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7-08 06:02:50 股吧网页版
到“限时”步行街上摆什么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柳森

  今年5月,上海市杨浦区大学路限时步行街迎来开街一周年。限时步行街究竟能带来什么变化?记者走访了创智天地运营团队、高校师生共创团队和在地的专业社会组织。

  限时步行街不仅以创新的视角与方式,实现了商业势能的线下集聚,或许也能给一条路带来新的重塑机会。

  开在马路上的展览

  近年来,世界上一些知名大都市掀起一股潮流——在中心城区,通过政府、街道管理者、交通协调组织者、周边企业业主的多方努力,市民的步行可达空间受到格外的重视。

  在美国纽约,曼哈顿14大道经过改造之后,布鲁克林中心区域迎来了一场比较大胆的街景重塑,以一种更绿色、安全的方式,建立对周围行人友好的社区环境。方案是在布鲁克林的核心地带限制汽车通行,保护自行车道,建立更安全的人行横道,打造色彩丰富的街道家具和公共聚集空间。

  无独有偶,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Sant Antoni成为“超级街区计划”中的一处示范区。曾经的城市快速道路,成了充满生命力及绿色的健康型街道。曾经的交通路口,成为舒适的广场。汽车的噪声被孩子们玩闹的欢声笑语、邻里间轻松的交谈声和老人愉悦的游戏声取代。

  在近似的时代背景下,上海诞生了一种叫作“分时段步行街”的新事物,也就是如今市民口耳相传的“限时步行街”。

  今年5月18日至19日,大学路“限时步行街”迎来开街一周年。在这片因“限时步行”而变身为240余平方米大的“广场”上,一处由原木质地框架围合而成的区域格外引人注目。“遇见”大学路迷你街道展正在这里举办。

  该展的筹办与落地集结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等多方来自高校的科研力量。因8个研究课题而生的11件作品,被搬到了限时步行街的路面上。

  这些作品均源于在校生的毕业设计或已处于最终优化阶段的创意设计项目。“小轮入侵街道计划”“口袋舞台”“智能城市家具设计”“大学路的奇妙旅程”“Closer—Cloth大学路临时性活动载体设计”“限时步行街场景下的安全应急服务设计”“街道成为游戏场”“未来社区”……一个个迎面而来的新鲜主题,为观众叩开对整条街道现状与未来的关注和思考。

  一个学生把一套可坐可玩可涂鸦又可以像积木一般拼搭组合的城市家具,放到展览现场“测试”了两天。所有到访者、路人的反馈和修改建议都将作为重要信息,融入设计“最终稿”。

  展览的互动环节邀请所有到访者“变身”为路人、集市摊主、周边居民、限时步行街打卡爱好者、街道保洁员等,展开换位思考,为街道的未来出谋划策。留下想交换的想法,就可带走精心设计的明信片,这样的互动方式让不少参与者直呼“很青春很有趣”。

  作为本次展览的指导教师之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产业设计系主任朱明洁告诉记者,“本次参展的所有设计作品都是为大学路步行街度身定制的。希望通过展品与步行街人流的直接接触,测试这些设计原型与步行街语境的实际匹配度”。

  为街道注入“公共性”

  说是“度身定制”,事实上,本次迷你街道展大部分的创意基础,源于“Meetu Lab同济设创—瑞安创智天地公共创新实验室(以下简称‘Meetu Lab’)”的多年积累。

  Meetu Lab成立于2022年,由吴端、朱明洁两位老师发起,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与瑞安创智天地的共同支持下,希望能够探索校区、园区、社区在社会公共创新过程中的联合力量。自那时起,吴端、朱明洁便经常把学生带到大学路现场来上课、办展、做调研。

  由她们首创的“串门儿”系列主题活动,曾用一整天时间,把7场公共演讲,开到了7家与演讲主题调性相符的大学路沿街店铺中。比如,邀请研究可持续食物的学者,为一家素食店带去一场以“明日之食”为主题的演讲和对谈。“每场分享都有热情听众前来,将店铺空间临时性地转变为一个文化对谈空间。这种公共活动与商业环境的深度互动,是我们希望去探索的。”朱明洁说。

  随着与创智天地市务推广团队(以下简称“市务推广团队”)的合作共创日益默契,一旦Meetu Lab有比较成熟的策展意向,市务推广团队就会积极张罗符合其展览调性的展示空间。大学路上寸土寸金,不太可能提供一个长期的空间,但一些短期内没有被出租的商业空间,会被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没有市务推广团队的认可和支持,也许很多想法就没有了落地的依托。”朱明洁说。

  为什么创智天地会愿意无偿提供用于临时展陈、举办工作坊的空间?

