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9 03:52:00 股吧网页版
天合光能和阿特斯“交锋”:光伏专利战硝烟四起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张英英 吴可仲

  本报记者张英英吴可仲北京报道

  光伏巨头之间的专利风波再起。

  近日,江苏当地媒体发布题为《重拳打击专利侵权护航“新三样” 企业依法捍卫知识产权应当鼓励》的报道称,中国海关先后依法查扣了具有较大专利侵权嫌疑的货柜。阿特斯(688472.SH)旗下的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与无锡云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牵涉其中。外界称,主张权利的光伏企业是天合光能(688599.SH),并与TOPCon技术相关。

  6月27日,天合光能方面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上述事件确实存在,系我司为维护自身知识产权和行业共同利益所采取措施。”阿特斯方面并未向记者透露更多事件的进展,但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海关不能认定被扣留的货物是否侵犯知识产权权利人的知识产权。我们的法务在积极处理”。

  上述光伏企业之间的专利风波,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供需错配和贸易壁垒升级导致竞争内卷加剧的结果,主流技术TOPCon便是争议的焦点。

  晶澳科技(002459.SZ)光伏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常务副主任陈伟在近日举办的光伏产业链数智化与知识产权发展研讨会上表示:“以前光伏产业蛋糕足够大,大家没有太多心思管理知识产权,但现在不同了。依靠什么走出内卷困境?需要靠光伏人自己和知识产权。”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戚湧也认为保护知识产权很重要。在他看来,表面为简单的知识产权之争,其实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有复杂的背景。知识产权之争的本质是市场之争。

  专利纷争接连上演

  作为主张权利的一方,天合光能向同行“开火”无疑是行业竞争升级的表现。

  阿特斯与天合光能都是全球光伏组件巨头,也是中国光伏行业里最早崛起的一批企业。Infolink Consulting公布的2023年全球光伏组件出货榜单显示,处于第一梯队的前四名厂家分别为晶科能源(688223.SH)、隆基绿能(601012.SH)、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紧随其后,第二梯队企业便是通威股份(600438.SH)和阿特斯。

  2023年财报显示,天合光能和阿特斯在全球范围内的光伏组件出货量分别为65.21GW和30.72GW,存在一定差距。仅从出口市场来看,欧美市场均是包括天合光能和阿特斯在内的光伏龙头的必争之地。其中,欧洲是天合光能海外第一大市场,其次为美国。而阿特斯出货量排名前二的海外市场是美国和欧洲,其向欧洲和美国市场的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24%和28%。

  2024年光伏市场的主流技术风向发生转变,并迈向了N型TOPCon时代。集邦咨询数据显示,到2023年年底,TOPCon技术电池片的产能可达570GW,约占N型总产能的84%,占据绝对优势。

  天合光能和阿特斯同为TOPCon技术路线的拥趸,但也面临着不小的竞争压力。一位光伏行业人士评价道:“在当前供过于求的光伏市场下,价格持续暴跌,行业整体利润压薄甚至亏损,国内企业之间难免‘擦枪走火’。”

  接近天合光能的人士也向记者证实,截至目前,天合光能与阿特斯尚未进入专利诉讼阶段。未来这两家光伏巨头的专利纠纷如何化解有待进一步观察。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光伏电池技术的重大变革,技术专利战都会相伴而生。此前,围绕PERC技术,韩华Q-Cells与晶科能源、隆基绿能之间的专利纠纷持续多年。如今,围绕TOPCon和BC技术的专利纠纷亦硝烟四起。

  除了前述天合光能的举动外,有消息称,天合光能围绕TOPCon技术还起诉了中清光伏和润阳股份相关公司专利侵权。天合光能方面回应记者称:“事件均在进行中,详细情况暂不便对外披露。”

  此外,TCL中环子公司Maxeon在近两年围绕TOPCon、BC技术向阿特斯控股股东CSIQ、爱旭股份(600732.SH)等国内外公司发起专利诉讼,至今仍未终结。

  记者还注意到,近日围绕防积灰设计功能的光伏专利维权动作也引发关注。

  6月21日,大恒能源通过微信公众号发表声明称,全面屏光伏组件为大恒能源首创,自2019年起投入研发,历时两年于2021年正式量产,并已获得发明、实用新型等多项国内和国际专利认证,涵盖了设计、材料应用及制造工艺等多个方面。全面屏组件正面无边框,不积水、不积灰,有效降低因积灰遮挡而造成的发电损失,提高了发电收益。

  大恒能源并未在上述声明中明确具体的侵权指向。大恒能源方面向记者表示:“这份声明表达对公司创新成果保护的坚定态度,也是对行业规范的呼吁。面对市场上出现的模仿产品,我们更倾向于通过对话交流、合作共赢等方式来处理争议,而不是直接采用诉诸法律的手段。我们也相信大多数企业都尊重知识产权,并愿意共同保护科技转化成果,与我们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知识产权保护呼声渐高

  过去几年,由于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原因,导致了一些企业借助资本迅速搭建起产能,进而加剧了市场竞争。

  在陈伟看来,光伏行业一直存在着隐形门槛。“以前光伏产业蛋糕足够大,大家没有太多心思管理知识产权,但现在不同了。依靠什么走出内卷困境?需要靠光伏人自己和知识产权。”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石永红此前也表示,光伏行业过去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过去大家追求技术创新,但对尊重技术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做得并不到位,因此只要有资本就能进入这个行业,但结果是产能持续扩张,经过几年高速发展,很快就会供需失衡。

  不仅如此,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还是光伏企业进一步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必然选择。

  “越香,觊觎者越多。”在戚湧看来,在我国光伏产业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其核心技术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方面面临较大的压力和挑战。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相关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有效量双双位居全球第一。但是,仍面临着专利质量不高、海外专利布局不足等问题。

  陈伟表示,光伏行业要想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专利创造。一要提升知识产权质量;二要实现知识产权价值。要让知识产权从装点门面的证书,转化为保护创新成果的法律武器。专利不仅是用来向市场宣传企业创新能力的招牌,而且是用来占领市场的工具。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任马佑平表示:“在布局专利申请数量的同时,要关注专利布局的思路和地域,使得保护的范围能切实树立起竞争壁垒,并且走到哪儿专利就布局到哪儿。”

  在整个光伏行业的阶段性反思下,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呼声渐高。

  近日,在SNEC PV+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期间,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表示,以创新为引领,同时保护好创新成果,构建知识产权背景下的协同合作格局,逐渐打破各自为战、过度投资的状态。在他看来,如果知识产权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大行其道,不能得到严惩,就不可能走出“以创新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也表示:“过去这些年,我们对知识产权保护有所缺失,大家都是‘拿来主义’,导致技术扩散太快。光伏行业要加大保护的力度,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