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7-08 15:15:00 股吧网页版
全链条支持来了,创新药落地能否走通“最后一公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季媛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上海报道 随着“创新药”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质生产力”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热议的高频关键词,加强对创新药的全方位、全链条政策支持将是必然之举。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会议指出,发展创新药关系医药产业发展,关系人民健康福祉。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统筹用好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政策,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要调动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强化新药创制基础研究,夯实我国创新药发展根基。

  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此次《实施方案》的发布对于医药产业而言无疑是重磅利好。当前国内创新药行业正处“爬坡过坎”实现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无奈遭遇行业新发展周期,面对国内外市场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国产创新药企业急需更全面的政策牵引来跨越周期。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表示,目前中国创新药正面临着源头创新缺失、监管能力与产业发展速度不匹配、监管政策缺乏同向性、医保对创新药支持不足等挑战。

  “全链条的支持中,政府不需要给企业财政补贴,意义不大;需要给政策支持,要给创新药肥沃市场。另外,需要最终提升患者医药可及性,这些才是企业真正看中的方向。”百济神州总裁、首席运营官兼中国区总经理吴晓滨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急需破局

  去年底,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毕井泉公开呼吁“全链条支持创新药”,从研发、转化、准入、生产、使用、支付各环节对生物医药创新给予全链条的支持。

  推动“全链条支持创新药”政策出台被认为是重要趋势,这也源于创新药产业在近年实现了高速发展。

  米内网数据显示,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替尼类药物(蛋白激酶抑制剂)、抗体药物销售额分别从2017年的90亿元、8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93亿元、465亿元。其中,抗体药物近年来的增长率均保持两位数,彰显强大的增长潜力。两者在肿瘤药里的占比已从2018年的超过31%发展至2023年的接近70%,可见用药结构的巨大变化。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

  不过,目前我国创新药处于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面是新药研发如火如荼,另一面是资本市场受冷。目前,国产创新药面临着研发难度大成本高、资本压力大、法规监管严格、商业化困难等挑战,国产创新药急需破局。

  “当前,应建立与药品监管规律相一致的监管体系,对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进行区分。除了推动差异化的产业政策落地,更应进一步加大市场政策上的支持。”宋瑞霖说。

  吴晓滨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我国企业原研或参与开发的药物占全球35%,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市场上卖得较好的药物,70%不是原始创新药物,中国在从0-1的突破能力较为缺乏,但在1-100的跟随能力上较为突出。这也是由于,现在没有哪个公司是靠First-in-Class产品长期存活。

  他指出,医药是一个强监管的行业,也是一个政策导向的行业,中国创新药市场在2015年爆发,资本大量涌入,推动整个产业蓬勃发展。随后受到新冠疫情、新药定价低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医药市场进入调整期。对本土创新药的全链条支持,构建良性产业生态环境,也预示了政策在出现正向调整,会给整个医药市场带来信心提振。

  在政策支持层面,今年多地先后出台创新药链条支持政策。例如,多地提出,创新诊疗项目不受医疗机构总额预算指标限制/不计入DRG支付,鼓励多元化支付体系,有利于推动支付端限制松绑,创新药产业多元化发展。此外,参考广州政策,药企/医疗机构/CRO/CDMO等创新药研发产业链对于创新药临床推进及出海均有地方财政支持,有利于对研发全链条予以财政支持。

  如何解决药物可及?

  通过政策、资本、企业和人才的近10年共同发力,中国医药创新实力快速提升。一批优秀的创新企业步入成长期,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公司开始显现。

  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做创新药需要有合理的利润回报,推动创新药落地临床应用也成为“全链条”重要一环。

  谈及药物落地,宋瑞霖认为医保支付端的创新改革成为关键,可以聚焦三大举措:一是固定医保支付标准、企业参比国际标准自主定价,加快推进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的融合与衔接机制,探索风险共担、多元共付等模式;二是建立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品准入体系,对于新上市创新药,地方医保按照国家医保目录内同适应症疗法价格,进行地方先行支付;三是实行“亮价”谈判制度,公布医保局测算结果,让医保回归真正的战略性购买。

  “中国创新药的发展在以产业政策作为支撑的同时,还需要市场政策进行引领,市场政策与产业政策多措并举,才能形成创新回报,吸引推动进一步投资。”宋瑞霖说。

  此次《实施方案》也明确,统筹用好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政策。这也是由于,在提高药物可及层面,商业健康险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也提出,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扩大创新药支付范围。

  波士顿咨询(BCG)发布的《中国商业健康险创新药支付白皮书(2024)》(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23年创新药市场规模约1400亿元。据测算,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的支付总额约74亿元,占比5.3%。相较于2019年,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的总体支付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25%。相较于惠民保产品,商业医疗险(如百万医疗、特药险等)保费规模更大,在创新药保障方面呈现出“药品目录广、获批适应症全覆盖、待遇水平提高”等特征。

  镁信健康创始人兼CEO张小栋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多元支付机制的建立对于解决先进医疗和创新药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至关重要。这一机制不仅为创新药械的商业化提供了有效途径,促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也进一步赋能了商业保险产品的创新,扩大其覆盖范围,拓深保障责任。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与专业化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合作,创新药企业与商业保险公司可以形成有效联动,从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两方面共同发力,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更好守护老百姓的健康。

  “随着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发展商业健康险被多次写入国家及地方的创新药支持政策,越来越多药企将商保纳入新药市场准入战略,医疗医药与商业健康险行业‘双向奔赴’的融合发展趋势愈发明显。”张小栋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