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30 10:09:51 股吧网页版
深入“控源截污”,推动“六污同治” 岐水复清流 香山添绿韵
来源:南方日报

  芦苇绿茵岐水涌,踏歌惊觉白鹭飞。漫步在中山石岐街道青溪路旁,隔水相望,鹭鸟白似沉霜,不时扇翅隐入岸边茂林绿植中,美若画卷。

  如此水、城、人、绿相融的景观,就出现在中山中心城区。自2021年全面推动水污染治理以来,中山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在一座拥有1041条内河涌的“千江之城”发起全市总动员。900多个日日夜夜,数千人奔赴一线,中山交出了一份厚重的答卷:2024年第一季度,全市内河涌水质指数较第二轮央督时改善41.5%,黑臭河涌减少60%,劣V类河涌减少106条。

  这其中,有中山市委、市政府领导逢水必看、遇水必问的重视,“不打招呼”“不论昼夜”直奔治水一线成为常态;

  这其中,有各镇街和部门勇担责任、积极履职的坚守,23个镇街党组织书记任流域长,担起治水的第一责任、主体责任;

  这其中,有全市上下万众一心、不畏困难的突围,每日近8000名中山治水人员奔赴一线,下沉作战……

  同饮一江水,共绘绿美图。曾经的黑臭河涌,逐渐恢复“一江碧水向东流”。白鹭回来了,鱼翔浅底的美景重现,“岐水流芳”文旅示范带启幕,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不断涌现……中山,真的变了。

  ●罗丽娟

  河水清了,治水治出“网红点”

  如果问从外地回来中山的故人:中山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水质变清,肯定是其中一个印记。

  这对于中山旅美华侨刘志廉夫妇来说,体会尤其深刻。

  去年中秋期间,刘志廉和妻子返回中山探望亲友,先后经过其曾经工作过的岐关西路河涌时,感叹于水质的变化。不仅如此,在沙溪、东升、南头、民众等地,他都看到了同样的变化:河水变清了,味道不发臭了。

  “这些地方都是我以前非常熟悉的地方。这些河涌多年前臭气熏天、垃圾乱飘,现在已经完全改观,岸边种了绿植或者果树,很是美丽!”刘志廉感慨。有感于此,他创作了一曲《屋前的小河》,以记忆中的儿时河涌,记录中山的治水成效。

  在故乡遇见童年,是中山给侨胞的一段美好记忆,也是中山给外来创新创业人才、给中山逐梦年轻人的绿美生态。像刘志廉这样的经历,在中山并非孤案——

  在南朗街道大溪河,人流多了,治水治出了文旅高地。

  “以前大溪河又脏又黑,我们从河边路过都会闻到臭气。河边就是一片烂地,堆了很多垃圾,大家都不愿意到这边来。”大岭头村相关负责人程兆来说。但如今,他常常早早从家出发,来到了大溪河畔的小凉亭,跟几位“歌友”聚集在一起。不远处的凉亭,还有老人唱着婉转的粤剧,弹着吉他伴奏。周边居民沿着河边的环形步道漫步、垂钓小憩……

  在沙溪镇朗心四渠,沿岸建材厂变成了休闲公园,治污治出了高“颜值”。“以前这里让人一刻都待不下去,味道很重。现在好多了,一家人都愿意闲暇时来走走。”住在附近的居民李晓兰表示,河涌变清后,新建的公园开始热闹起来,越来越多的居民在这里锻炼、游玩、散步。

  在板芙月角涌,村子靓了,治水治出新动能。“村子变漂亮了!水清了,环境也美了,周末很多家长带着小朋友来这里露营,也带火了村里的文旅产业。”村民蔡芝盈感受很深:曾经河涌黑臭的里溪村,经过水污染治理等一系列村容村貌提升后实现“大变身”,成为全市知名的“网红村”。

  在西区街道后山新开涌,景色美了,治水治出新空间。“以前大家都远远躲开,捂着鼻子走。”吴小姐在后山新开涌旁居住了7年,对变化体会很深。通过从源头对雨水及污水管网进行梳理分流,污水不再通过混接、错接点进入雨水系统后排入后山新开涌,水质有很大变化。结合后山新开涌下游的彩虹绿洲湿地公园,新建起的亲水平台已与公园融为一体,成为周边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河水清澈了,白鹭回来了,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由昔日“脏乱差”变身网红打卡点,中山河涌的蝶变之路,背后是中山治水理念、治水方法的蝶变之路。

  铁腕治污不能“走老路”

  作为一个拥有上千条内河涌的岭南水乡,历经早年粗放式发展,中山治水任务极其复杂艰巨。下定决心、排除万难、直面问题、铁腕治污,中山向300多条黑臭河涌宣战。

  多年治水经验,让中山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撼山易、治水难,走老路是治不好水的,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改革。

  坚持科学治理,就是以“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定力,统筹市人大、市政协、治水办、专家组等力量,用三个月时间摸清全市1041条河涌、1.9万个排口污染底数,找准存在问题;坚持源头治水,就是坚持把源头治水作为根本之策,推动低效工业园改造和水污染治理协同推进;坚持系统治理,就是全面优化技术路径,形成以“控源截污”为核心、“六污同治”的总体思路,协同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厂区改造、小区雨污分流、农业面源治理、城市面源治理。

  管、治结合,中山进一步完善机制体制,加强水质监控。为推进中山市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百千万工程”,中山全市已确立了16条外江、1041条内河涌和2个湖泊共计504名河长,实现了市、镇、村三级河长全覆盖。

  齐心协力实现“治水破局”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答题卷——

  中山坚持把人财技下沉到基层里、河涌上,先后抽调390名市直机关干部下沉基层一线攻坚治水,强化治水专干培训,形成一支有治水经验、有统筹能力、敢啃“硬骨头”、作风硬朗的治水铁军;

  坚持把钱用在刀刃上,依法废标、依法核减治水工程低效投资超260亿元,以“没有钱借钱也要治好”的决心和魄力推进水污染治理;

  建立质量优先、安全第一、大兵团作战的项目管理机制,全市14个流域全面铺开现场施工作业面,日均投入超8000人参与治水工程一线;

  全面压实施工单位责任,奋力把治水打造成为高效工程、高质量工程、安全工程和廉洁工程;

  建立全民监督机制,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治水成效的“金标准”,创新“四方监督验收”治水工程监督模式,由治水办、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村民代表共同“举牌验收”;

  将水污染治理列为市人大“一号议案”和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号召全市群众、企业和中山各级党委、政府站在一起,共同发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治水的良好氛围……

  以绿水青山,迎接“大桥时代”。在深中通道通车之际,中山以绿水青山之貌迎接天下客,再现岭南水乡之韵。

  “窗外的月光洒在小河上,还是像那从前一样温柔和安详……歌声不停地欢唱,旋律唤醒了我记忆的时光,那就是我屋前小河的地方。”当刘志廉创作的《屋前的小河》旋律响起,从岐江河到伶仃洋,中山焕发新生的水流奔腾向前,日夜兼程的治水行动并未止步。

  ■数读

  中山治水成果一览

  ●2021年10月至今中山全市新建污水管网4707公里,检测存量污水管网1619公里,修复病害管网280公里,污水处理能力较第二轮央督时提升98万吨/日,达到221.5万吨/日

  ●完成1101个小区排水管网改造、2902个工厂雨污分流改造

  ●全市187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接户率达到省要求,治理率提高至84%;6.1万亩鱼塘完成养殖尾水治理,3969个重点城市面源完成排水整治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