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7-18 22:19:10 股吧网页版
一财社论:健健全机制 保障科技创新成果产得出、用得好
来源:第一财经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日前,科学技术部对直属事业单位进行了重要调整,重组新设立了3个重要机构:科学技术部新技术中心、科学技术部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中心。

  新设立这3个直属事业单位,是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新布局、新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意味着我国将更加注重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及国际科技合作的拓展,无疑会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是引领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科技创新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让这个“核心要素”成为“硬核要素”,关键是科技创新成果要产得出、用得好。上述三个中心的设立就彰显出这一链条。

  首先来看产得出,这是科技创新的根本要求。

  根据6月下旬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的信息,今后要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应该是科技创新的指示性方向。

  方向明确了,人才就是决定性因素。我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庞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就拿数字科技人才来说,据《2023全球数字技术发展研究报告》,全球数字科技人才总量为77.5万人,其中中国有12.8万人,位居第一。

  但这些人才的创新潜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其中的关键是体制机制方面存在需要改进的方面。对这方面的改革也在积极推进之中,比如揭榜挂帅、科研成果可以转化为股权等。

  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应该是科学技术部新设立机构在顶层设计方面的重要任务。

  其次来看用得好,这是科技创新的生命力所在。

  科技创新成果只有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之后,才能检验出这些成果的真正成色,也才能真正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科技创新也才能具有生命力。在这方面,我国还存在很多短板。

  拿专利使用方面来说,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我国科研单位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13.3%,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同时,根据科学技术部的数据,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多年蝉联世界第一。但许多科研行为是为论文而科研,许多成果也被束之高阁。

  去年印发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将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明显提高,全国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000亿元。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实施工作的通知》,这是一项制度创新,可以进一步打通专利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

  对已有的科技成果转化相关规定进行系统化,根据新形势要求出台新的规定,并努力将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也是科技部新设立机构在顶层设计方面的重要任务。

  至于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中心的设立,将积极搭建国际科技交流平台,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拓宽我国科技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这是我国科技创新重要有益补充,通过科技创新合作探索才能解决全球性问题。在去年底召开的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我国首次提出了《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总之,在科技创新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是,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科技创新注入动力活力,健全科技规划和政策制度体系,加强科技创新资源统筹,加快解决科研人员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科学技术部新设立的这些机构,对科技创新的统筹协调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也会在顶层设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