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30 10:09:50 股吧网页版
携手并进,珠江口城市群加速“共生共赢”
来源:南方日报

  陈鸿宇

  当前,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的优势资源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如果能将这些资源进行良好对接利用,将推动珠江口两岸城市“共生共赢”,携手并进。

  深中通道虽然一头连着深圳,一头连着中山,但是这不仅是两座城市的融通,更多的是珠江口东西两岸都市圈、城市群的融通。

  那么,深中通道之于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价值体现在哪里?社会面更关注的是对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而更核心的是,它让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经济运行要素更科学、更合理、更快速地流转配置,更便于市场企业合理配置要素、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信息流通、要素配置能力。这才是关键。

  而这种能力的提升,也必然带来湾区生活方式和社会方式的创新。随着深中通道通车,可以预料,人才、科技、信息、数据等要素会更加多样化、密集地交融起来。最近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类似深中“打工人”圈子兴起一种很新的社交模式,约上“饭搭子”“车搭子”,从珠江两岸“双向奔赴”聚会、消费、探访。人群的密集流动以及社交方式的新形态,也是珠江口融合发展的具象化表现。未来,不仅仅是人的要素在加速流通,各类要素都会加速流通,将大幅提升珠江口“黄金内湾”地带的协调发展水平。

  对于中山、珠海、江门、顺德等珠江口西岸城市以及广州的南沙、番禺等区而言,要抢抓深中通道通车的机遇,就要因地制宜,更主动地“放大”城市自身优势,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过程中找准自身定位。深中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不是深圳好或中山的,更不是一块各行政区都可以“磨刀霍霍”抢夺的“肥肉”。大湾区各兄弟城市要避免靠低价、高补贴和同质化竞争的“内卷”;要着眼于合力锻造珠江口融合发展的优势长板。

  湾区内各都市圈、各城市群关系的主流是“多圈、多核、叠合、共生”,即大湾区的发展应该是“多核心”“多圈层”的,都市圈、城市群之间应该形成共生共赢、交织发展的态势。深中通道作为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新桥梁、新通道,要为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之间共生共赢提供更低的成本、更多的方式和更畅通的渠道,让核心城市与湾区腹地之间的联系更紧密。

  不少人担心,深中通道通车后,珠江口西岸城市将不得不面临来自对岸的虹吸效应。然而,这不是一次“强帮弱”的单向输出和虹吸,不是只有东岸的要素流往西岸,东岸的优势产业资源外溢到西岸,由市场机制来决定资源的配置,人才和资源要素既会流入,也会流出,这样才能使资源的占用和使用效率最大化。

  深中通道通车之后,珠江口西岸城市不仅要继续重视“资源流入”和项目引进问题,更要重视和思考在更加开放市场面前,自身有哪些资源、哪些条件具有优势。以中山为例,作为深中通道的地理“端点”,与珠海、江门、南沙、顺德相比,节省二三十公里的路程,对投资者交通成本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希望吸引更多的如香港、深圳、东莞等东岸城市资源,就必须深入思考中山在平台建设、政府服务、产业链配套、社会保障等“软实力”上有哪些独有的“强项”,有哪些可以挖掘的潜力。判断一座城市是否具有关键性优势的主体是市场主体,具体而言就是企业和消费者本身。

  深中通道的开通是为大湾区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升级服务的。从更高的站位看,大湾区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的协调性,大湾区的内循环与外循环水平,都会因为深中通道的开通不断提升。深中通道的开通,也为珠江口东西两岸人群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社会交往方式、信息交流方式的创新,休闲养老、文旅度假、医疗教育等资源的互补提供了新的可行路径。

  利用深中通道,两岸的就业结构和人才结构将更加互补,也将涌现更灵活的人才流动方式。现在已然有不少深圳、东莞企业的总部和研发中心仍在东岸,制造基地在中山、江门。由于交通越来越便利,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可以灵活地安排工作地。以前一位深圳教授来中山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授课,沿珠江口来回通勤可能需要4个小时,现回深圳只需半个小时,下午还能回到深圳工作。类似这样的事情就从“不可能”变成“可能”。当这种便利从经济领域延伸到教育、医疗、养老、文旅等领域,生活方式的“一体化”,就会使大家觉得不单是深圳人、中山人、东莞人、珠海人,而是“大湾区人”。

  因此,站在湾区视角,就要打破“惯性思维”,跳出行政边界来观察和融入更广阔的区域经济大格局。深中通道开通后,中山将成为大湾区的重要枢纽,一头连着深圳,一头连着广州,一头连着珠海。面对前海、南沙、横琴“三大平台”,中山应该跳出中山,积极参与到三大平台建设中,探索深化中山与港澳合作的前沿模式。

  (作者系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