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7-23 10:40:30 股吧网页版
科创板五周年报告(六): 10家公司上市以来涨幅超100%
来源:科创板日报

  本文是科创板五周年报告的第六篇,聚焦于科创板开市以来的长牛公司的特征分析。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创板五周年的成绩固然“难能”,如何总结过往经验以期在未来获取稳健的投资收益才属“可贵”。因此,本文从市场表现、行业分布、业绩增速、公司治理与研发效率五个角度对科创板长牛公司进行对比分析。

  后续将会从更多维度对科创板五周年进行盘点、分析与展望。

  一、前言:

  科创板开市五周年以来至2024年6月30日,总共有573家公司,板块内公司涨跌幅分布和A股的其他板块大同小异。下文会将上市以来累计涨幅排名前列的公司列出,但本文的主旨并不仅仅在于报流水账,因为这些本质上都属于过去(或静态)信息,而本文主旨是如何提炼有效信息对未来有所启示。

  本文试图通过对科创板上市五周年以来长牛公司特征的研究,挖掘哪些公司特征对长期收益有正向作用,而哪些特征理论上有用,实际无用,以期对投资者有所脾益。

  二、样本选取:

  这里先讲一下样本选取与计算方法:科创板573家公司,按照上市日T+5日作为起点, 2024年6月30日作为终点,计算其区间涨跌幅。

  关于计算过程,可能有投资者会有疑问,这里本文说明一下条件设置的逻辑:

  1)首先为什么选取上市日作为起点?如果仅仅按照年度计算每一年涨跌幅排行榜,会导致计算结果包含大量beta,忽略了公司自身的周期alpha,而通过上市日来计算,可以尽可能统计到各个公司在其自身周期内的表现。

  2)为什么要上市日T+5?考虑到注册制改革后,新股上市5天内涨跌幅不受限制,全市场风险偏好最高的资金云集于此,导致股价波动非常大,对于相当一部分成熟投资者未必愿意参与新股炒作,因此选取上市T+5作为周期起点计算,更能反应机构资金实际的赚钱效应。

  3)为什么要只统计区间涨跌幅而不统计区间最大涨跌幅?其实不论是科创板还是创业板亦或是其他板块,漫长的周期内都涌现过大量涨幅惊人的公司,但不少都属于昙花一现,甚至不乏区间最大涨跌幅“将心向明月”,而当前价格“照沟渠”。区间涨跌幅一个隐含的好处就是,同时包含了过程与当前股价所处位置。

  经过计算后按照区间涨跌幅进行排列,分为三组:前30名一组,后30名一组,剩余科创板公司作为一组。

  然后这里我们看一下表现较好的公司:

image

  数据来源:Wind,科创板研究中心,星矿数据

  上表是按照上文讲的计算方法,上市T+5日后至今涨跌幅前十名的公司:百利天恒-U、佰仁医疗、佰维存储、金盘科技、联瑞新材、拓荆科技、华恒生物、奥特维、惠泰医疗、传音控股。可见前十名公司上市以来涨跌幅都超过100%。

  三、初阶特征:

  1.行业分布:

image

  数据来源:Wind,科创板研究中心,星矿数据

  上表是排名前30与后30家公司的行业分布,可见:1)半导体稳居前30名中6席,在后30名中只见1席,最强的行业没有之一,2)新能源行业出现分化,光伏优于电池。

  但进一步地,除了半导体与新能源之外,医药行业在前30名和后30名中数量相当,其他行业分布上差异并不大。说明行业因子不显著。更多还是看公司自身的质地。

  2.市值与市场表现:

image

  数据来源:Wind,科创板研究中心,星矿数据

  上图是前30与后30两组的市值中位数,如果仅以当前时点(2024年6月30日)来看,很显然后30名中位数远远低于前30名,似乎更应该买大市值公司才更安全。但这一结论是建立在已经根据上市以来涨跌幅筛选的基础之上,后30名本身蕴含了极高的跌幅。

  而如果按照上市日的市值来看,后30名的市值中位数远高于前30名,可见市值因子并不是一个有效因子,上市时的大市值“稳健”公司,也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尾货”。

  对于市场特征数据有没有进一步的数据可以挖掘?

image

  数据来源:Wind,科创板研究中心,星矿数据

  上图是两个分组上市首日涨跌幅中位数对比,可见后30名涨跌幅中位数显著高于前30名。因此,上市时的市值大小并不是核心因子,但如果首日经历巨幅炒作,其后期涨幅空间将会收到极大影响。

