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7-02 07:08:50 股吧网页版
到处参加学术活动的“魏新河”尴尬了谁?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陈广江

  □陈广江

  这些天,“辽宁理工大学教授魏新河”引发关注。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至2023年底,“魏新河”报名的学术活动超过了十次,其中不乏著名高校举办的活动。而实际上,我国并没有“辽宁理工大学”这样一所学校。6月29日,记者致电多个学术活动组织方,有人拒绝回应;有人坦言工作存在疏忽;也有人表示,当时就发现了问题,取消了“魏新河”的发言。(6月30日大皖新闻)

  “魏新河”虚构大学、虚构头衔,两年间一路畅通,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不仅让涉事的活动组织方尴尬不已,更让整个学术界为之震惊。这起看似荒诞的事件,暴露出了学术领域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魏新河”混迹于各类学术论坛、研讨会之间,显然不只是单纯地为了骗吃骗喝。虽然参加学术活动很难获得直接的学术利益和经济利益,但可以巩固和抬升“魏新河”在群内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形象,进而招摇撞骗,把骗来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形象变现。

  在学术圈,一些学者通过出席会议拓展资源和人脉,这本身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问题在于,当学术活动变得不再严谨,学术活动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便大打折扣。“魏新河”这样的骗子之所以能够屡屡得手,正是因为他瞅准了这些活动在审核与会者背景、经历方面的漏洞。

  在学术领域,类似的“学术骗子”并不鲜见。他们或虚构身份,或盗用他人成果,以种种手段骗取学术荣誉和利益。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术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更败坏了学术风气,让真正的学者和研究者感到痛心疾首。

  面对闹剧,学术界亟待进行自我审视与整改。一方面,加强学术活动的组织规范,建立健全参与者身份验证体系,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提高身份审核的准确性和效率。另一方面,提升学术会议的质量,避免沦为社交活动的附属品。

  此外,有关方面应进一步强化学术道德教育,倡导诚实守信的学术精神,让每一位学者都明白,学术的尊严不容侵犯,学术的纯净不容玷污。只有当学术界内外形成合力,共同守护学术的纯净性,才能真正避免类似的尴尬事件再次发生。

  “魏新河”事件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了学术界内部的一些弊病。这提醒一些学术活动的组织方,无论是在现实世界还是虚拟空间,学术活动应该是学者们交流思想、探讨问题、推动学术进步的平台,而不是一些人捞取利益、拓展人脉的“堂会”。只有当学术活动回归其本质,形形色色的学术混子、骗子才没有可乘之机。

  总之,“魏新河”的闹剧虽然令涉事各方乃至学术界无比尴尬,但也是加强学术会议规范管理的一个契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