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30 10:09:50 股吧网页版
一桥架而满盘活,强化湾区“黄金内核”
来源:南方日报

  陈伟鸿

  从旧金山海湾大桥、纽约布鲁克林大桥到日本京门大桥,世界湾区发展的经验表明,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帮助城市跨越山海的阻隔,实现湾区地理空间的一体融通,提升湾区发展能级。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车,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同样意义重大,它将极大缩短珠江口东西两岸陆路交通距离,在珠江口构筑起又一条黄金通道,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深中通道的开通,将从打造湾区黄金内核、拓展湾区经济腹地、加快湾区要素流动、推动湾区同城化、促进湾区文旅发展等方面助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进程。

  一是打造湾区“黄金内核”。深中通道开通之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由过去的2小时缩短至30分钟以内,除了连接深圳与中山,深中通道还将通过万顷沙支线与广州南沙相连,广州南沙至深圳的行车时间将缩短到20分钟以内,至中山城区的行车时间将缩短到15分钟以内。深中通道的开通在粤港澳大湾区最核心的区位便捷地连接起了广深以及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让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联系更为紧密,有助于打造湾区“黄金内核”,提升核心区域辐射带动整个湾区发展的能力,可谓是一桥架而满盘活。

  二是拓展湾区经济腹地。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后劲,粤港澳大湾区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经济腹地相较于长三角仍不够深厚,在珠江口东西两岸长期以来存在“东强西弱”的发展不平衡问题,珠江口东岸深圳都市圈GDP已超5万亿元,而珠江口西岸都市圈GDP不到1.4万亿元,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在发展空间上的巨大发展潜能等待挖掘,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珠江口东岸都市圈对西岸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将大大增强,珠江口东岸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先进制造实力等将与珠江口西岸的土地空间优势、工业制造基础等高度互补,珠西都市圈广阔经济腹地的潜力将被充分挖掘,珠西经济腹地的拓展也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后劲。

  三是加快湾区要素流动。珠江口西岸营商硬成本相对较低,特别是土地要素较为丰富,珠西都市圈房价为深圳的五分之一,写字楼租金、工业用地乃至商业用地价格仅为深圳的八分之一左右,土地要素相对较为廉价,而珠江口东岸则在人才、资金、技术要素禀赋等方面更具优势,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间要素互补性强,深中通道的开通将为要素在珠江口东西两岸之间的流动提供更多便利,通过加快要素跨珠江口流动不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配置效率。

  四是推动湾区同城化。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和经济发展程度最发达的区域之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跨市公交线路的开通,将极大地提高人口流动的效率,为大湾区同城化特别是珠江口黄金内湾城市间的同城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加速形成珠江口黄金内湾“一小时生活圈”,为城市间居民通勤提供更多便利,为居民的居住和工作提供更多的选择,有利于城市间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深度融合。

  五是促进湾区文旅产业发展。珠西都市圈的中山有孙中山文化、香山文化,江门有侨都文化,而珠东都市圈有庞大的游客群体、发达的数字化技术,未来可借用珠东都市圈特别是深圳在数字技术方面的优势,全面赋能文化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共同打造数字文旅新业态、新模式,同时促进人员往来提升文旅消费,让湾区优秀文化资源迸发新活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深中通道的建成开通,促进了湾区核心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湾区提供重要基础设施支撑和保障,湾区各城市特别是珠江口城市群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交通要道,加快实现城市间的要素流动、产业互补、文化互通,共同为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湾区而努力。

  (作者系中山市委党校教师)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