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7-18 19:22:40 股吧网页版
面值退市边缘自救 账面资金不足亿元的海印股份筹划收购资产
来源:蓝鲸财经


K图 000861_0

  逼近退市边缘的海印股份,展开了一系列花式“自救”。

  截至7月17日,海印股份股价已连续17个交易日低于1元,或存在因股价低于面值被终止上市的风险。然而就在17日当晚,海印股份抛出了一则筹划增发收购资产停牌公告,其计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江苏巨电51%股权,本次交易尚在筹划中,交易对方、交易金额等都未最终确定。海印股份称最晚于8月1日前披露信息并复牌。

  退市边缘的海印股份,展开花式“自救”

  7月18日深夜,海印股份连发两份公告,一份是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第九次风险提示公告,而另一份则是关于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暨停牌的公告。

  截至7月17日,海印股份股票收盘价为0.86元/股,已连续17个交易日低于1元。根据相关规定,若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公司股票将被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交易。

  就在还剩三个交易日,或将触发退市的海印股份,却抛出了一份筹划增发收购资产停牌的公告。

  7月18日,海印股份公告称,公司拟收购福建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巨电”)持有的江苏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巨电”)51%股权或者通过增资的方式持有江苏巨电51%股权,本次交易的交易方式预计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资产。

  海印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因有关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自7月18日开市时起开始停牌。

  根据公告,海印股份预计在不超过10个交易日的时间内,即8月1日前披露本次交易相关信息并复牌。此外,若公司未能在上述期限内召开董事会审议并披露交易方案,公司股票最晚将于8月1日开市起复牌并终止筹划相关事项,并承诺至少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此次海印股份筹划收购的江苏巨电,其经营范围包括锂离子电池及配件、电池生产设备技术研发、制造、销售等。天眼查显示,江苏巨电成立于2018年。目前,福建巨电、江苏双溪实业有限公司和江苏展源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持股60%、30%和10%,福建巨电为苏州巨电的控股股东,股权穿透后是福建国资委。

  不过,海印股份表示,本次交易对方的范围尚未最终确定,具体交易方式、交易方案也以后续公告信息为准。

  2024年初,海印股份还曾涨至2.32元/股的高点,但在此之后一路下跌,今年以来股价跌幅57%,目前市值仅有21亿元。6月25日,海印股份股票收盘价格为0.99元/股,这也是上市公司首次出现股票收盘价格低于1元情形的,根据相关规定,其应当在次一交易日开市前披露公司股票或者存托凭证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在“面值退市”压力下,不少股价在1元附近的上市公司采取多种方式自救。不少上市公司采取的措施是回购与增持,从而在短期内迅速推动股价上涨,也有上市公司采取破产重整或资产重组等方式。

  6月6日,海印股份公告称,公司董事长邵建明增持公司股份50万股,增持金额60.5万元;公司董事、副总裁潘尉增持公司股份10万股,增持金额12.1万元,二者增持均价皆为1.21元/股。隔日,海印股份再次公告,公司董事、总裁邵建佳,董事、副总裁陈文胜合计增持公司股份11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04%。

  上述增持显然无法让海印股份股价止跌,6月18日晚,海印股份再抛增持计划,公司控股股东海印集团拟以5000万元-8000万元增持股份,增持计划未设定价格区间。截至7月12日,海印集团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549.3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22%, 增持均价为0.9元,增持金额为494.379万元。

  “自救”加码新能源,账面资金不足亿元

  海印股份的前身是茂化永业,1998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目前,海印股份的控股股东为海印集团,其由邵建明、邵建佳、邵建聪三兄弟持股,三人共同为上市公司的实控人。

  1991年,邵氏三兄弟创立了海印集团,先后开发了海印布料总汇和海印电器总汇两家专业市场,此后又凭借“只租地,不买地”的物业转租模式,开发了流行前线、东川名店运动城、中华广场等数十个专业市场、主题商城,一度把公司发展为“广州最大二房东”,而海印集团的发展模式也被总结为“海印模式”。

  2003年是海印集团发展的转折点,由邵建明掌舵的海印集团杀入了资本市场。当年,海印集团斥资约8800万元收购茂化永业26.33%股份,一跃成为第一大股东。随后,又将上市公司改名为海印股份。2008年,邵建明又通过向大股东定向增发和现金购买的方式,将大部分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海印集团的借壳上市。

  随着海印集团的入主,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明显改善。海印股份的营收从2023年的2.11亿元一跃上涨至2012年的21.36亿元,其净利润也从615.72万元增加到了4.28亿元。但在2012年业绩创出新高后,从2013年开始,海印股份业绩开始走下坡路,长袖善舞的邵建明也大举加快了上市公司跨界转型的步伐。

  在邵建明的主导下,海印股份曾多次紧跟市场热点题材,从采矿业,到跨界文娱演艺业,再到移动支付等,只不过随着承载转型重任的资产相继亏损,海印股份也陆续将之剥离。而海印股份的业绩也并未有太大改善,到了2020年,公司营收仅有13.02亿元,净利润3187.86万元。

  2021年,海印股份又打起了新能源的主意,其对外称公司正积极探索业务转型升级道路,拟将子公司海印蔚蓝打造成新能源本土服务商,并将深度参与新能源、光伏等先导性和支柱性行业的分工。此后,海印股份还开启了外延式并购,以3000万元自有资金增资江苏奥盛新能源,拓展锂电池回收业务。

  筹划在锂电、光伏大展拳脚的海印股份,却没能迎来新曙光。从2021年到2023年,海印股份的营收不但连续下滑,其更是连续亏损三年,累计亏损超12亿元。甚至在2023年海印股份的主营构成中,商业板块占比仍接近七成,其次是房产、百货业、金融板块和酒店业,而光伏发电业务占比并未披露。

  7月11日,海印股份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为9006.51万元-1.3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8905.54万元,但扣非净利润依旧亏损3862.40万元-5793.6万元。对于净利润上升的原因,海印股份称,除了公司商业板块的收入和利润同比上升外,本期公司收到子公司珠海市澳杰置业有限公司股东的1.61亿元补偿款,增加本期利润1.61亿元,该项目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截至今年一季度,海印股份货币资金仅有0.97亿元,而短期借款为6.09亿元,一年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0.2亿元,长期借款为17.1亿元,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