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30 10:09:30 股吧网页版
交通圈 进入时间窗口 打开融湾格局
来源:南方日报

  珠江口区域价值正在重构。

  进入2024年上半年的最后一个月,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频频传来好消息。这两座超级工程与已建成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共同组成了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

  路网纵横交错,桥梁跨越天堑。超级交通工程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往往首先从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开始。一条跨江通道引来城市群逐的背后,江门如何抢占“风口”,在激烈的区域竞合中准确找到最精准的城市坐标?

  竞逐珠江口,珠江西岸厉兵秣马。厚积薄发的江门,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间窗口”。

  ●董有逸戴惠甜郑琦

  “织网”拥抱都市圈

  每一个曾经体验过江门往返深圳的人,应该都对两地跨城交通之不便印象深刻。

  以往,从江门通过铁路前往深圳市区需经广州南站,时长在1.5小时至2小时之间;自驾前往需要约2小时,乘坐客运大巴则需要更长时间,每逢节假日还容易遇上塞车。

  这样的尴尬,已经不复存在了。今日,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这意味着,江门经中开高速进入深中通道,到深圳只需1小时左右。

  可感知的便利,已经触手可及。目前,江门对接深中通道主要有4条高速公路线路,均通过中开高速。其中,中开高速江门段12个出入口覆盖了新会区、开平市、恩平市,这意味着上述三地的市民可以直接驶入中开高速,经深中通道前往深圳。而江门其余地区,也可通过其他高速及国省道、快速路等公路,连接中开高速及深中通道。

  对江门人来说,这样的跨城出行体验,可以说是相当“丝滑”了。

  如果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不难发现,除了深中通道外,江门“织网”的节奏越来越快,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主动拥抱三大都市圈——

  一桥飞架,黄茅海跨海通道实现全线贯通,今年底将建成通车。届时,从港澳出发经港珠澳大桥北上到达横琴,再走黄茅海跨海通道到达江门台山市赤溪镇,也是1小时左右;

  环珠江口,东西两岸首条高速铁路深江铁路建设全面提速,计划2028年建成通车。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江铁路正线全长116公里,共设深圳西丽、深圳机场东、东莞滨海湾、南沙、中山北、横栏、江门站等7座车站;

  穿山越岭,珠肇高铁江门至珠三角枢纽机场段建设渐入佳境,建成后将成为广东省自主投资建设管理的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串联江门站与珠三角枢纽机场,实现轨道与航空的无缝衔接;

  ……

  当然,这一个个超级工程的建成并非一蹴而就,往往需要等待。立足长期主义,江门愿意做时间的朋友。因为他们想要的,是一张更快、更优、更强的超级网络。这样的超级网络,能够重新定义江门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坐标,在激烈的城市竞合中拥有更多的“筹码”。

  毕竟,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动脉”。路通、物流通,“大桥经济”的风口方可惠及侨乡。讲到底,无论如何“织网”,江门的目标都始终未曾改变:离大湾区核心城市圈层近一点、更近一点。

  四大平台更近了

  一个常常被外界忽视的事实是,黄茅海跨海通道不仅仅是连接珠海和江门的重点工程,实际上也是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

  除了黄茅海跨海通道,珠肇高铁也是江门连接横琴的一个重要选择。这条起自横琴(澳门)的高铁,将经珠海市莲洲镇引入江门站,途经江门蓬江区、新会区、鹤山市。

  而通过深中通道,江门往返前海、河套的时间也更短了,甚至还可以依托万顷沙支线连接广州南沙。

  换言之,江门与横琴、南沙、前海、河套四大粤港澳合作重大平台之间的空间距离,将因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珠肇高铁等关键项目的开通而大大缩短。以往听起来多少有点遥远的国家级重大平台,一下子就近在眼前。

  这两年,拥深、融湾,成为珠江西岸城市的高频词。与中山、珠海相比,区位并不占优的江门,拿什么拥深、融湾?

