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7-01 03:21:39 股吧网页版
直击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三大热点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为期三天的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下称“2024MWC上海展”)日前落下帷幕,来自全球124个国家及地区的近4万名与会者,一起感受5G、人工智能(AI)、数智制造等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也共同见证了中国信息通信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

  5G持续演进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在2024MWC上海展上介绍,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383.7万个,占全球5G基站总量的60%,5G用户数占全国移动通信用户数的50%以上。

  截至目前,我国5G应用案例数累计超过9.4万个,在工业、矿业、电力、港口、医疗等行业已实现规模应用。“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过1.3万个,一批5G工厂建成,这为全球制造业可持续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大中华区总裁斯寒分析,中国5G生态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庞大的数字消费群体、大规模工业领域和巨大的经济体量。同时,中国不仅着力于基础设施部署、行业应用和融合发展,还注重创新、开放共享,这样的发展理念给各国推动数字经济建设提供了经验。

  GSMA预测,到2024年底,中国5G连接数将达到10亿;到2030年,中国5G连接数将增至16亿,这相当于全球总连接数的近三分之一。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5G技术的演进成为必然。“升级版”的5G-A,在网络速度、时延、连接数等方面能力显著提升,并引入通感一体、无源物联、内生智能等技术,从而更好地匹配人联、物联、车联、高端制造、感知等更为复杂的应用场景。2024年被认为是5G-A商用发展的关键之年,首个面向5G-A的技术标准近日也在上海宣布冻结。

  在2024MWC上海展上,国内三大运营商披露了5G-A相关建设计划。中国电信将稳步推动5G网络升级,加强5G-A战略布局和6G研发力度,并将全面推进“5G+云+AI+应用”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中国移动将一体推进5G和6G演进,推动5G-A、三维空间导航等技术在文旅、物流、应急等低空经济领域应用。中国联通将开展5G-A和天地一体技术创新,推动从网元、部件到拓扑、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打造更加敏捷、高效、智能的泛在智联网络。

  2024MWC上海展也展示了许多地区及运营商探索5G-A应用的最新成果。上海电信及合作企业采用“3.5GHz+2.1GHz三载波聚合技术”,在徐汇区衡山路、华山路及肇嘉浜路等人流密集区域部署站点,显著提升网络上行能力,满足用户在上海都市旅游中心圈徐家汇的高清直播等方面的需求,用户体验明显提升。

  上海联通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探索5G轻量化技术承载用电负荷管理,在满足业务低时延、高可靠性通信需求的前提下,5G轻量化通信终端功耗与替换升级前相比降低了50%,用电负荷数据采集成功率达100%,响应时间级别由分钟级提升为毫秒级,助力全面提升负荷精细化管理水平。

  5G与AI更强赋能产业

  “人工智能”是2024MWC上海展的高频热词:无论是AI作画、照片智能生成、机械臂咖啡师,还是自动驾驶汽车、AI大模型、数智制造,2024MWC上海展上,参展商全力展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果,众多嘉宾演讲围绕人工智能展开。

  中国联通展区所展示的联通元景“1+1+M”大模型体系是中国联通面向赋能实体经济业务需要自主研发的大模型系列产品,拥有模型库、工具箱、原生应用商店三大板块,目前已服务于政务、城市治理、文创等领域。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文博热”的兴起,中国联通与中国外文局联合打造了元景文创大模型,文物“活化”以智能“通”古今,吸引了现场众多观众驻足。

  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介绍,中国联通加快推动“AI for 5G”,开展5G-A和天地一体技术创新;加强“5G for AI”技术攻关,面向万物智联,迭代“5G+物联网”技术,实现全场景数据感知智能、连接控制智能、分析决策智能;面向智能网联汽车,升级“5G+车路云”能力,率先应用到旅游、港口、物流等场景;面向低空智联,探索“5G+无人机”应用,实现百公里范围、300米以下空域的网络全覆盖。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也表示,集团将全面推进“AI+”行动计划。一是推进“AI+原生应用”,推出医疗、教育、娱乐等方向的AI智能体,打造有智慧、有温度、有特色的信息服务;二是推进“AI+新兴技术”,加速算力网络、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演进升级,不断激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潜能;三是推进“AI+未来产业”,共同推动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运动智能的协同发展、交叉渗透,加速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新业态成熟。

  中国电信则宣布将推动5G网络与AI融合,智能化调配资源提升网络体验,不断优化网络大模型,加大AI节能技术应用,提升网络效能。在应用融合创新和推广的过程中,持续推动AI技术与各行业生产流程紧密结合,打造一系列行业大模型,推出一系列AI+终端,有效提升各类产品和服务的体验。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分析,一方面,AI将重塑网络架构和运营模式,加快推动云网融合、智能敏捷,有效提升5G网络性能,改善网络效率、能耗、客户体验;另一方面,AI的发展,特别是行业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将极大拓展5G应用场景,推动行业应用的爆发式增长,更好地满足和引领客户的智能化转型需求。

  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认为,在移动AI时代,坚实的网络基础为创新应用和创新商业模式提供了沃土。全行业需要提升全场景联接价值,升级商业模式,创造商业新价值。

  2024MWC上海展上,GSMA与GTI共同签署GSMA Foundry与GTI 5G-A×AI融通发展项目的新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关注构建开放实验室、解决产业共性问题、挖掘创新应用案例以及设立联合奖项等方面的工作。

  GSMA会长葛瑞德指出,人工智能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预计其规模在15万亿美元,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正在并且将持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低空经济蓄势起飞

  低空经济涵盖了空中通勤、物流、旅游、城市管理、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及应用场景,从2024MWC上海展可以观察到,低空经济正成为数字经济新的增长点之一。

  中国移动展区展示的空天地一体5G网联无人机,通过大规模、多站点、连续覆盖的5G蜂窝网络替代无人机传统自建控制链路(C2链路),实现超视距远程控制与海量信息回传。该无人机还拥有5G-A通感一体化探测功能,专为低空监管场景而自主研发的无人机监管智能化平台,具备低空航空器轨迹显示、高精度航迹对比、区域告警等多项前沿技术能力。

  中国移动还在2024MWC上海展举办期间发布低空智联网“1115”技术创新成果,包括业界首个低空智联网技术白皮书、业界首个5G-A通感一体中试平台、业界领先的“中移凌云”无人机管控平台以及五大类技术试验低空航线。

  在低空管控领域,针对传统无人机飞控距离短、传输质量差、空域管理及数据安全等问题,中国联通构建“端网业智安”的低空智能网联体系,打造智慧用管服一体化平台。现场展示的5G网联终端,可适配接入多厂家无人机,低空专网为无人机飞行提供稳定的信号传输,云端部署的无人机监管和应用服务平台,加上安全防护体系,全力保障低空飞行信息和数据的安全,超大的AI算力能让无人机作业变得更加智能高效。

  华为和中兴等厂商也纷纷在展台展示5G-A通感一体、空天地一体等技术在低空经济方面的最新进展。赛迪研究院此前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测算,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达33.8%,预计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第一个万亿元大关。

  此间专家呼吁,产业链各方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随着5G-A通感一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低空经济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