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7-12 09:00:40 股吧网页版
“city不city” 爆火!玄机竟是→
来源:上海证券报

  “city不city?”“好city啊!”最近爆火,且“火”到了国外。

  “city不city?”原梗出自外国博主“保保熊”和他的妹妹在游览中国时拍摄视频的对话。“妹妹,在大自然里喝茶city不city啊?”“不city啊”。

  由于语调魔性洗脑,吸引了众多网友争相模仿。在中外网友的模仿演绎下,“city不city”一时间成了城市化、洋气、新颖,甚至是“刺激”的代名词。

  “city不city”的爆火,得益于我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华旅游,并在网络上展示他们的所见所闻。144小时免签,不仅带火了中国旅游,还对外展示了一个真实、生动的中国形象,推动了中外经贸合作,可谓一举多得。

  中国外交部7月4日也对此作出了回应:很高兴看到外国朋友们在中国享受美景美食,亲身感受生动真实的中国。中国就在这里,欢迎大家来。

  中国有多“火”?

  近半年来,一个又一个中国入境旅游政策措施相继出台。自去年11月我国对挪威公民实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至今,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适用范围已扩大至54个国家。

  随着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入境游客数量激增。据国家移民局数据统计,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854.2万人次,占比52%,同比增长190.1%。签发口岸签证68.6万证次,同比上升267.9%,为在华外国人办理停留居留证件38.8万人次,同比增长2.4%。

  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开始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上分享他们来华旅游的点点滴滴,“China Travel(中国游)”相关话题可以说是“拍一个火一个”。在海外版“抖音”TikTok上带“China Travel”标签的视频总播放量超过7亿。该话题之所以能成为新的“流量密码”,一大原因在于外国网友通过这些分享看到了与一些西方媒体报道中不同的景象。

  游玩中国城市、品尝中华美食、体验中国非遗技艺……外国友人在旅行中不仅体验了中国的美食美景,也看到热情友善的中国人民,感受到中国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丰富的历史文化。这种冲破信息茧房带来的强烈反差感,让外国游客为看到真实、生动的中国感到好奇而兴奋。

  “China Travel”爆火,外交部回应

  7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近期,一些在中国的外国博主发明的网络热词“city不city啊”“好city啊”走红社交媒体,引起中外网友的广泛转发分享。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我也刚刚看到这个词的新用法。很高兴看到外国朋友们在中国享受美景美食,亲身感受生动真实的中国。”毛宁称。

  毛宁介绍,随着中国不断放宽入境政策,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能够更便利地来华观光旅游。今年前5个月,入境外国人超过了1200万人次,其中免签入境超过700万人次。端午节假期期间,外国人出入境人次同比增长了57%,我们将不断优化人员往来便利措施,让外国朋友们在中国旅行更加方便,更加舒适。

  “中国就在这里,欢迎大家来。”毛宁表示。

  此外,在7月9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外国游客来华蔚然成风,在全球网络社交媒体平台掀起一股热潮。多个海外社交媒体数据显示,“China Travel(中国游)”已成为热门搜索词条。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我们高兴地看到,近期外国游客来华持续保持高位热度。”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说,中方主管部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854.2万人次,同比增长190.1%。随着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便利人员往来措施不断优化,外国游客“说来就来”正在成为现实。

  “最近,我们还看到了许多外国游客拍摄的视频,这些‘沉浸式’的‘随手拍’展现了中国发展的勃勃生机。”林剑说,在他们的镜头里,有北京亮马河夜间的灿烂灯火,也有上海街头的家常美食,有深圳“硬核”的无人机外卖服务,也有“赛博武汉”充满科技感的光谷空轨和无人驾驶出租车。有数据显示,86%有过来华旅行经历的外国游客认为支付更便捷了,随时随地“扫一扫”成为很多外国朋友在华体验的新时尚。

  林剑说,中方主管部门预计,今年下半年外国人来华热度还将持续升温。“中国游”爆火,既源于中国的独特魅力,源于中国社会的开放包容和人民的热情友善,也是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结出的硕果。

  “我们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让中外交往更有活力,更加热络。”他说。

  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拉动中国入境游产业升级

  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不仅是一张展示中国形象的名片,也是拉动旅游消费,带动相关产业繁荣发展的助推器。在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中国入境游迎来良性循环,驶入发展快车道。