  朱明洁说:“有了这样的空间支持,就有了带领年轻力量注入社区、用设计解决在地问题、用设计推动社会创新的支点和可能性。”而在创智天地市务推广副经理符春晓看来,“对于创智天地而言,很渴望与来自高校的学术资源、科研团队共创,以期为整个街区注入高品质的‘公共性’,也助力大学路所在社区的创新型社区建设”。

  在上海社区营造领域,由一批毕业于同济大学规划、景观设计专业的学者创办的“四叶草堂”及其社区花园探索领风气之先,至今已有十余年。

  2023年11月,创智天地联合同济大学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四叶草堂,共同发起大学路城市家具共创行动。行动的初衷一方面来源于创智天地希望为大学路沿线寻觅更好的城市家具设计与落地方案;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与多元人群共同探讨,将公众对于大学路公共空间的思考与观察,融入大学路未来的发展蓝图,进一步激发大学路的空间活力。

  好创意从哪里来

  从2023年11月到2024年1月底,大学路城市家具共创行动共收到33个行动小组的报名意向。为了推动活动顺利开展,主办方多次通过组织线下参与式工作坊、线上想法碰撞会、实地走访、邀请高校学者组建观察团、开展共创交流活动“灵感开放日”等,激发创意,凝聚共识。

  “灵感开放日”当天恰逢周末,19个行动小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分别用自己的方式和大学路街道上的人群进行互动交流。精心布置的展板,由此展开的基础人群调研、公众需求调研活动,与交织的人流一起,汇成大学路限时步行街上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不同人群各有不同的身份和需求,互动参与式展板呈现出一片缤纷多彩的可能:“热闹”是被选择最多的一个关键词;“社交”是被标注较多的关键词;路人对“社群交流中心”的勾选,体现了当下人与人之间想要重建联结的向往。小朋友补充了“游乐场”,居民写下“小坐不花钱”“休息”,“宠物友好”也拥有极大的关注,青年人补充了“组织气候变化科普行动”“生物多样性”等与自然保护相关的词语……

  1月30日晚,14个行动小组提交最终方案,并在评审会现场进行方案展示,接受评审团、社区及五角场街道相关负责人的打分。公众投票占到入围奖总分的20%。最终入围的8个项目获得奖金和项目落地的机会。

  自2016年起,90后社区规划师、如今是四叶草堂总干事的尹科娈,就因为工作、生活所需,不时在大学路沿线“出没”,对大学路街区文化基因中的三大元素——“知识”“创新”“社区”深有体会。即便早已对城市家具领域的创新手法熟稔于胸,她仍然为此番共创行动激发出的创意感到“兴奋不已”“超过预期”。

  为了便于记者理解8个入围项目的创新性贡献,尹科娈将项目按主题的侧重点分为“艺术装置类”“文化记忆类”“自然友好类”“多人群友好类”“运动社群生发类”。

  偏重于艺术装置设计的大类,“DX Flex”项目带来4种标准轻型铝型材模块为主的构成单元,方便城市街道家具实现灵活的安装与组合式使用。“S,M,L,?”是一组“开源”的“可编辑”的城市家具,由“S”基本单元体组成,与使用者共创“M”和“L”组合,从而打破了人群和尺度的边界。

  “翻阅大学路”为广场型空间添置了两本能够翻动的大型书籍装置。“大学路开窗计划”则把窗户这个意象融入产品形态设计中,希望以城市家具为媒,在大学路上开几扇窗,开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大家的摊头”项目关注到了大学路限时步行街上常见的“摊主摆摊”现象,希望通过对“摊主”“摊头”在概念上的重新演绎,重塑“摊头”在公共空间中的话语权。而“宠物友好”“儿童友好”“快递员外卖员友好”等当下为市民热议的关键词,几乎在所有项目中都得到了关注。

