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7-22 03:16:50 股吧网页版
银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四大行新增贷款占半壁江山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秦燕玲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中,将近一半来自四大国有行。这背后既是国有大行主动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责任担当,也是各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能力分化的现实选择。

  业内人士表示,国有大行加快信贷投放,客观上提高了大型银行市场占有率,是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的生动体现,也与当前正加速推进的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共同构成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体两面。

  新增贷款加速集中

  自2010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单独披露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和中资全国性四家大型银行的信贷收支表。其中,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交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下称“七大行”);中资全国性四家大型银行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七大行的境内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的境内贷款(下同)的占比在最近两个月中均超49%。截至今年6月末,七大行的境内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22.49万亿元,金融机构同期的境内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49.13万亿元,七大行贷款余额占比为49.17%。这一比重已达到2021年4月以来的最高值。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信贷收支表,2010年之后,无论七大行还是四大行在全行业的贷款余额占有率均呈波动下降趋势,直到2021年4月,当月七大行的贷款余额占比降至46.88%,而四大行的贷款余额占比则降至34.38%。此后这两项占比一路走高,相比之下,四大行的贷款投放市场占有率增长更快一些。

  以每个年度的上半年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情况看,今年上半年,四大行新增贷款占同期全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比重已达到47.99%,为有可比口径以来的历史同期最高值。事实上,变化的转折点出现在2017年~2018年。2017年上半年,四大行新增境内人民币贷款占同期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比重为26.61%,为2011年以来的低点。此后新增贷款比重呈现波动上升,到2022年上半年,已突破40%关口。

  “2018年之后就是这样的趋势。”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国有大行在贷款余额基数较大的情况下仍保持较高新增速度,与当前整个经济发展形势以及行业竞争情况相关。

  多因素共振

  加速行业分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行新增贷款占比之所以较高,说明了大行充分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作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强大的金融机构是金融强国的核心要素之一,近期多家大行阐述各自建设思路时,均围绕 “主力军”“压舱石”等角色定位展开。

  例如,工商银行表示,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完善现代化布局,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农业银行也表示,要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不断丰富产品服务体系,着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曾刚认为,当前传统信贷增长空间有限,而在新的领域,如当前各方普遍关注的金融“五篇大文章”,需要银行具备相应的经营管理能力。大行整体经营效率、科技投入都强于中小银行,对于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信贷投放能力更强。同时,大行的资金管理效率更高,在行业竞争加剧、价格“卷”得越来越厉害的背景下,大行的资金成本优势也进一步得到体现。

  与此相关的政策导向同样也进一步巩固大型银行的优势。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创设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通常会以大银行为主要支持对象。曾刚认为,这样做的现实原因仍在于大银行在这些领域有更强的能力,而政策引导的贷款投向又是当前整个行业的信贷增长点,由此大银行的优势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金融改革的一体两面

  与大型银行贷款加速扩张相伴随的,是中小银行的兼并重组和减量提质。2018年以来,中小银行整体上延续了“减量”趋势。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2018年末全行业共有4034家中小银行(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到2023年末,已减少至3920家。2023年,中小银行机构加速“洗牌”,仅这一年,“消失”的中小银行就有64家,占2018年以来缩减机构数量的一半以上。

  “这实际上就是市场优胜劣汰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益和稳健程度,这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曾刚表示,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行业集中度企稳且小幅回升、行业机构数量适度减少、竞争环境趋于规范和适度,将成为我国银行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兼并(合并)等方式来处置存量风险,实现高风险机构平稳、有序化险,在实现银行业市场结构优化的同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

  对中小银行而言,如何应对当前金融需求新变化,立足区域优势,找到差异化发展战略和服务特色仍是未来展业过程中具体而关键的事。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