  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

  为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国推出了“三减三免”政策,即减少签证申请表填报内容、阶段性调减签证费、简化来华留学生审批手续、免采部分申请人指纹、免签证预约、对法德等国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7月1日起,我国对新西兰、澳大利亚、波兰三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中国免签的“朋友圈”再次扩容。这是自去年12月、今年3月先后两次对法德等12个国家实行免签入境政策之后,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又一有力举措。

  与此同时,中国实行的“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已扩展至54国。其中,长沙、哈尔滨、桂林等3个城市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北京、天津、石家庄、秦皇岛、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广州、深圳、揭阳、沈阳、大连、青岛、重庆、成都、西安、厦门、武汉、昆明等20个城市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随着免签“朋友圈”的不断扩大,外籍游客“到中国转转”变成了可以实现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来中国走走看看”的积极性。

  “堵点”初步打通

  围绕入境游存在的“堵点”,多部门聚焦优化旅游服务体验,打造对外国人更友好的消费环境。

  今年3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在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持续优化现金使用环境、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要求。

  意见发布后,多地出台相关方案,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医”划定重点商户,共同推动改善外卡受理环境。多城市多场景都增设了外卡POS机、ATM机、支付服务咨询台等设施,为游客提供外卡刷卡、扫码支付、现金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

  3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介绍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5种支付服务的获取方式和使用流程。目前,外籍旅客可下载支付宝、微信等App,并支持将国际银行卡与之绑定;更有超30个电子钱包可在境内使用。

  4月,中国人民银行、文化和旅游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重点文旅场所实现境内外银行卡受理全覆盖,同时保障能够用现金支付兜底。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5月,主要银行卡组织线下外卡POS机交易165.7万笔、金额29.7亿元,较2月基本实现翻番。同时,今年以来,网联清算公司联合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卡组织等经营主体优化外籍来华人员移动支付服务,创新和推广“外包内用”“外卡内绑”业务,让外籍来华人员也能享受便捷安全的移动支付服务,感受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成果。数据显示,今年1-6月,网联平台“外卡内绑”业务累计服务境外超200万用户;交易笔数3738.18万笔,同比增长6.65倍;交易金额54.17亿元,同比增长8.03倍。

  国际航线恢复

  国际航线逐步恢复,也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今年5月,民航局宣布,继续把国际客运增班作为重点工作,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施策,全力推进国际客运航班进一步恢复,积极支持中外航空公司在我国国际航线上加大运力投入,完善国际航线网络,便利中外人员往来。

  比如海南持续恢复加密境外航线,已累计恢复加密境外航线48条,预计今年底海南省境外客运航线将达62条。而湖南自2023年4月以来,已恢复首尔、釜山等直飞张家界航线,韩国游客只需3个多小时就可以抵达张家界。多家航空公司数据显示,国际航线的新开和恢复都在提速,已超过了民航局今年年初对国际航线市场恢复的预期。

  商业平台加紧布局

  针对境外游客购买门票的需求,携程国际版Trip.com联合国内2000多家景区开通在线购票服务,并在八达岭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等近30家景区落地国际版售票机,支持境外游客多语言、多种支付方式购票。同程旅行还宣布联合旗下艺龙酒店科技平台推出数十项服务清单,包括门店双语服务指南、店内双语标识牌、双语礼宾服务、更贴近外宾饮食习惯的特色早餐等。根据去哪儿平台的统计,许多中国航司都提供了价格相对合适的机票,正张开怀抱欢迎外国旅客选择在中国中转、游玩。

  此外,各地积极探索沉浸式文旅体验、旅游演艺、夜间文旅、避寒避暑、城市漫步等多种旅游新业态,不断创新和迭代入境游产品,让“中国式吸引力”“圈粉”更多外国游客。比如上海某国际旅游公司,推出了“做一天上海人,学做中华料理”特色线路,该线路也入选了今年5月上海市文旅局推出的十条“看上海·游中国”精品线路产品。据悉,该条线路在火爆时一个月就有100余名游客体验,该旅游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打造精品小团游,根据客人的需求和偏好定制产品,让老外从具有烟火气的上海生活中体验中国文化。”再比如,很多旅行社都将汉服体验、非遗研学以及Citywalk等项目作为行程的亮点吸引外籍游客。

  (来源:综合本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外交部官网报道)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