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7-01 02:49:20 股吧网页版
“真火”还是“虚火” 多个品类中药材价格大涨
来源:上海证券报

  “6月本是淡季,但现在有很多中药品种涨价,香辛料品类价格涨得最厉害,胡椒、草豆蔻、桂圆肉等香料的价格也在迅速上涨。”近日,某上市中药企业市场部负责人朱经理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

  记者了解到,中药材在经历了去年一轮大面积涨价后,今年以来,部分品种又开始了新一轮涨价。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供给端仍存在规模化不足、野生资源枯竭、质量控制缺乏等问题,部分中药材价格仍处在上涨通道中。另外,行业外“热钱”涌入,对部分品种囤积居奇、大肆炒作,进一步放大价格波动幅度。业内认为,要解决中药材供应紧张问题,仍待多方合力。

  明星药材“涨声”不停

  以涨势凶猛的香辛料胡椒为例,据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网,2024年1月至6月,其月指数已从646.66一度飙涨至1374.18;近期虽有小幅下滑,但截至6月28日,胡椒(日)指数仍高达1175.18。

  记者采访了解到,本轮黑胡椒价格大涨,主要系越南产区减产、美元汇率浮动、资本进入等因素所致。

  白术、天然牛黄等也是价格飙升的“明星药材”,甚至频频登上“热搜”。

  中医药全产业信息服务媒体中药材天地网数据显示,在安徽亳州药市,白术的价格自2023年1月起开启上涨,至今年6月28日,白术平均价格由28元/公斤,上涨至最新参考价格160元/公斤至175元/公斤。在河北安国药市,其价格走势与亳州药市相近。

  天然牛黄价格也自2023年以来一路上涨。以安国药市价格为例,2023年1月,天然胆黄(天然牛黄的一种)价格为57万元/公斤,而截至今年6月28日的最新价格为140万元/公斤。

  北京市朝阳区某药房的执业医师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不少中药材价格上涨,药房经营的中药饮片价格不得不随之进行调整。如果顾客药方内的多个药品在短期内都出现价格变化,通常每隔10天或两周抓药的顾客就会抱怨“怎么又涨价了”。

  安徽亳州药商李先生给记者举例,仅以7天内(6月22日至28日)的药价变动来看,急性子涨幅已超75%,草豆蔻、天麻的涨幅分别达到45%、30%左右。部分药材的价格变动是很明显的。

  中药材处在中药产业链上游,其价格波动对中医药全行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伴随其成本上升,涨价已传导至患者、药店、中医院、中药企业。部分中成药也是屡屡上调价格。

  近日,同仁堂品牌官网显示,港版1粒装安宫牛黄丸价格调整为1280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189元),6粒装安宫牛黄丸价格为7680港元(折合人民币约7133元),每粒规格为3克。此前,每粒港版安宫牛黄丸售价为1060港元(折合人民币约985元),一粒价格涨幅超过20%。

  中药材价格为何频繁上涨

  “纯天然的原料供给不足,当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朱经理对记者介绍,例如作为安宫牛黄类产品的核心原料,天然牛黄和天然麝香的市场供应量每年仅能满足市场10%至15%的需求。

  记者了解到,安宫牛黄丸涨幅较为明显的原因之一,是其牛黄含量占比远高于其他牛黄类药品。此外,安宫牛黄丸的其他原料药材,例如天然麝香、黄连等名贵中药材价格维持在高位,珍珠、黄芩、朱砂等的价格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上涨。

  植物类中药材亦然。“今年涨价的也有不少是小众品种,本身市场用量不大,存得也不多,所以一旦主产区受灾,那就麻烦了。”李先生举例说,例如国内胡椒、八角茴香的产地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南方地区,今年南方多地遭遇洪涝灾害,使得供给短期出现缺口,导致价格上涨;桂圆肉涨价也是如此。

  “不少中药材品种仍需要由野生资源供应,即便突破技术瓶颈,不少品种家养规模仍处于小范围试点阶段,无法实现规模化养殖,家养成本也居高不下。”某上市中药企业药材经销商王先生透露。

  “今年有一些‘热钱’涌入,市场有不少闲置资金在炒作,大部分是外行人。”王先生告诉记者,热钱的涌入导致部分药材频繁换手,频繁涨价。甚至存在部分商家在互联网平台公开发布“水分较大”的药材产量及行情信息,进一步推高了相关品种的价格。

  解决供需紧张有待全产业链发力

  为应对中药材涨价,部分中成药企业作出回应,采取相关措施应对中药材价格上涨。

  佛慈制药于2024年3月公告称,鉴于原材料以及生产成本上涨等原因,经研究决定,自2024年3月11日起对主营中成药产品的出厂价进行调整,平均提价幅度为9%。信邦制药则在互动平台回应称,部分中药材价格上涨,对公司成本有一定影响,对于使用量比较大的中药材品种,公司之前根据市场行情进行了一定的战略储备,中药材价格上涨对公司业绩影响目前整体可控。

  此外,信邦制药、红日药业、香雪制药等中成药企业表示,将加强中药材招标管理,持续开展中药材品种调研和行情跟踪,把控采购节点,推进中药材成本优化工作,最大可能减少和规避中药材价格波动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多位受访人士判断,中药材价格的涨势仍将持续。除涨价外,如何应对供应紧张,是中药产业链下游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云南白药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三七是公司最主要的药材资源之一。2020年上线后不断迭代升级的云南白药数字三七产业平台,覆盖良种选育、科研种植、生产、第三方检测、现代仓储、精确配送、数字交流洽谈、电子交易服务各环节,形成完整、可溯源的产业闭环回路,实现上下游产业联动,成为“三七问题”综合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和领跑者。

  多家企业积极进行科研攻关,在合成生物等细分赛道发力,助力上游中药材稀缺问题早日解决。“例如人工牛黄和人工麝香的科研和开发已开展了几十年时间,技术日益成熟。”上述企业市场部负责人认为,人工牛黄、人工麝香等人工培育品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天然原料供应不足造成的市场空白。

  专家认为,相关部门应建立全产业链的数字化监测预警体系,采用订单农业等方式稳定生产,减少中间环节,保障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