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9 05:49:10 股吧网页版
31万亿元!公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来源:上海证券报

  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再创新高。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公募基金规模合计31.24万亿元,今年前5个月增加3.6万亿元,产品数量接近12000只。以稳健著称的固收类产品成为增长主力军,虽然主动权益类基金发展略显乏力,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基金却大放异彩。

  公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3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1.24万亿元,环比增长4648.14亿元。

  公募基金产品阵营也持续壮大。截至5月底,公募基金产品数量为11941只,再创历史新高,较4月底增加73只。

  从不同类型开放式基金的规模变化情况看,固收类产品规模继续大幅增长。截至5月底,货币型基金规模为13.67万亿元,环比增长2354.2亿元;债券型基金规模为6.46万亿元,环比增长3227.84亿元。

  权益类基金规模则保持稳定。5月份混合型基金规模有所减少,主要是因为基金净值下跌叠加投资者赎回所致。

  此外,随着海外市场上涨,QDII基金也遭遇大幅赎回,不少投资者选择止盈。截至5月底,QDII基金份额为5409.23亿份,较4月底减少212亿份。不过,由于基金净值的上涨,QDII基金规模略增3.57亿元,规模也创下历史新高。

  固收类产品唱主角

  今年前5个月,公募基金规模增长了3.64万亿元,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数据显示,去年底,公募基金总规模为27.6万亿元;今年2月底达29.3万亿元,单月猛增近2万亿元;4月底突破30万亿元,单月增长1.58万亿元。如今,公募规模再刷新历史纪录,超过31万亿元。

  开放式固收类产品成为增长主力军。其中,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今年以来规模分别增长2.4万亿元和1.15万亿元,二者新增规模合计占总规模增量的90%以上。

  今年债券基金发行十分火热,涌现出多只爆款债基。仅6月以来,已有9只基金发行规模在70亿元以上,包括中信保诚中债0-3年政金债指数、鑫元启丰债券、嘉实中债绿色普惠主题金融债券优选指数、华安鸿福利率债等。

  广发证券分析师陈福认为,在资管新规指导下,银行理财打破刚兑、资管产品净值化转型推动公募基金规模持续扩大。回顾公募基金的发展历程,2017年公募规模突破10万亿元,2021年突破20万亿元。如今,仅3年多时间,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0万亿元。房地产、存款利率等各类核心资产政策有序落地,推动居民财富向公募基金转移,受居民较低的风险偏好带动,固收类产品增速较快,成为公募基金整体规模扩张的主要推力。

  ETF快速发展

  除了固收类产品强势“吸金”以外,股票型基金规模也稳步向前。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开放式股票型基金规模增长3052.56亿元,近两年规模增长近9000亿元。这主要得益于ETF的高速发展,在业内人士看来,ETF符合长期资金配置需求,能够作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在主流热门赛道中,包括金融地产、消费、新能源、科技等,近两年多的时间里主动产品收益很难稳定跑赢指数。从产品规模变化看,截至去年底,我国近3年ETF规模增速为115%,近5年ETF规模增速为393%,ETF规模增速远超其他权益基金。这也是投资者在‘用脚投票’。如果无法从主动权益产品中盈利,投资者即使接下来要低位加仓,也更倾向于用指数基金进行投资配置,追求成本的最小化。”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高级副总裁鲁亚运表示。

  由于大量资金借助ETF入市,“巨无霸”ETF频现。据Choice测算,截至6月27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达到2097.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也是目前市场上规模最大的ETF。此外,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嘉实沪深300ETF等规模均在千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ETF新品密集问世,较受投资者青睐。例如,今年3月,首批10只中证A50ETF均已成立。从整体看,首批中证A50ETF募集规模合计超过165亿元,其中多只ETF募集规模达到20亿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