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30 06:59:59 股吧网页版
我国首个康复大学今年招生300人 康复专业就业如何?
来源:海报新闻

  近日,随着各省份陆续发布高考成绩,不少考生和家长开始搜集资料,为志愿填报做准备。

  6月22日,我国第一所以康复命名的大学——康复大学正式揭牌。“我国首个康复大学成立”“康复大学将招收300名学生”等话题也随之登上热搜。据了解,该校2024年首批招生专业为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和临床医学。

  早在今年3月,教育部发布最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体育康养专业被纳入本科专业目录,该专业将于广州体育学院开设,2024年开始招生。

  随着康复大学的揭牌和体育康养专业的加入,与康复有关的专业走进了家长和学生的视野。体育、健康、养老,无疑都是当下备受关注的热门领域,与这些热门领域有着紧密联系的康复相关专业,它们的就业前景如何?

  学科门类有多种,毕业去向很多元

  除了以“康复”命名的康复大学外,在山东体育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等体育院校和医学院校中均有涉及“康复”的专业。

  在2024年山东体育学院本科各专业计划一览表中就有“运动康复”专业,招生计划数为40人。在山东中医药大学2024年招生专业计划中,涉及康复的有康复治疗学、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等,授予学位为理学。在山东体育学院的运动康复人才培养方案显示,该校的运动康复专业学科门类为教育学。

  不同类型院校背景的本科毕业生,其毕业去向是否存在差别?

  据山东体育学院招生办工作人员介绍,该校运动康复专业毕业后去向主要为康复医院、运动队等,也有学生选择考研。

  山东中医药大学官网资料显示,该校康复治疗学专业就业去向多元,除了攻读硕士学位,大部分学生进入了各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残联和民政的康复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康复评定、保健工作或科研工作。

  可以在康复机构寻求发展

  数据显示,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4400万失能和半失能老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1.1%,中国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不过,即便整体需求大,就业方向多元,就普通人而言,能接触到的“康复”依然以市面上的私人康复机构和医院的康复门诊为主。

  “虽然这两年大众对于运动康复的认可度有所提升,但是能接触这个概念的人不算多。”位于济南奥体中心附近的一家运动康复工作室的负责人刘强介绍,“目前,我们接待的客户仍然以运动人群为主,比如跑步爱好者、有健身习惯的人。”他认为,由于一些私人运动康复场所不具备医疗资质,且大众对于康复的了解程度有限,因此市场有待进一步发展。但是,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消费者对康复行业的认可程度要高一些。

  在美团上,将定位设置在北京、上海、广州、济南等地,均能搜索到康复相关服务,但不同城市的“康复市场”热度明显不同,如上海某肌肉松解中心含“筋膜刀肌肉松解”的项目年销量达3000+,而类似项目在济南,年销量较高的仅为300+。

  也能去医院康复科应聘岗位

  除了私人康复机构、运动队,许多康复专业的毕业生也将目光投向了医院。

  位于经六路的济南市按摩医院是一家二级甲等医院。与综合型医院相比,这里的患者类型更为“单一”,诉求集中在“康复”。这里的患者以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居多,也有部分年轻人来处理肩、颈、腰等部位的疼痛,还有一些在运动中受伤的儿童。

  “这两年知道康复治疗的人多了,以前老年人来做术后康复的多,现在白天也有很多年轻人来,有些打球受伤的、久坐劳损的,通过微波、冲击波、超声波等治疗,能够缓解症状,减轻慢性炎症。”据济南市按摩医院的康复治疗师李医生介绍,随着门诊患者的增加,医院对康复治疗师的需求也增加了。“来医院应聘的话,毕业于医学院是比体育学院有优势的。”

  在济南市按摩医院公开招聘人员简章中,康复医师岗位的学位要求虽然是本科,但是专业要求仅涵盖“临床医学专业”;而康复治疗师岗位的学位要求为硕士,专业要求为“医学技术一级学科(康复治疗学)、体育一级学科(运动训练)”,则涵盖了体育学科。

  虽然不同院校背景的毕业生在就业时能够匹配的具体岗位不同,但总体而言,康复是一个科技含量高、多学科、跨专业、跨行业的领域,人才需求较大。随着康复相关学科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康复领域人才也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