  答案并不难猜。土地空间,就是江门最明显的比较优势。更聚焦一点,就是如何把大广海湾这张“王牌”打好。

  一直以来,江门深知大广海湾经济区的战略价值,但在开发建设上始终慎之又慎、谋定而动,每走一步都在为大广海湾发展创造条件,为其更好服务战略布局积蓄力量。

  也就是说,为了真正将大广海湾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江门耐得住寂寞,做时间的朋友,就是为了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

  现在,这样的时机越来越近了。“双通道”建成后,大广海湾地缘格局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作为江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大广海湾经济区可通过黄茅海跨海通道与横琴、澳门相连,并继续向东通过港珠澳大桥与香港接轨。

  “双通道”解决了距离的问题后,江门以大广海湾经济区为突破口参与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就有了更多可撬动的战略“支点”。

  数据显示,3240平方公里的大广海湾经济区,其开发强度不到6%,拥有可大规模连片开发的土地。其核心区银湖湾滨海新区与广海湾经济开发区,面积约520平方公里,能为大湾区四大平台科创成果落地、产业化发展提供支撑配套。

  可以说,在珠江口东西两岸加速融合的背景下,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两条大桥的开通,将给珠江西岸城市的区位优势带来新突破和新提升。但在重大平台方面,如何接住这波“泼天流量”?江门的思路一直很清晰——

  以大广海湾经济区为突破口,参与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大湾区粤港澳合作新的国家级平台,与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平台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携手打造世界级的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

  新枢纽吹沙见金

  正如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造就奥克兰这个美国西部交通运输体系中心,伴随湾区跨海通道出现的是新的区域枢纽。

  何为枢纽?路网交会,为枢;启承转运,为纽。高效运作的交通枢纽,往往也意味着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与高端要素的吸附、辐射能力。

  在历史上,挟西江、潭江两大流域的河海联运之利,江门曾长期成为省内水陆交通枢纽,但由于种种原因,枢纽地位一度旁落。如今,迈向“双通道”时代,江门能重新成为珠西枢纽吗?

  “从这里搭乘高铁,北上可直达长沙、郑州、济南、北京,向西可直达桂林、南宁、昆明、成都,省内更是通达深圳、珠海、茂名、湛江、汕头、阳江等地……”“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曾刊发了一篇题为《现实中的“京海市”,3座高铁站直达!》的文章,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座城市四通八达的枢纽担当。

  坚持做时间的朋友,区域枢纽的价值才能吹沙见金。如今,“轨道上的大湾区”正从想象走向现实,江门在全省铁路版图中承东启西的作用日益彰显。而随着深中通道和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开通,江门在高速公路层面也进一步强化了珠西枢纽的角色定位,并将实现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和珠三角枢纽机场的大湾区两大国际机场的“两点一线”连接。

  除此之外,去年以来江门相继成功开通高新港、高沙港、新会港至深圳蛇口港、盐田港的“组合港(一港通)”航线4条,出口货物物流时间平均减少近3天,海运路线变得更快捷。

  也就是说,“双通道”开通后,无论从人员出行还是货物物流方面看,江门在海、陆、空等领域都具备了珠西枢纽的硬件,将吸引更多来自珠江口东岸的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

  更进一步,在广东“百千万工程”加速实施背景下,江门作为大湾区连接粤西的枢纽门户,叠加“双通道”释放的交通红利,有望充分激发交通跨越发展产生的大尺度空间增长极效应,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成果辐射带动粤西地区发展。

  正如广东省社科院教授、华南城市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荣平所言,观察深中通道带来的“一体化”,目光不应该仅仅集中在珠三角,“粤东和粤西的优势尚未完全发挥出来,深中通道的开通,也将带来粤东和粤西‘齐头并进’的机会。”

  ■典型样本

  银洲湖高速有望2025年建成通车

  打通江门向海通道

  近日,银洲湖高速公路项目TJ04标桩基工程全部完成,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标志着TJ04标段全线施工进入了换挡冲刺阶段,距实现通车目标又迈进了关键一步。

  银洲湖高速公路是江门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先行工程,也是广东省“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和江门市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27.61亿元,全长53.355公里,全程设11处互通立交、特大桥13座、大桥20座、中桥4座,设特长隧道、中隧道各1座,桥隧比高达56.4%。

  江门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江门市国资系统承接的首个投资超百亿的交通工程,自2021年4月全面动工建设。经过3年的攻坚推进,目前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10亿元,投资完成率达86%,现已进入冲刺阶段,将于2025年整体建成通车。

