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7-16 19:56:20 股吧网页版
演艺新空间里的北京味、国际范 | 对话天桥艺术中心新空间剧场:打造“破圈”舞台 收获“出圈”观众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韩昕媛

  “洋得冒尖儿,土得掉渣儿”是老北京形容天桥时的一句俗语,意思是这里有从高雅到民间各式各样的文化,五行八作、什样杂耍汇聚于此,也构成了天桥独特的文化基因。2023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首次推出15家演艺空间培育项目,天桥艺术中心所打造的“新空间剧场”入选,获得市级层面第一次针对演艺空间的培育支持。通过活化利用专业剧场公共空间,创新演艺内容,天桥艺术中心陆续规划《猫神在故宫》《男巫客厅》等精品演出与观众见面,在促进公共空间与观众互动融合的同时,“老天桥”也翻开了文化地标打造的新一页。

  “15%观众是从未走进过天桥的游客”

  走进天桥艺术中心,12米高古戏楼的典雅之美与现代专业剧场的流光溢彩交相呼应,而在剧场的3层,原本的闲置空间展现出新样貌,天桥艺术中心所打造的演艺新空间项目——“新空间剧场”就在这里。

  “在构建这个空间时,初衷是探索文化消费体验方面的新模式和综合性表演艺术中心的更多可能性,同时也考虑到城市更新中大量闲置空间的问题,因此尝试将闲置空间与演艺文化进行多元融合,以实现展演商一体的目标。” 天桥艺术中心演出经营中心总监姜琼谈道。

  北京天桥盛世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天桥艺术中心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杨树聪表示,早在2016年,演艺新空间的概念还未进入大众视野,天桥艺术中心便开始尝试通过在公共空间布置展览来提升场地的商业价值。当专业剧场的闲置空间逐渐展现出商业潜力,经过与剧场的演出业态相结合,打破了传统剧场的模式的“新空间剧场”才与观众见面,新的互动形式和经营模式也让“天桥人”看到了创造新盈利点的机遇。

  将非标准剧场的公共空间转换为专业的演出场地,摆在“新空间剧场”团队成员面前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克服空间的限制。

  姜琼指出,“新空间剧场”在打造的过程中避免了使用过多与空间不协调的大型灯光,变被动为主动,因地制宜地利用空间限制,突破常规的镜框式舞台,通过环境式和氛围式的布景来聚集人群,打破与观众的“第四面墙”。同时,通过设计预演区、主演区和出口商店,将舞台之外的区域转化为剧目故事中的一部分,从而增强公共空间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与融合。这样不仅能够克服空间的限制,还能为观众带来更为独特和沉浸式的观演体验。

  “‘新空间剧场’打造的沉浸式剧目《猫神在故宫》,有15%的观众并非来自我们剧场的常客,而是旅游人群。”姜琼谈到,今年“新空间剧场”还将从 “老天桥”古彩戏法的现代诠释角度推出新作品《男巫客厅》,希望通过基于传统文化、京味儿文化进行焕新打造的两部作品能培养儿童与年轻观众走进剧场的兴趣,而培育年轻观众,也是每个演出行业的从业者所期待的事。

  “打造城市文化会客厅”

  既是北京城市记忆的老地标,又是首都文化事业发展的新空间,在杨树聪看来,天桥艺术中心要打造的是一个“国际、时尚、大众”定位的“城市文化会客厅”。

  杨树聪谈到,在“新空间剧场”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场域条件设置体验区、文创区、互动区等,为观众提供全方位的艺术体验。

  作为综合性表演艺术中心,天桥艺术中心拥有大剧场、中剧场、小剧场和多功能剧场四个剧场,共有近3300个座位。自2015年开业至今,天桥艺术中心共计上演了1400部剧目,演出场次达5588场。2023年,天桥艺术中心共上演剧目211部,演出场次968场,总票房达到1.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天桥艺术中心的“新空间剧场”正在尝试融入更多样化的剧目类型,包括音乐剧、戏剧、传统曲艺等更具融合性、先锋性、交互性的作品。

  “天桥艺术中心始终将打造一个集文化、商业和旅游于一体的综合体作为努力方向。演艺新空间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其盈利模式和发展方向仍在不断探索中,我们期待新空间能够逐渐成熟,成为文化艺术领域的一股新力量。”杨树聪如是说。

  演出面对面 |北京天桥盛世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天桥艺术中心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杨树聪

  北京商报:未来,在剧目创新、场地拓展或技术应用方面,有哪些具体的计划或目标?

  杨树聪:基于市场的变化,天桥艺术中心现阶段开始转向内容制作和联合出品,将产业链向上游拓展延伸,更多关注到内容端。

  剧场作为目的性消费场所,具有天然的客源优势,从而形成了市场逻辑下对周边配套设施的需求,而从企业运营和区域发展的角度看,为每年50万至60万的观众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是必要之举,因此天桥始终将打造一个集文化、商业和旅游于一体的综合体作为努力方向。

  天桥艺术中心在不断进行业态升级和调整,让这里不仅有精彩的演出,还有休闲、交流、互动等多种内容形式,还计划引入住宿设施,让游客能够在这里停留更长时间,预计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来实现。此外,在艺术中心周边,也正在进行整体规划,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需求的调整,逐步改善供给,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展望未来,天桥艺术中心将基于优质的内容资源,在文商旅融合领域方面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与尝试,擦亮“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助力北京“演艺之都”建设。同时将充分利用现有剧场的优质资源,创作出更贴近天桥艺术中心独特气质的精彩内容。将更多优秀的作品推向全国、走向世界,也通过“新空间剧场”的打造,来助力演艺行业新业态和新场景的灵活和多元发展。

  北京商报:作为北京的演出地标,随着入境游的升温以及国际交流程度的日益加深,天桥如何让这里演出与服务更具“北京味,国际范”?

  杨树聪:从2015年的最初定位阶段开始,我们就明确了整个艺术中心的定位是“北京的天桥,世界的舞台,大众的艺术空间”。我们的品牌标签有三个:国际、时尚和大众。致力于将这里打造成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同时追求时尚元素,并与大众形成共生、共同成长的关系。

  我个人认为,北京味和国际范这两个概念并非对立或割裂的,而是内在统一的。北京,这座拥有3000年建城史和800年建都史的城市,在国际视野中既是一座古都,也是一个极具国际标签的城市。北京与国际紧密相连,这一点从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就能得到体现。

  当我们谈到北京与国际的关系时,我们希望在这座城市中看到代表各种文化的不同形式和内容。这是因为北京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交流平台,具有很强的国际性。因此,在北京进行文化和舞台相关的工作时,这种国际性是其固有的属性。

  从天桥艺术中心的角度来看,它承载着“北京的天桥,世界的舞台”这样的标签。这既体现了天桥的地域特色,也展现了其国际性的舞台魅力。我们最初为天桥区域定义时,就明确它是一个具有国际要素和国际标签的区域。

  回顾过去几年的工作和未来的规划,国际性一直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标签。例如,在2019年的演出统计中,有70%是国际项目。在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平衡引进剧目和自主创作剧目的比例,确保50%的剧目来自世界各地,展现国际的多元性;同时,另外50%的剧目将聚焦在弘扬主流价值观的作品上,包括传递真善美、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各类作品。

  在创作层面,致力于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国际表现形式。无论是话剧《万水朝东》,新空间剧场《猫神在故宫》《男巫客厅》,还是舞蹈诗剧《九歌》等项目都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同时借鉴国际化的音乐剧形式,以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