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7-21 20:11:09 股吧网页版
华福证券燕翔: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 擘画中国式现代化蓝图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7月19日,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

  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此次大会全面擘画了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改革蓝图,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意义重大。资本市场是改革的产物,在改革中发展壮大。资本市场是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具有独特重要功能。围绕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中心任务,证监会对资本市场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指明了方向。三中全会定方向谱新章提信心,为资本市场未来发展注入了活力、带来了机遇。

  燕翔表示,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改革的长期目标,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延续和进一步深化。全会同时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到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从公报公布的2029年、2035年目标来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明确,后续相关工作预计将有序推进,全会提出的总目标在此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延续并推进,体现了改革决心之坚定。

  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内容涉及经济体制、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六大领域。本次三中全会在此基础上提出要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并围绕这七大领域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性部署。总体来看,本次全会构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框架,涉及的改革范围广泛、重点突出。《决定》共15个部分、60条,分三大板块,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燕翔表示,全会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疑是经济领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次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并且要在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凸显了其重要性。

  在燕翔看来,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核心就是要统筹发挥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方面优势,使其深度结合、相互赋能,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效率优势。利用市场经济机制,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在基本经济制度方面,此次全会公报再次强调了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要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更多机会。此外,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一项重大改革任务,《决定》明确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等三方面关键改革举措,这些改革措施的落地将极大地增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效率。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体制优势。市场经济一来不是免费的、二来存在市场失灵问题,这都需要通过有为政府处理解决。此次三中全会公报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这一判断鞭辟入里意义非凡。根据三中全会精神,发挥体制优势,未来的方向是要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这其中,财税体制改革要解决寻找新税源、摆脱土地财政、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匹配、直接税间接税比例优化等重要问题,金融体制改革要锚定建设金融强国目标、扎实推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这些都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具体改革方向。

  燕翔表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长达三十余年的高速增长。2010年随着人口红利开始逐渐消退,经济下行压力逐渐显现,以往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增长动能的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此次全会更是进一步强调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首要任务,提出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高质量发展实质上是追求更高的生产效率以及可持续的增长方式,这对生产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持续有序地排除风险隐患,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生产力的质效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燕翔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今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0.1%和11.7%,分别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2个百分点和7.8个百分点。此次三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一方面要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涉及到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大力发展,以及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要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与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将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强劲的动力支撑。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只有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才能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此次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近些年来,我国在相关领域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初步成效,例如今年推出了包括降低首付比、取消房贷利率下限、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推动消化存量商品住房等在内房地产优化调整政策,6月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部分边际好转的迹象。不过当前房地产市场仍较为低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压力不可忽视,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还需高度关注,后续随着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金融机构高质量差异化发展等方面政策的落地,相关领域的风险得到有效化解,不仅能够为经济创造一个更为稳定的发展环境,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构建还能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多元动力,地方政府和中小金融机构的高质量健康发展也能引导资源配置优化、提高经济发展效率。

  燕翔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全面而深刻的发展过程,它不仅仅体现在经济领域,更是体现在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此次全会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方位多角度布局,包括城乡融合发展、开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法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党的领导、走和平发展道路等多个维度。

  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现阶段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缓解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劳动力、资本等增长动力趋缓背景下,区域和城乡一体化能够通过降低分割度的形式,促进生产要素和公共资源在城乡间流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同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此外,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也有助于推动房地产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本次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还将有效提高供给质量、拓宽需求空间。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截至2023年,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生产国和出口国,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进口国,深度嵌入到全球价值链和经贸体系中。坚持对外开放,一方面有助于强化国内出口的优势地位,通过全球市场获取更大增长空间,并在全球市场中提升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依托国内大市场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助于提升对外资的吸引力度,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本次全会《决定》就对外开放作了专门部署,内容涉及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等。我国正在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不仅有助于我国新发展格局的建立,还将推动我国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燕翔表示,中国的资本市场诞生于改革开放的浪潮,并在随后经历了包括股权分置改革、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注册制改革等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改革推动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在过去三十余年的时间里,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逐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日趋完善,资本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至今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资本市场高效市场化的风险定价能力、其市场化机制有利于企业完善公司治理、提高经营效率、推动并购重组,引导资本流向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在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好“五篇大文章”上具有独特重要的功能。

  资本市场是支持科技创新、推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要加强科技创新。在我国,企业是科技创新研发投入的主要力量,持续的研发投入则需要依靠金融体系给予外部的融资支持。过去几年,我国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水平已经显著提升,以支持“硬科技”企业的科创板为例,2019年开市以来,IPO募集金额累计已超过9000亿元,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等行业,有效引导资金向“硬科技”企业聚集。证监会在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适配性,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地预计将会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好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资本市场发展的深度融合。

  燕翔认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具有独特重要的功能。作为链接金融与实体经济的重要枢纽,有效的资本市场一方面能够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引导资金流入优质的上市公司、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满足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的重要渠道。证监会在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制约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以改革的方式助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高质量发展,不仅能够提高资本市场效率、增强投资者信心,还可以有效协调个体金融风险、降低整体经济系统的风险,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