  “银洲湖高速通过中开高速、江鹤高速、中江高速等沿线路网,可实现与深中通道的快速衔接。”该负责人说,从线路布局看,银洲湖高速公路覆盖了江门三个县(市、区)。项目起于蓬江区棠下镇迳口村,接江肇高速公路,经蓬江区杜阮镇,鹤山市共和镇,新会区大泽镇、会城街道、双水镇,终于崖门镇崖南交贝村,与西部沿海高速衔接。

  也就是说,打通江门向海发展的关键通道,正是银洲湖高速公路的重要使命之一。该项目建成后,将填补银洲湖两侧没有南北向高速公路的空白,带动并支撑银洲湖沿线产业带的发展,促进江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届时,银洲湖高速公路有望推动更多深圳产业、科技等资源在银湖湾滨海新区落地,实现珠江口两岸良好互动交流,打通交通咽喉要道。

  众所周知,银湖湾滨海新区属于大广海湾经济区——这片区域曾被写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列为紧随前海、横琴、南沙、河套之后的粤港澳合作重要发展平台。在深中通道开通后,银湖湾滨海新区的向海发展之路愈发清晰。依托大型产业集聚区和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江门在银湖湾滨海新区规划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推动两地在交通互联、产业协作、协同创新、平台共建、航空物流、文旅商贸等领域融合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底黄茅海跨海通道也将具备通车条件,届时银湖湾滨海新区将迎来“双通道”的黄金机遇。受益于此,近两年来银湖湾滨海新区迎来了一个个重点项目,成为江门向海发展的焦点区域。其中,深江经济合作区5万吨公共码头是江门港首个5万吨级公共码头项目,也是江门融入“黄金内湾”的重要载体。“当前,项目正在进行建设前期工作,年内有望完成项目工可编制。”上述负责人介绍。

  ■亲历者说

  稻兴科技(江门)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波:

  深江铁路让两地企业无缝衔接

  没来江门之前,黄波并不知道:原来喜茶是源自江门的,江门的咖啡店数量甚至比成都的茶馆还多。

  身为深圳市稻兴产业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稻兴科技(江门)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波是一个典型的“双城”人,过去几年,他多次往返于深圳与江门两地,一边领略深圳的繁华与活力,一边感受侨乡的宁静与温情。

  拥抱“双城”生活这几年,黄波的出行方案更新迭代了好几次。

  一开始,他从深圳宝安出发,上京港澳高速,经虎门大桥,走广澳高速,再转深岑高速,再接珠三角环线高速。

  “在广中江高速没通之前,这是深圳与江门之间最省时的自驾路线了,至少要开3个小时。”黄波对第一次往返两地的经历记忆犹新。当时,他第一次经过虎门大桥,结果堵了超过40分钟都没能上桥,“后来终于成功开上桥了,发现上桥后的路况更糟糕。”

  类似的“人在囧途”经历,在过去几年黄波经历过不少。“节假日顺利的时候要4个小时,路况不好的时候要7个小时。”黄波吐槽道,有一次塞车特别严重,他在路上足足堵了13个小时。

  后来,随着广中江高速、南沙大桥的开通,虎门大桥的车流被分流不少,他的“双城”通勤时间缩减到两个半小时。“为了避开车流高峰,通常我都会选择早上6点或者晚上11点出发,路上车流较少,基本1小时40分钟就能到达。”

  今日,深中通道开通后,江门城区市民可以通过江门大道进入中开高速,最后接入深中通道。“深江两地迈入‘一小时生活圈’,回家更快了。”

  谈及深中通道的便利,黄波很兴奋。他掐起手指算账:一般深圳上班族从宝安区到罗湖区,通勤时间也要一个小时左右,到龙岗区更是超过一个半小时,“如果是宝安到江门,也是一个小时左右。”

  深中通道的便利已然触手可及,但更让黄波充满期待的,还是正在建设中的深江铁路。“深江铁路对接的是深圳地铁西丽站,那里可以无缝衔接深圳地铁13号线,这可是深圳产业中轴线,串联起深圳湾总部基地、后海中心、科技园、石岩科创城,光明科学城等。”

  当前,随着“大桥经济”的日渐升温,不少企业都在探索“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深圳研发+江门制造”等合作模式。“研发与生产设置在两个不同的城市,交通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在黄波看来,无论是深中通道,还是深江铁路,都可以让生产要素更高效、更低成本地在两地流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