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7-07 06:08:30 股吧网页版
上汽大众签署多项新能源技术合作协议 新车2026年起陆续上市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阚静雅

  6月27日,大众汽车集团、上汽集团、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上汽大众在上海签署多项有关上汽大众新产品项目的技术合作协议。内容包括在中国开发三款插电混动车型以及两款纯电车型的技术合作协议,中德双方共同为合资企业“技术赋能”,开启合资合作全新篇章。预计自2026年起,并跨越2030年,合作开发的多款插电混动车型、纯电车型将陆续推向市场。

  一个多月前的5月20日,同样在上海,上汽集团与奥迪汽车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上汽奥迪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的联合开发,全新智能数字平台的生产基地也同步启动更新换代,新车将于2025年下线。随着此次多项合作开发协议的签署,上汽大众在新能源领域的产品布局、技术能力将更为完善,产品型谱已规划到2030年后。

  电动化战略

  今年是上汽大众成立40周年,在过去40年的合作中,上汽大众作为中德合资企业,优势在于可以取德国大众、上汽集团双方之所长,拥有更多解决方案的可能性。尤其是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时代浪潮下,上汽集团在中国市场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多年培育起来的创新技术能力,以及中国本土的行业领先的供应商伙伴,都可以为上汽大众所用。从技术引入到双向奔赴,股东双方已在智能和电动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优势,携手共进,共同开发新产品,抢跑新赛道、抢抓新机遇,共同推动合资企业的发展。

  “我们正在全力推进电动化战略,并已制定明确的路线图。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充满活力、竞争激烈,持续加强与上汽集团的战略合作、推动上汽大众产品组合的电动化发展,对我们意义重大。因此,大众汽车集团将继续提供顶尖技术及创新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Ralf Brandsttter)表示,“由此,大众汽车及其强大的合作伙伴将进一步加速上汽大众的转型。我们正拓展纯电动智能网联汽车阵容,并着力在持续增长的插电混动汽车领域加速布局,为消费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产品选择。”

  在合作的历程中,上汽集团也始终坚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与全球伙伴共建产业新格局,共享变革新机遇。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表示:“中国汽车产业正在完成从‘跟跑’向‘并跑’再到‘领跑’的角色转换。上汽集团全力发展新智能电动车,智电创新技术行业领先,成功推出七大技术底座,面向未来打造具备‘强劲心、健壮身、智慧脑’的全新科技生命体,为汽车产业转型积极贡献智慧。在中国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我们将与合作伙伴一起持续不断技术赋能上汽大众,坚持市场导向、坚持技术创新、坚持合作共赢,秉持长期主义,不断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断为全球汽车工业转型发展贡献中国力量,让中国智造的影响力走向世界。”

  坚守中国市场

  近年来,面对电动化、智能化的汽车发展新浪潮,上汽集团提早布局、持续转型,深耕汽车科技创新研发,掌握行业领先的智能电动创新技术。这些创新技术应用于上汽大众则为许多车型进行技术加持。40年来,上汽大众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变革与发展,赢得了2700万中国用户的信赖。上汽大众作为合资企业,不仅要利用德方优势资源,更要基于中国用户用车场景,打造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40年来,上汽大众始终遵循“In China for China”的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致力于本土化开发,洞察中国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和偏好,将技术势能转化为产品势能,为中国市场打造出不少经典的“国民神车”。从引入第一辆轿车桑塔纳,到朗逸、帕萨特、途观家族,再到新能源时代的ID.家族,几代“国民车”承载着中国人的记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上汽和大众进入共同进步的阶段,上汽开放了技术,德方可以挑选,挑完以后由合资企业共同开发,共同把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进一步投放到市场内,快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0年的合资征程,上汽大众不仅树立了中德合作的标杆,更是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开辟了新径。迈入新能源时代,上汽大众紧跟潮流,坚守德系品质,融合中国本土化智能优势,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推动其产品力和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与中国用户共享智能化电动出行之美。

  当前中国车市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全球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智能化进程。此次签约,将汇聚上汽大众股东双方的优势资源,助力合资企业产品线的进一步丰富,推动合资企业产品力和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将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样化的选择。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