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9 15:24:29 股吧网页版
对话德勤中国税务与商务咨询主管合伙人李旭升:建议企业创新策源 投身新前沿 撬动新增长
来源:财联社

  “我的一个观察是,与会嘉宾在本届达沃斯感受到了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德勤中国税务与商务咨询主管合伙人李旭升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便如是说。

  作为一家立足本土、连接全球的综合性专业服务机构,德勤中国长期在一线服务各类企业,包括众多的外资企业。根据李旭升的经验和观察,今年以来,中国政府一揽子政策发力,无疑是向国际社会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即坚持市场开放前提下进行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鼓励外资企业“与中国一起创新”。

  论坛上,围绕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看法、中国企业出海需注意哪些问题等,李旭升接受了财联社记者的专访。

  关注AI产业发展

  财联社:李强总理在达沃斯开幕式致辞释放了哪些积极信号?

  李旭升:总理的讲话非常务实,给大家增加了很多信心。德勤中国的很多客户都是外资企业,所以我们还是很了解外资企业的想法的,他们最关注的就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我相信这次总理的讲话会大大提升外资企业坚定看好中国的信心,积极参与并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财联社:你怎么理解本届达沃斯的主题“新前沿”?

  李旭升:对于“未来增长的新前沿”这个主题,我比较关注的是新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AI)的发展。今年达沃斯为AI设置了很多相关的主题活动,说明大家对此都比较关注,因为它正在重新定义所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确实会改变未来的商业模式、企业运营模式。其次, 绿色化是未来增长的另一片前沿阵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的绿色转型必将带来很多新机会。第三,换一个角度来看,中国也是未来增长的新前沿。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姿态正在重塑这个超大规模的市场,跨国企业能否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将决定这些企业是否能够在未来继续更好发展。同时,正如李强总理讲到的“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对于“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企业来说,也应当创新策源,投身新前沿,撬动新增长。

  深耕本土市场的战略布局

  财联社:德勤服务外资跨国企业比较多,大家现在对中国市场的机遇有什么看法?未来如何更好吸引外资?

  李旭升:在和企业的沟通过程中,一方面我得到的反馈是外资企业在中国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文化差异,本土企业的竞争,网络安全、数据隐私等规定,这些都会给外资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的挑战。

  但是另一方面,我从外资企业得到的更多的反馈是他们要深耕中国本土市场的战略布局,因为他们看到中国正从世界工厂转向一个超大规模的市场,他们认为中国从制造中心向消费市场的转变,以及中国创新驱动的产业结构升级都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机遇。在确定了这一战略后,企业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怎样抓住中国市场的机遇。因此,我看到很多外资企业都在转型升级,也看到更多的外资流入高端制造业,技术服务行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等领域。

  当然,由于很多国际环境造成的不确定因素,跨国经营的企业,无论是在华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还是扬帆出海的中资企业,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注重于打造富有韧性的全球性、区域化、本地化供应链,一手抓风险管理,一手抓效率提升,为夯实自身的敏捷性与高效性做好准备。为此,我们也需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外资在中国发展的信心。

  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无疑向国际社会发出了两个明确的信号

  财联社:今年以来,一揽子政策发力,展现中国坚定开放的姿态,稳住外商投资信心。在你看来,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李旭升:我认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无疑向国际社会发出了明确的、积极的信号:一是在坚持市场开放的前提下进行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鼓励外资企业“与中国一起创新”;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

  在财税领域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导向性的政策。比如,最为纳税人关注的税收优惠政策之一就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从2023年起,一般行业的纳税人可以按照100%的比例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享受额外的研发费用扣除或无形资产摊销;对于集成电路企业和工业母机企业,这一比例在规定期限内更可达到120%。

  “走出去”企业需提高海外经营的合规意识和抗风险能力

  财联社:能不能从税务的角度谈谈,在当前的环境下,“走进来”的外资企业和“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如何适应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李旭升:从税务角度上看,我想当前这个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正在火热进行的国际税收改革下的“双支柱”方案。这个方案之所以被称为“双支柱”,是因为它是由两套独立的征税规则组成的,它们共同作用以防止跨国企业在税收上做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筹划,就像国际税收体系的两个支柱一样, 被称为“支柱一”和“支柱二”,它们重塑了已经运行了近百年的国际税收体系。

