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7-17 06:02:30 股吧网页版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新时代新征程,要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深化改革释放创新活力

  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持续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使科技创新从“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新质生产力是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要求相比,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成果转化效率有待提高。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措施、重大任务、科研力量、资源平台、区域创新等方面的统筹,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凝聚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建设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调动产学研各环节的积极性,形成共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工作格局。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针对我国科技创新组织化协同化程度不高,科技资源分散、重复等问题,锚定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完善区域科技创新布局,强化央地协同联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改进科技计划管理,深化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改革,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深化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改革,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推动科技开放合作。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高水平对外开放。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唯有开放合作才是正道。国际环境越复杂,我们越要敞开胸怀、打开大门,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统筹开放和安全,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发挥共建“一带一路”等平台作用,牵头组织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支持各国科研人员联合攻关,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是经济之本,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弱项,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奠定坚实产业基础,推动我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抢抓机遇推动产业智能化。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通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能源等前沿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工业生产函数,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开辟产业发展的新赛道。我国产业体系规模庞大、门类众多,但整体智能化水平还有待提高。这就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创造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和市场环境,努力抢占全球产业体系智能化的战略制高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进而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基础,提升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含智量”。

  完善体制推动产业绿色化。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夯实高质量发展“绿色家底”,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充分利用碳交易、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环境保护税等市场化和财税手段,加快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大力发展绿色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增强产业政策协同性,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从政策、要素、技术、市场等多方面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努力培育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适应趋势推动产业融合化。产业发展融合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息息相关。我国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全而不精、宽而不深,产业链上中下游配套衔接还不够,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与农业、制造业融合发展不够。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广泛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构建并完善与产业融合化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推动产业门类之间、区域之间、大中小企业之间、上下游环节之间高度协同耦合,更好释放产业网络的综合效益。

  塑造新型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聚焦重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决破除妨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改革牵一发动全身,对其他领域改革具有重要影响,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要坚持和发展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支持全面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等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完善生产要素市场,提供公平竞争的良好营商环境。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大力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使民营企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改革。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着重加强创新人才自主培育,根据科技发展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眼我国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不断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对组织体制、运行机制、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综合改革,进一步打通教育、科技、人才三者良性循环的堵点,实现高质量教育、高素质人才、高水平科创相互贯通协同。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澎湃人才动能。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