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7-22 13:11:40 股吧网页版
港股18A全景式扫描:64家医药公司募资超千亿 目前仅4家股价超过发行价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杨燕

  自2018年港交所推出上市规则第18A章,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在港上市后,创新药、高科技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企业陆续赴港上市,港股市场生物科技板块迎来大繁荣。

  2019—2021年,在多轮资本的加码下,医药行业走出了结构性行情,其中不少公司创出了历史新高。但2022年起,随着风口的消散,企业的盈利能力难以匹配股价,市场开始走下坡路。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纵观港股18A整体行情表现,已上市公司股价表现呈现出显著的起伏。截至2024年3月31日,64家已上市18A企业中,仅有4家企业的股价仍处于发行价之上。

  千亿募资额后,资金进入“冷静期”

  近日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三届大会期间,弗若斯特沙利文作为论坛战略合作伙伴,正式发布了与头豹研究院、捷利交易宝、云科技、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等机构共同撰写的《2024年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发行投资报告》(以下下称《报告》)。

  自2018年港交所推出上市规则第18A章,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在港上市后,截至2024年3月31日,共有64家生物科技公司据此完成上市,其中12家企业因财务业绩改善,成功摘“B”。

  不过,创新药研发需要极高的资金投入,“双十定律”的困境至今仍难以打破,许多生物科技企业均因窘迫的现金流状况面临可能无法持续运营的囧境,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大多数港股18A企业的股价目前仍处于破发状态。

  经历了“探索期——狂热期——调整期”的不同阶段,18A板块在前期资本簇拥下产生的估值泡沫被逐个戳破,已进入市场冷静期。

  《报告》中指出,通过对比已上市企业上市首发价格和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收盘价情况来看,仅有四家企业的股价仍处于发行价之上,分别为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科伦博泰和荃信生物,其相对发行价的涨幅分别为169.7%、188.3%、155.8%和18.9%。

  一位医疗投资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当初港股18A和科创板的“接盘”,一定程度上让医疗领域乐观情绪成为投资主流,大家对于Biotech的高风险性没有概念,忽略了行业本身的慢周期,但低处的苹果总会被摘光。

  从发行数量来看,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3月份,18A上市家数分别为5家、9家、14家、20家、8家、7家及1家。从募集金额来看,已上市64家公司中,募集资金最多的是百济神州,达70.85亿港元,募集资金最少的是润迈德-B,仅募集1.49亿港元,平均募集金额17.36亿港元。

  据《报告》梳理信息可知,18A板块已上市的64家生物科技公司中,IPO募资总额为1111.18亿港元(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发行总市值共8008.99亿港元(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

  医药创新的“接续力”如何保证?

  2023年下半年,内地新股市场受阶段性IPO收紧的政策影响,科创板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数量为零,但对于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而言,融资需求依旧不减,加之一级市场的投资意愿越发低迷,很多公司自然会把更多的目光瞄准二级市场。

  《报告》中提到,截至2024年3月31日,港股18A公司中共有18家公司成功完成过配售,占比不到三成。18家18A公司通过配售获得再融资总额合计约582.90亿港元,较IPO募资总额约427.11亿港元还多出115.79亿港元。

  从时间分布来看,18A公司完成配售次数最多的年份为2021年,当年共完成10宗配售。通过配售募集资金最多的年份为2020年,当年港股18A公司通过增发配股累计再融资275亿港元。

  原汇丰银行环球银行中国区总经理兼副主席孟怡对此曾公开表示,港交所18A政策的推出犹如一个催化剂,为创新药械开发这个号称“10年磨一剑”的艰苦赛道插上了资本的风火轮。

  在其看来,18A的上半场主要解决的是一个从0到1,从无到有的问题(所以即使是一些me too、 me better市场也欣然接受)。进入下半场,愈发成熟的投资人的关注则会越来越聚焦于发行人的技术是否是FIC,是否能解决切实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比如疫情中大显身手的mRNA技术以及细胞疗法、基因编辑和修饰等。

  从营收角度来看,2023年已上市港股18A企业整体实现营收超500亿元,超60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在整体亏损的情况下,仍有4家企业实现了盈利。其中康方生物盈利最多,达20.3亿元;复宏汉霖排名第二,实现盈利5.5亿元;和铂医药位列第三,实现盈利1.6亿元;先瑞达医药位居第四,实现盈利0.1亿元。

  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局长毕井泉曾表示,我国生物医药创新起步较晚,近几年批准上市的创新药绝大部分属于跟随式、引进式创新,新靶点、新化合物、新作用机理的原创新药寥若晨星,即使这样,这也是历史上的进步。

  但是也要看到,这样的创新数量不能太多、时间不能太晚,如果不能做到更好更快,研发失败,投资变成沉没成本的结局也是不可避免的。

  一款创新药的成功研发离不开政策、制度以及资本的全方位支持。港交所的18A政策为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生物科技公司开辟了一个兼具效率及规模效应的集资中心,孕育了一批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Biotech公司,积极助推了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

  长远来看,在政策、资本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持续催化下,预计会有更多医药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谋求长远发展。

  未来可以预见的是,一方面将有更多全球优质生物科技企业选择登陆18A市场,另一方面不同企业的IPO热度及后续股价表现将持续分化。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