  支柱一在国际上的进展目前尚不十分明朗。国际上已就支柱二的税改方案达成一致。有些国家和地区正将支柱二的相关规则纳入其国内立法。

  支柱二的规则适用于年度合并收入不低于 7.5 亿欧元的大型跨国集团,其目的是确保集团在其开展经营的每一个辖区所产生的利润至少按照 15%的最低有效税率征税,这对于无论是走进来还是走出去的跨国企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国目前尚未对支柱二如何在中国实施发布官方信息,但是,我国深度参与了相关方案的设计与政策制定的国际谈判,并对这些方案对中国企业的潜在影响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向企业征询了意见和建议 ,相信最终选择落地的方案一定会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针对支柱二,我认为企业需要了解其投资国的具体规则以及实施时间,并判断本企业或相关交易是否落入各规则的适用范围。属于适用范围内的跨国企业集团需要从数据梳理、税负平衡、市值管理及体系建设等方面做好准备。德勤正在协助多家客户应对新规则带来的影响,帮助他们收集数据、进行安全港测试、模拟测算潜在增加的税负等等。企业也可以通过德勤对外的网站查询各国立法以及实施状态。

  财联社:那么“出海”的中国企业还需要特别考虑哪些问题呢?

  李旭升:“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相比外资企业往往缺乏成熟的管理能力和海外运营经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需要提高海外经营的合规意识和抗风险能力,特别是供应链及价值链管理、贸易合规管理以及人才跨境流动统筹管理。

  在供应链管理和价值链重构方面,针对国内外业务的双循环管理,企业需要考虑投融资架构的顶层设计、知识产权的归属与布局,贸易链路的确定,以及实践中转让定价与海关问题的协同问题等。

  “走出去”企业还要注意贸易合规管理,在设立海外公司和进行供应链布局时,应当积极研究贸易便利化和自由贸易协定,选择适当的出海贸易模式和交易。

  另外,“走出去”企业对海外派遣人员需要进行统筹管理,比如盘点并完善海外派遣人员政策、落实合规义务、规划外派成本、并通过数字化管理手段赋能全球人力资源管理团队以及提高外派遣人员管理效率。

  在服务“走出去”企业上,我们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目前我们服务过的项目所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已覆盖超过八成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一些全球集团已经优先考虑在公司的财税部门实施自动化和AI

  财联社:人工智能是本届达沃斯论坛热议话题,请谈一谈人工智能在税务领域的应用。

  李旭升: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叫做“财税不分家”,人工智能在财务、税务、商务领域的应用也是如此。我们自己就有许多这样的案例。财税一体化数字转型才能够充分激活并发挥数字技术以及AI的能量,帮助企业再上一个台阶。

  用你提的税务领域应用作为切口来举例,以前税务专业人员通常会在时间和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做出对组织有重大影响的决策。由于税务部门往往是最后获悉业务情况的部门,其做出最明智决定的能力可能会受阻。现在借助上系统、自动化以及AI技术,每一个业务动作,比如采购、销售,原始数据都会直接被记录并且通过跨部门的数据流转传到财税部门,让财税决策有据可循。同时,我们可以在系统中融入税务算法,以便更早地标记税务方面的考虑,这样信息的反哺让业务部门也能够尽早了解一个商业动作背后的税务影响,帮助他们做出更加明智的业务决策。

  上面这个场景是属于前瞻性战略规划方向的,当然从风险管控以及合规性的角度来说,财税一体化采用先进技术来加持,更帮助了企业更透明的做好风险管控、更紧凑的提升效率,坚实他们领先的地位,无论他们是外商投资企业,还是走出国门的中资企业。我们观察到,在公司的财税务部门实施自动化和 AI ,已经成为一些全球集团公司优先考虑的战略部署之一。我们今年新推出了勤税·每日AI税务快讯,帮助同事们即时了解税务领域的最新资讯。

  除了在财税领域,德勤中国很早就在更广泛的维度上关注AI了。我们早在2015年就成立了德勤人工智能研究院;2024年年初,我们又在更大规模上启动了人工智能战略实施计划。

  一方面我们内部积极鼓励AI创新,自己的运营越来越多的使用AI技术,并且我们也在运用更多的AI技术完成我们对客户的服务。AI正在帮助企业更好地用数据驱动决策、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客户体验,甚至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我深信,未来AI技术的应用将会为企业的商业转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