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8 20:50:40 股吧网页版
扛不住了?价格“腰斩”后 再降约4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BBA豪车们,扛不住了?

  


BBA大降价!多车型降约四成

  “35万元的预算,半年前还在考虑买奔驰C260,现在BBA(奔驰、宝马、奥迪)价格崩盘,已经在看GLC了。”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近期准备购车的常先生笑言,“朋友还开玩笑说,再等等宝马5系不是梦。”

  常先生提到的奔驰C260、奔驰GLC和宝马5系的官方指导价格分别为33.48万元、42.78万元和43.99万元起。目前,前两款奔驰车型的价格分别降至20万元、30万元左右,宝马5系车型也有经销商报出37.99万元的价格。

  奔驰车车主汪先生也表示,自己几年前约32万元购买的奔驰C200价格目前降了差不多四成。

  有奔驰4S店销售人员表示,当前店内奔驰GLC、GLB两款SUV正在优惠促销,C200、C260等车型也有较大优惠,价格在20万元左右。

图:某汽车报价平台

  当前奔驰多款车型相较于指导价都有十几万的降价,降价幅度普遍在四成左右。甚至有经销商对奔驰GLB等车型报出了不到20万元的优惠价。

图片

  而从平台总降价榜上看,宝马系列跌幅居前,多款车型最大降幅超40%。

图片

图:某汽车报价平台

  价格腰斩,纯电车清仓

  与油车相比,纯电动车型降价则更为明显。

  纯电车型奔驰EQE处在停产清库的阶段,建议零售价47.8万元,优惠后基本只要20万元出头;2024年新款奔驰EQB的报价最低17.6万元起,作为一款上市不过半年的车型,价格也已然“腰斩”。

  

  你会趁降价买车吗? 单选

  不急,还能降

  看情况,不好说

  有看中就出手

  不买车的路过

  投票

  


图片

此前已“腰斩式”降价

  在6月初,“宝马腰斩式大降价”就曾冲上热搜。

图片

  据当时报道,官方报价35.39万元的宝马纯电轿车i3,裸车价最低已到17万元。

  与此同时,奥迪、奔驰、凯迪拉克等一众合资豪华品牌的新能源车都在给出所谓“史无前例的优惠政策”。这些品牌的燃油车也同时在悄悄打折。不少网友甚至戏称,“再不努力只能开BBA了”。

图片

图:某汽车报价平台6月初降幅榜

  


图片

市场份额缩水

  国产新能源汽车价格战的“战火”终于还是烧到了BBA头上。

  根据梅赛德斯-奔驰公布的2023年全年财报,公司净利润145.31亿欧元,同比下降1.9%;奔驰乘用车2023全年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滑2%。2024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25%;奔驰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8%,其中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滑12%。

  BBA等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上较国内新能源品牌更为弱势一直是市场共识,但油车车型在“价格战”的连锁反应下,短期受到的影响如此之大还是超出了不少人的预期。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达63.7%,同比上升10.2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包括BBA在内的合资品牌市场份额已不足四成;其中,德系和日系市场份额还勉强保持在10%以上,美系车市场份额为7.4%,韩系、法系等市场份额已不足2%。

  


图片

销量下跌的特斯拉“后悔”了

  汽车市场战况日趋复杂,有玩家“去了又来”。

  据时代财经报道,特斯拉中国区近期启动了召回此前被裁掉员工的计划。有特斯拉门店店员表示,返聘才刚刚开始,目前店内还没有被裁后重回岗位的人员。也有原特斯拉员工表示,身边已有技术岗位的同事返聘回去了。但也有部分被裁的特斯拉中国员工已进入到蔚来乐道等品牌,开启新的工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赞2

  实际上,这不是特斯拉第一次返聘被裁员工。今年5月份,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解雇近500名超级充电站团队的员工不久后,特斯拉再度聘用了这些员工。

  今年4月份,特斯拉开启2017年以来第五次大规模裁员,这背后是特斯拉汽车销量的持续走低。据乘联会数据,2024年4月,特斯拉在华销量约3.14万辆,同比下降21.4%。

  


图片

价格战几时休?

  2024年汽车行业仍以降价潮拉开了序幕。

  “市场经济环境下,价格战是最常规的竞争手段,完全不打价格战是不可能的,但只会打价格战也是没有未来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日前表示。

  崔东树表示,2024年1—5月车辆降价规模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的九成,超越了2022年的降价总规模,他称“这一数量相对于历史来看也是一个惊人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崔东树看来,5月降价车型为10款,意味着降价潮暂时结束,市场逐步重回促销增量的常态化竞争局面。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