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8 15:28:50 股吧网页版
践行“金融为民”初心 招联积极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
来源:证券时报网

  消费者权益保护关系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效,是确保金融秩序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为了切实响应金融监管部门指示精神,提高人民群众防范非法集资风险意识,2024年6月,在深圳市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会的指导下,招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彰显金融机构担当,通过线上线下系列“防非反诈”宣传教育活动,融合多种新颖有趣的宣教形式,提升公众参与度,助力群众增强识别、抵制非法集资的能力,打造安全、稳定、和谐的金融环境。

  多措并举强化金融宣传 全民“防非”掀热潮

  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具有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非法集资现象蔓延不仅会导致人民财产损失,更将对正常的金融秩序带来伤害。

  为切实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守护好人民“钱袋子”,维护金融秩序稳定,招联从大局着眼,通过聚焦重点领域、拓宽宣传阵地、创新宣传方式在线上线下掀起了金融“防非反诈”知识宣传热潮,发挥公司纯线上经营模式及触点多样的优势,积极打造多渠道、广覆盖的教育宣传阵地,增强公众感知,提高宣传实效。

  线上宣传方面,招联一方面针对涉农、养老、投融资等非法集资案件高发领域,以及区块链、元宇宙、云养殖等非法集资噱头,推出了《警惕非法集资“下乡进村”远离虚构项目“高额利息”》《养老诈骗套路深提防陷阱勿受骗》《涉非投资陷阱深守护资金要留心》等多篇长图文,通过以案说险、风险提示的形式揭示新型非法集资活动模式,提高公众防非拒非的经验技巧;另一方面,招联还积极联合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反诈中心、股东招商银行,开展了第六期全民反诈系列直播活动,以创新形式向观众揭示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特征,并就如何识别非法集资活动、防范诈骗等问题进行线上互动交流,用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方法帮助大家识别和防范金融诈骗,直播观看量超12万人次。

  线下宣传方面,招联充分利用点多面广,专业性强的优势,走进深圳中心书城志愿服务U站,开展“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集资活动,现场通过“防非答题赛”、分发原创“防非”小册子、互动解答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广大群众防范非法集资活动的意识和能力;6月21日,招联还积极联合南山公安局反诈中心在蛇口海上世界开展“反诈出招,警企相联”快闪宣传活动,通过新颖有趣的反诈游戏、轻松愉快的互动体验,在炎炎夏日开启了一场公开的“反诈风暴”,将“防非反诈”宣传推至高潮。

  金融反诈不松懈 坚持科技消保、金融宣传“两手抓”

  消费者权益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金融消保工作具体而细微,作为距离消费者最近的金融机构,招联始终将消保理念厚植企业文化,通过建立科学的消保制度,强化科技消保措施、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全方位夯实消保根基。

  作为普惠金融的深入践行者和消保工作的坚定推动者,招联凭借金融科技优势积累,已经沉淀了包括GPS渔网、智能风盾模型、AI智慧大脑等多个科技案例,并协同股东联通自主研发和打造了“图数据库防欺诈系统”及可实现诈骗数据实时共享的创新应用“敏捷防御机制”,通过一套行业领先高性能图数据反诈系统,建立了完善的图模型反诈体系,协助警方破获诈骗案件。通过网络核查、大数据分析、电话核实、综合评估到最终审批放款环节的层层把关,招联动态科学的风险管控,为用户打造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招联的欺诈伪冒账盗率BP仅为0.0002,即五千万批核客户中只有1单伪冒,远低于行业水平。2022年以来,招联成功识别并拦截电信诈骗损失金额7.7亿元。

  金融知识宣传方面,为提升金融消费者素养,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招联建立了线上线下全渠道多形式的长效金融知识宣教工作机制。线下,招联先后在深圳多个知名地标开展反诈宣传教育活动,并通过联合行业金融机构共同组织“3.15”消费者权益日特别活动,将知识与趣味相结合,提升市民参与兴趣,强化金融知识宣传效果。线上,招联积极创新宣传模式,通过系列反欺诈线上公益直播、金融知识普及线上活动,围绕个人征信、反欺诈、消费金融基础知识等主题,制作系列原创视频,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普及金融知识。近日,招联携手母公司中国联通、招商银行推出的反诈宣传片《上钩》《反诈怪谈》,在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举办的全国反诈短视频大赛中获奖,消保成果备受肯定。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作为消费金融机构,招联深刻把握“金融为民”内涵,坚持以人为本,以消费者利益为核心,创新服务理念,在科技赋能消保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量。未来,招联将持续探索消保有效实践路径,推动新时代金融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CIS)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