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7-25 09:01:20 股吧网页版
“一带一路”为基建提供增长空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7月21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其中有不少内容与基建投资息息相关。

  《决定》指出,建立政府投资支持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和促进投资落地机制,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同时,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升级。

  机构普遍认为,这些表态明确了政府投资的方向和城市建设投资的变化,对未来的基建投资带来明确的指引。

  此前发布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也指出,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主力军,基建央企的海外业务有望借此受益。

  “一带一路”弥补订单缺口

  作为稳增长的“压舱石”,近年来,基建投资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速。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5.4%,高于同期3.9%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27.4%,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长23.7%,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8.5%。

  基建投资受多重因素影响,政策导向往往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有分析人士指出,《决定》中虽很少直接提及基建投资,但有不少内容与其息息相关。

  国信证券表示,在涉及地方财政的部分,也有关于基建投资的内容。比如,《决定》提出,“把依托行政权力、政府信用、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收入全部纳入政府预算管理……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意在继续加强地方隐性债务监管,推动建立权责更加清晰、央地更加协调的财政体系。

  《决定》还表示,“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适当扩大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

  前述机构指出,今年上半年新增专项债规模同比下降35.1%,仅完成新增限额的38%。预计后续专项债发行速度将加快,但对于基建项目建设的拉动作用可能边际减弱。

  国信证券认为,总体来看,《决定》在基建和政府部分延续并明确了此前的政策方向,基建企业预计仍会面临短期新订单下滑的阵痛,但相关体制改革有利于行业长期规范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出海机遇有望弥补短期新订单下滑的缺口。

  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近年来,我国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基建投资保持稳定增长。据商务部统计,2023年我国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320.5亿美元,新签合同额2271.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8%和5.7%。

  其背景在于,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国内建筑行业竞争激烈,去库存压力较大。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强劲,为国内基建巨头“走出去”提供了机会。

  2023年,建筑央企的海外业务均有明显增长。中国建筑、中国交建的海外业务收入均超过11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2%和17.8%。

  多家机构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共建的持续推进,建筑央企的海外业务有望持续增长。

  行业分化形势或加剧

  从所有制性质来看,在基建类企业中,央国企占据主导地位,且近年来有集中度加强的趋势。

  银河证券表示,截至今年7月15日,170家建筑行业上市企业中有23家央企和50家地方国企,央国企数量占比约为43%。但2023年建筑央国企营收占比达到97%,归母净利润占比达98%。

  央国企更易获得订单,尤其是政府类订单,加之资金、技术、规模等方面的优势,其业绩稳定性、财务安全性也更胜一筹。

  前述机构指出,2018年到2023年,八大央企新签订单复合增长率为16.15%,这也为其业绩的可增长性提供了保障。

  下一步,建筑央国企有望在改革中进一步获益。《决定》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银河证券指出,国企改革加速将有助于提升建筑央企的市场化运作水平,推动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其中,并购重组和股权激励都有助于企业做大多强。

  但值得注意的是,与龙头央企的稳定发展相比,地方国资建筑企业已经出现分化。一些国资建筑企业受困于各种因素,业绩开始下滑。

  近日,重庆建工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根据公告,尽管新签合同额有所增长,但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将达到1700万元到2000万元。

  公告称,“新签工程合同尚未形成较大产值,加之部分在建项目的业主单位资金紧张等因素层层传导,公司在建项目的计量签认和工程款支付进度滞后,部分项目甚至停工、缓建,公司营业收入明显下降,导致公司半年度利润指标大幅下降。”

  多家机构指出,在经济增长方式调整、需求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建筑行业仍处于出清阶段,业绩向央国企集中的趋势将继续加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