  因为这里是“大学路”

  论及大学路限时步行街刚走过的一年,符春晓深感“好内容一定不是花钱买来的,与Meetu Lab、四叶草堂的合作,是双向奔赴的成果和时间的礼物”。在所有的选择和奔赴背后,“除了对最基本的商业逻辑的遵从,大学路的文化基因始终是我们最看重的价值标准”。

  创智天地周边环绕着复旦、同济、财大等十多所知名高校和众多科研院所,是杨浦推进大学校区、公共社区、科技园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公共活动中心和创新服务中心,也是杨浦乃至上海的双创地标。

  正因如此,每经手一个项目,无论是共创还是合作,符春晓和同事都会把它拿到“这里是大学路”这句准则前“过一遍堂”,然后整合多方资源或者以资源换资源,希望尽团队所能,实现合作者与大学路品牌之间的乘数效应。

  以大学路限时步行街最受欢迎的“市集”板块为例,今年创智天地市务推广团队在选品上主动出击,甚至为了激发周边大学生群体、创意工作者的参与度,推出了“以点子换摊位”的做法。“接下来,我们会面向原创的设计、独立插画师、独立艺术家推出优惠政策,以非常优惠的价格出租摊位。目的是希望为这个城市更多的年轻人提供机会和平台。”符春晓表示。

  当然,在提供免租金空间方面,创智天地有一套规范的审批流程。以创智天地为Meetu Lab提供可租赁空间用于办展为例,当市务推广团队认为一个项目值得支持,就会按照流程,提交相关的可行性报告和成本测算报告。

  创智天地支持此类共创行动的信念和标准在于,他们认为,类似的高校共创行动对整个街道的活力激发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有利于社区生态活力的持续生成,是上述选择与制度安排背后的底层逻辑。“一个街区也好,一个社区也好,当这个地方具有活力以后,才会有更多的话题度,带来更多的收益和可能性。我们始终需要考虑的,就是让大学路上的人流、知识流、信息流像水一样,先流动起来。”符春晓补充道。

  “近年来,市民对公共空间需求的增长是一个大趋势。商业引流是地方商圈开设限时步行街的重要初衷之一,但本质上也是助力城市交通出行与居民公共空间需求之间实现再平衡的手段。”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邓智团告诉记者,限时步行街在大学路一带的实践才刚开始,其他限时步行街的设立又是另一番探索,都十分值得跟踪关注。

  “比如,静安区茂名北路限时步行街位于中心城区,工作日的客群以周边公司白领为主。如何在周末依然对这座城市的年轻一代释放吸引力和影响力,为这座城市的时尚文化潮流探索更多精彩的可能性,是茂名北路限时步行街亟待深挖、探索的课题。”邓智团说。

  大家说

  共同向往

  有凝聚力的未来社区

  吴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设计不仅仅是美的创造,更是连接人与人、人与环境的桥梁。在这片充满创意与灵感的迷你展厅,来自3所高校的年轻设计师们,通过他们独特的视角和创意,赋予熟悉的大学路新的生命力和意义。

  朱明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产业设计系主任

  大学路就像一个巧克力盒子,充满了各种可能。这群设计专业的学生的构想也许能为这盒巧克力带来更丰富奇妙的口感。诚挚邀请路人伙伴们来这个10平方米的“街道展厅”坐坐,和年轻的学生们一起聊聊大学路的现状与未来。

  余迅德国注册建筑师、苏州大学客座导师

  未来居住的基础,不单单是“未来空间”“未来形式”“未来技术”。更重要的是城市中商业和居住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

  如何打造有凝聚力的未来社区,弥合商业和居住的割裂状态,通过激活物业的闲置空间,为社区居民创造松弛且有归属感的社区场所,是一个重要课题。

  刘悦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商业越来越在意社区营造,愿意投入资源来做这件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商业已经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单纯的环境品质,已经无法使其从一众同类中脱颖而出,且大家都意识到归属感、善意、文化属性等软实力的重要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一系列开放、共享、共建的行动,把共创进行到底,不仅可以让尽可能多的人参与进来,活动推进本身也会成为一个不断放大接触面的过程。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