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9 06:02:50 股吧网页版
扎堆驶向港交所 网约车企业的资本“阳谋”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郭阳琛 石英婧

  随着市场越发饱和、竞争越发激烈,出行企业竞相将目标瞄准资本市场。2024年6月25日,在嘀嗒出行之后,如祺出行也获得了港交所的“放行”;3天后的6月28日,嘀嗒出行率先在港交所挂牌;而在不久前,曹操出行也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以网约车为主业的曹操出行和如祺出行分别累计亏损约70亿元和20亿元;而主打顺风车业务的嘀嗒出行则实现盈利,经调整利润净额(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为2.38亿元、0.85亿元及2.26亿元。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网约车行业越发完善,对于司机和车辆合规化要求越来越高,像曹操出行这类整体合规率较高的企业,相对一些合规率低的平台所需要的成本比较高,相应地整体利润率会较低甚至出现亏损。

  “目前,出行市场上存在着多家体量不一的企业,它们都在努力争抢市场份额。”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也认为,这种激烈的竞争导致了营销和运营成本不断攀升,企业难以实现盈利,因此不少出行企业冲击数次才最终获得资本市场的“放行”。

  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各大出行平台也因此试图以差异化竞争的方式,获得新的业绩增长点。一方面,出行平台大力发展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和定制车,从而实现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出行企业也逐步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以期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冲击港股

  据介绍,嘀嗒出行是一家出行信息的整合服务商,主要业务为顺风车,并凭借轻资产模式实现扩张。

  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嘀嗒出行的收入分别为7.81亿元、5.69亿元、8.15亿元。其中,提供顺风车平台服务的收入占比从89%提高至95%。

  6月25日,背靠广汽的如祺出行二度递表3个月后,也获得了港交所的“放行”。相较于嘀嗒出行,如祺出行的主要业务为传统网约车。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如祺出行营收分别为10.14亿元、13.68亿元、21.61亿元,来自出行服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9.9%、91.3%、84.0%。

  同时,体量更大的曹操出行也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公开资料显示,曹操出行成立于2015年,由吉利集团孵化,服务涵盖出行服务、车辆租赁、车辆销售及其他。公司创始人为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间接持有公司83.9%的股份。

  区别于其他出行企业,曹操出行采用的是B2C运营模式,即“新能源汽车+公务车运营+认证司机”,这种模式使得平台整体合规率更高。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曹操出行总营收分别为71.52亿元、76.31亿元和106.6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6.4%、6.7%和39.8%。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尽管出行市场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行业门槛相对较低,新入局的“玩家”可能会对老牌平台形成威胁,影响了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和判断。此外,各出行企业的经营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获客成本、服务质量、安全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不同,导致资本市场的判断变得困难。

  “资本市场对出行行业的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仍存在一些疑虑,这也是导致出行平台尚未受到广泛认可的原因之一。”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补充道。

  盈利难题

  记者注意到,以网约车为主业的曹操出行和如祺出行,目前都仍处于持续亏损中。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曹操出行亏损分别为30.07亿元、20.07亿元、19.81亿元,三年合计亏损近70亿元;如祺出行分别亏损6.85亿元、6.27亿元、6.93亿元,累计亏损超20亿元。

  纪雪洪表示,曹操出行这类网约车平台企业,其客源越来越依赖于流量平台,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利润空间并不太大。

  正因如此,招股书显示,如祺出行的毛利率一直为负数,但从2021年的-24.18%提升至-6.96%。而曹操出行的毛利率在2023年刚刚由负转正,达到5.8%。

  记者了解到,曹操出行毛利率之所以能够转正,与其践行的定制车战略密切相关。曹操出行于2021年开始专注于定制车和车服解决方案。2023年3月,曹操出行正式发布共享定制车品牌曹操汽车,同时推出品牌旗下首款定制车吉利·曹操60。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枫叶80V及曹操60各自的预计TCO(总体拥有成本)为每公里0.53元及0.47元。此表明与具有换电功能的典型纯电动车相比,曹操出行的定制车TCO减少32%至40%。

