晓

  本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家门口”赚钱

  荔枝产值达到4.2亿元

  元坝村地处高州市大唐荔乡核心区——世界上最大的连片荔枝林中心地带,村子有1300多年的荔枝种植历史。旧时因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果贱伤农现象时有发生。

  父老乡亲的富,才是乡村发展的福。90后“兵支书”吴勇光始终坚信,党员和党组织的带头作用是推进乡村振兴、帮助农民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把党旗插在产业发展上,元坝村建立了“党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模式——1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75名党员领着12个自然村村民“撸起袖子加油干”。

  近年来,元坝村通过“我为荔农办实事”、党员先锋十带头、助“荔”十条、创建党员先锋队等系列举措,解决荔枝产业发展的难题,助力荔枝增产增收。

  从源头上把关打造优质精品。元坝村邀请荔枝种植专家担任科技特派员,组织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专家团队先后13次深入田间地头,将村内的黑叶、白蜡等普通品种,逐步改良为妃子笑、白糖罂等优良品种。“目标是争取三年时间内改造荔枝面积0.5万亩,优质品种率由79%提高到92%。”吴勇光说。

  为拓展鲜果销路,元坝村党支部提前布局,牵头组织15家合作社、电商大户、购销大户,向荔农承诺保底收购优质荔枝。通过指导培训、树立典型、激励先进、外引内培、完善设施、举办比赛等,推动全民电商带货。2020年以来,大力开展荔枝定制活动,实现从按箱、按盒卖到按棵、按粒卖的转变。

  目前,村里建设了8个田头小站、4大冷链物流中心和30多个大小冷链冷库,解决了荔枝保鲜“最先一公里”难题。同时,牵头企业、电子商务协会和水果产业协会与物流公司合作,降低荔枝销售运输成本。

  元坝村着力打造高州荔枝优势产业集聚区,推动荔枝产业精深加工纵深发展。干果加工、休闲食品、荔枝深加工等产品开发,形成荔枝产业化发展,辐射带动500多户荔农直接参与荔枝种植、加工、直播带货、文旅等13种业态。

  如今,村里家家户户种荔枝、制干果、酿蜂蜜、做电商,优质荔枝收购价格高,销路也有保障。去年村子荔枝产量5000多吨,荔枝产业链总产值达到4.2亿元,年人均纯收入达5.9万元。村民们感慨:“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生活比荔枝还要甜!”

  “荔枝楼”大变样

  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

  村民因“荔”而富,盖起了栋栋小楼,被称为“荔枝楼”。但长期以来,“荔枝楼”户户风貌不一,影响着元坝村的村容村貌。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元坝村想到了外立面改造。

  元坝村先是对村民房屋外立面改造进行奖补,争取政策扶持,对按要求实行房屋外立面统一建设的农户,以建筑工艺标准分每平方米80元、110元两个档次进行奖补。该村的村规民约中,明确引导农户统一农房层数和建筑面积,按岭南风格改造提升。

  乡村风貌的提升,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润泽。2020年8月,全省首笔农房风貌提升贷款——“荔乡风貌贷”发放,元坝村的吴叔以家中大片荔枝林为担保,领取到了这笔用于外立面改造的贷款,解了燃眉之急。“真是赶上了好时候!”吴叔感叹。

  新建农房按照岭南风貌进行统一灰瓦白墙的外立面改造,融入岭南文化、荔枝文化等元素,存量农房得到了微改造。改造存量农房777栋,完成率达90.9%,打造了长3公里的岭南农房风景线。元坝村被评为省十大美丽乡村,入选全国乡村振兴村级典型范例,成为妥妥的“顶流村”。

  元坝村将农房风貌提升与荔枝产业园、“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碧道建设等结合起来整体实施,形成了一条集水果收购、加工、仓储物流、观光旅游、民宿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荔乡产业带、岭南乡村风貌带,发展了美丽经济。村民也纷纷在家门口办起了特色餐馆、精品民宿。

  顺应发展趋势,元坝村创新打造了全国第一个村级新农人驿站,培育了一批新型农民。目前,全村从事电商的300多人,培育农民主播170多人。借力中国荔枝博览馆、国家荔枝种植资源圃、中国荔枝产业大会会址三个国字号平台,以及红荔阁、桥头村等热门景点,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发展微动力源源不断迸发新力量。

  如今,元坝村蝶变成了十里生态碧道、百户岭南民居、千年荔枝文化、万亩甜美果海的生态美丽宜居乡村。该村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在荔枝季的周末,每天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

  党群齐参与

  乡风文明向善向美

  走进元坝村“荔乡水韵”碧道,络绎不绝的游客驻足拍照,一幅“河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岭南水乡画卷映入眼帘。

  “过去村里可没这么漂亮,环境卫生很糟糕,大家都不喜欢。”说起元坝村过去的环境,村民吴叔直皱眉头。过去是“五无两多”——无规划、无硬化、无美化、无亮化、无风貌,残旧瓦房多、杂物木柴多,现在真是大变样了。

  元坝村要变,先得从党员群众思想变起。2018年10月,元坝村党总支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到高州新农村示范村参观。

  参观回来,元坝村掀起了一股风:每到晚上,村干部走家串户开起了板凳会。每人一张小板凳,一条水烟筒轮流转,村干部给大家算经济账、生态账、未来账,用身边的例子来教育群众。为了改变村民思想,镇村开了一个多月的板凳会。

  逐渐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好,身体就好”“建设美丽乡村,自己是最大受益者”,这些不仅是张贴在村头巷尾的标语,更成为村民们的共识。

  从做通群众思想入手,元坝村多措并举、转变观念,破解了以往“政府干、群众看”的难题,增强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在大书房自然村,23份拆除危旧房承诺书一周内签订,这23户75间1756平方米危旧房清拆仅用了8天。2019年初,全部村民主动签下自愿拆除承诺书,村里的危旧瓦房全数拆除。

  这些年,元坝村的群众无偿献地210亩,无偿砍掉荔枝树6000余株;全部拆除危旧瓦房、废旧厕所、猪舍;扩宽“瓶颈路”12公里,打通“断头路”6.5公里;新建停车场6个,村容村貌实现了美丽蝶变。

  元坝村还建立“美丽元坝大家建”微信群,400多名村民、乡贤代表纷纷加入,经常点赞接龙。每月农历初一、十五都是村集体大扫除活动,每户至少1人参加,这成为元坝村12个自然村共有规定。村民无偿当起了保洁员,处处涌现家家户户齐上阵、男女老少齐参与的热闹场面。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行至元坝村内的桥头村,一棵300年芒果树下,年轻人的吉他声和着溪水鸟鸣、伴着村民们聊天的欢声笑语,悠然飘到耳际,唱响村民生活的甜蜜……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