  3.业绩增速:

image

  数据来源:Wind,科创板研究中心,星矿数据

  上图是按照上文计算方法统计的前30名、后30名的与中间组的业绩增速对比,可见大方向上市场表现与业绩增速基本相符,且3个组之间呈现明显的单调性。但有一点需要投资者注意的是,后30名组中位数在2019年业绩是当时最高,尔后才不断下降,这点是给投资者很大的启示:公司经营属于动态过程,需要投资者不断跟踪持续关注,上市之初的靓丽数据并不代表一切。

  四、进阶特征:

  这里人为地切换成初阶特征与进阶特征,用意何在?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股价长期会围绕业绩波动是常识,仅仅靠这点想要获取超额收益并不容易,因为业绩披露有滞后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挖掘有效信息。

  1.公司治理(管理层薪酬):

image

  数据来源:Wind,科创板研究中心,星矿数据

  上表是管理层薪酬总额,可见前30名与后30名管理层薪酬总额中位数均高于中段公司,因此可以得出管理层薪酬绝对数是一个中性的指标,绝对数高了不代表好或者不好。

image

  数据来源:Wind,科创板研究中心,星矿数据

  上图可见,管理层薪酬/收入同样呈现单调性,即前30名中位数最低,后30名中位数最高。

  结合上文提到的管理层薪酬总额,基本可以得出结论:管理层薪酬占收入比重要比其绝对数重要得多,用通俗的话讲就是,管理层薪酬高一点问题不大,但如果公司不怎么赚钱而管理层拿得多,那大概率会有问题。

  2.研发投入:

  通常科技公司的研究方法有别于大众消费类公司,前者重科研而后者重品牌、渠道,因此大部分投资者经常会用研发支出占收入比重来判断一个公司的科技属性。

image

  数据来源:Wind,科创板研究中心,星矿数据

  上图是历年研发支出/收入%指标(2020-2023年),依旧是分为前30名与后30名中位数进行对比,这里可以看到数据显示与通常认为的逻辑相悖:即后30名公司的研发投入比重远高于前30名公司。因此,就涉及到更深层次的问题,公司的研发投入效率。

  实操中,要从外部角度、公开数据判断公司的研发效率并不容易,考虑到篇幅关系,本文直接给出进一步的思路:

image

  数据来源:Wind,科创板研究中心,星矿数据

  上图是前后30名公司研发人员人均薪酬对比,可见前30名公司呈现一定的优势。(这里只统计了报表中研发支出科目下的研发人员薪酬,而实际企业经营中,员工薪酬还会计入管理费用等其他科目,实际发放的研发人员薪酬是会大于本文统计数字,本文只是通过同一对比口径来进行前后30名公司中位数的对比)

  这里进行一下思考,为什么与研发支出/收入和人均薪酬两个指标,前者无效而后者有效?本文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点:1)后30名公司收入增速缓慢,分母缩小,因此比率表观上变大而已;2)研发人员薪酬属于完全市场化,相比于机器设备专利这些更透明,更能反应效率问题。

  五、公司名单:

  上文只给出了科创板5周年际上市以来涨跌幅前10名的公司,这里给出11-30名公司的名单:

image

  数据来源:Wind,科创板研究中心,星矿数据

  上表是11-20名的公司,分别为:铂力特、莱斯信息、绿的谐波、芯源微、艾力斯、峰岹科技、萤石网络、鼎通科技、中微公司、柏楚电子。

image

  数据来源:Wind,科创板研究中心,星矿数据

  上表是21-30名的公司,分别为:金山办公、安集科技、微电生理-U、石头科技、源杰科技、伟创电气、东威科技、首药控股-U、硕世生物、固德威。

  六、后记:

  本文作为科创板五周年连载的第六篇,对科创板内上市至今涨幅最高和最低各30家公司(分为2组)做了对比与分析,最后得出业绩增速、上市首日表现、管理层薪酬占比、研发支出效率这几个特征与长期收益强相关。后续将会陆续推出五周年的其他部分,

  科创板研究中心:聚焦科创板及新兴产业的研究服务平台,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形成以行业研究、专题报告、论坛沙龙、线上直播等多样化的产品矩阵,结合“媒+学+研+金+产”多方面优势数据和资源服务于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等主体,致力打造中国主流新兴产业研究服务平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