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7-08 06:05:10 股吧网页版
瞄准制度型开放,闯出一条新路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胡幸阳/杜晨薇

  本报记者胡幸阳杜晨薇

  2013年9月29日,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诞生,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随后发布,加强了与国际经贸规则的高标准接轨。

  如今,上海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从190条缩减至27条,其中制造业条目清零;全国第一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国第一批自由贸易账户建立开设;国家层面已累计复制推广了349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十多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诞生了若干个“全国第一”,在制造业、金融业等开放领域,实现一批全国首创项目落地。

  2019年8月20日,临港新片区揭牌成立。增设新片区不是简单的面积扩大、政策平移,而是有更高的定位、更丰富的战略任务,推进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制度创新变革。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对临港新片区提出“努力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的“五个重要”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在临港新片区率先开展压力测试,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提升制造业开放水平。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为根本遵循,上海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不断取得新突破、积累新经验,努力为上海、为国家,闯出一条路、创出一条路。

  紧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层面接连发文,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

  去年6月,国务院部署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很快,在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鼓励境外专业人员来华提供专业服务、试点环境保护新规则等领域,一批创新成果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涌现。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进口的一台用于铰接式非公路自卸车的再制造发动机,成为全国首单“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货物,顺利通关。

  在此之前,我国在政策层面对进口再制造产品按照旧机电产品进行管理。创新试点后,开展再制造产品进口不仅能降低企业成本、丰富消费者选择,还能推动国内各大制造业企业加强回收再制造、节约资源和能源,更好衔接越来越严苛的碳排放等国际规则。

  绿色低碳,是近年来国际经贸往来中绕不开的两个关键词之一。另一个,则关乎数据流动。

  去年11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赋予上海“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的新的光荣使命。这份文件被认为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最紧密的一次”,且涉及开放领域更宽、制度型开放的信心和决心更强。

  文件中最大的亮点之一,正是数字贸易相关举措。当前,我国正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数字包容性、数据流动等都是核心条款。

  上海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积极响应落实。今年5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了全国首批数据跨境场景化一般数据清单,各方评价这份清单“颗粒度细、可操作性强、复制推广价值高”。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沈逸表示,大多数的数据管理负面清单都是原则性的清单,企业仍不知道能不能实际操作。临港新片区虽然推出仅覆盖3个领域部分场景的正面清单,但这份清单是“以问题为导向,场景为落点”,结合区域产业特点,聚焦存在急迫需求的业务场景。企业可以对标正面清单,明确无误地知道,自己的某个业务数据是可以跨境流动的,只要登记备案,就可以便捷无感地确保数据合规、安全、有序流动。

  吸引全球化业务落地

  在以绿色化、数字化为代表的一批制度创新和集成改革持续推进下,上海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为外资企业营造了类国际化的环境,吸引大批外资企业在上海开展全球化业务。

  2020年到2023年,临港新片区实到外资实现年均增长45.3%,新设外资企业数量从1205家增长至3328家。去年,临港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93%,占全市1/10。

  今年5月,特斯拉又一座超级工厂在临港新片区动工。这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的第一座储能超级工厂,将生产特斯拉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Megapack。预计年产能将达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

  特斯拉对工厂寄予厚望,希望在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再复制一次上海整车工厂的成功。特斯拉三位核心高管之一、高级副总裁朱晓彤说:“对特斯拉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储能工厂的开工,将进一步巩固特斯拉在储能领域的领先地位。”对临港新片区而言,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落地,也有望提升本地产业链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让制造业发展得更为健康稳定。

  可以预期的是,随着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深化,这样的双赢局面在未来还会频繁出现。近日,上海自贸试验区又扩大了全球营运商计划(GOP)名单,并明确未来三年将重点实施能级提升、功能拓展、创新赋能、服务增效四大行动,培育一批具有高端要素配置能力的领袖型的总部企业和全球营运商。

  而在临港新片区召开的上海国际科技法律服务大会上,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透露,新片区正致力于打造科技法律服务集聚区,以促进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目前名称暂定为上海临港国际法务区。

  临港新片区将通过优化提升物业办公条件、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等方式,吸引更多境内外优秀的法律服务机构入驻,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打造上海法律科创中心,鼓励科技企业与法律服务机构强强合作,推动律师事务所特殊合伙人制度在临港率先落地,挖掘开放法律科技应用场景,鼓励法律科技企业推广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法律科技产品,推动法律服务创新,提升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企业多样化的需求。

  自贸区不止于“引进来”

  为了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参与国际经济治理,上海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不止于“引进来”,还要成为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

  5月8日,上海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技术交流国际合作中心南美分中心成立,将推动加快建立与巴西、阿根廷、智利与秘鲁等南美国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渠道,帮助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企业更好地走向拉美地区。

  此前,上海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技术交流国际合作中心先后设立了中东、东南亚、东亚与中亚分中心,目前已累计颁发沙特SASO证书超万张,帮助上千家企业产品出口沙特,协助300余家企业获得海湾七国通用合格(GCC)证书;获得泰国电力局关于照明电器能效认证的结果采信以及越南、新加坡等目标国家政府部门的部分准入采信;颁发日本PSE证书1500余张,协助500多家企业产品出口日本;助力从浦东出口到乌兹别克斯坦的汽车数量一年内翻了近30倍。

  临港新片区也在近日启动了“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集成海关、税务、司法、治安、商务、金融各领域所有的行政服务,以及一批市场化的服务和产品,为企业迅速提升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提供便利。

  企业“走出去”,不仅仅是简单的空间维度上的出海,而是从国内的规则环境进入国际经贸规则环境。中国企业要能顺利“走出去”,首先要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率先构建国际通行的规则体系。这其中,既有困难,也有机遇。

  比如在数字贸易领域,西方国家的数据流动机制也仍在探索阶段,并不完美。如欧盟2018年生效的GDPR(一般数据保护条例)的一些规定就过于严苛,让欧盟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处于劣势。上海市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方芳说,临港新片区为我国探索构建数据跨境管理新模式,对我国获得数据治理机制互认、在数字领域大国间竞争中赢得先机、进一步深入参与国际治理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又比如,在绿色低碳领域,放眼全球,把“甲醇当作船舶燃料”的相关标准仍处于空白状态。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今年3月和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上港集团、中国船级社、全球甲醇行业协会等船公司龙头、能源巨头、行业协会共同发起设立临港新片区绿色航运产业联盟,并发布一系列团体标准和操作管理办法,意图推动临港新片区标准与国际衔接,实现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对标乃至引领。

  在开放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国际规则运作方式随时可能激烈演变。了解其内在逻辑,才能更快更好应变。赢得定义规则的主动权,才能站稳脚跟,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