  “由于孵化自吉利集团,我们的参与范围涵盖从车辆设计、部署、定价、销售到营运及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定制车成本极大地受益于庞大的规模经济及强大的供应链谈判能力,此举能够优化车辆TCO,毛利率因此显著提升。”曹操出行方面在招股书中阐释道。

  如今,定制车已成为出行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路径之一。作为行业龙头,滴滴也在加快对该领域的布局。6月24日,滴滴车辆租售事业部与上汽乘用车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

  “早在2015年,上汽乘用车推出荣威e550网约车定制版,作为中国首款量产的三核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荣威i6新能源系列定制版登陆网约车市场以来,累计销量已超4万台。”上汽乘用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汽乘用车不仅通过现有定制化产品,为滴滴租售事业部提供服务,双方还将围绕用户分析,在车型定义层面深度交流,共同致力于研发更符合市场期待的专属车型。

  “此外,双方将携手提升出行市场的服务水平,优化出行体验,实实在在地惠及广大网约车车主。将合作推进联营门店的建设与发展,并在门店内设立专属服务区,提供多样化的车型选择和个性化的租车方案,大大提升出行服务的灵活性和便捷性。”上汽乘用车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表示。

  弯道超车

  “相较于滴滴这样的‘领跑者’,其他出行企业市占率比较低,也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和更大的市场压力。”郑磊表示,运力饱和可能导致市场对新增运力的需求降低,从而影响企业的订单量和收入。此外,由于政策限制和安全问题,一些地区可能会对新增运力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批和管理,也会对这些“追赶者”的扩张产生不利影响。

  以规模较大的曹操出行为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GTV计算,2023年滴滴的市场份额高达75.5%,位居第一;而位列第三的曹操出行,市场份额仅为4.79%。

  纪雪洪认为,网约车行业滴滴一家独大的局面短期难以改变,像曹操出行这样的“后来者”想要追赶甚至是弯道超车还是比较难的。下一步主要看无人驾驶技术何时能够成熟,这样行业格局才有可能被改写。

  曹操出行相关负责人此前向记者表示,曹操出行致力于推进Robotaxi,打造开放式商业的智驾出行企业。目前已经与各家企业紧密合作,加快高阶智驾的商业化进程,其中与中智行合作的Robotaxi已在苏州高铁新城落地运营。

  作为市占率仅次于滴滴的出行企业,T3出行也一直走在推进Robotaxi的前列。记者了解到,一方面,T3出行在江苏苏州联合整车企业、科技公司等30余家合作伙伴,共同发起成立国内首个自动驾驶生态运营联盟——鳌头联盟;另一方面,与中国电信共同打造国内出行行业首个生态大模型——“阡陌”,逐步推出各类出行场景大模型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面对“内卷”的海外市场,各大出行企业也将目光聚焦到了海外。从2019年起,滴滴率先“出海”进入并拓展日本、俄罗斯等海外市场。财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滴滴国际出行业务实现收入24.3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6.91亿元同比增长43.9%,而中国业务的增长率仅为14.1%。

  滴滴方面表示,2024年第一季度,通过有效的投资推动了国际业务的持续增长,在国际市场将继续专注拉丁美洲的巴西和墨西哥等关键市场,同时还将提高在国际市场的运营效率。

  无独有偶,6月21日,背靠上汽集团的享道出行也宣布,携手Heycars正式上线“海外出行”服务。据享道出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届时,用户在全球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座城市便可通过享道出行平台享受出行服务。

  享道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日益增长的粤港两地往返出行用户需求,享道出行还上线了“悦港通”服务,提供包括跨境巴士和粤港通专车在内的多种解决方案。未来,享道出行将继续围绕品质出行服务这一主线,持续推进全球业务布局。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