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7-28 13:24:19 股吧网页版
人民财评: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易福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明确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超1.8亿户经营主体,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世界级港口群……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更好利用发挥、巩固增强我国市场资源的巨大优势。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虽然我国国内市场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但仍存在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市场竞争不充分、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市场运行效率不高、监管方式有待创新等问题。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培育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内在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也是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

  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的大市场。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也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客观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必须持续破除阻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门槛。比如,一些地方要求企业获得政府扶持资金后不得迁离,项目招投标优先选择本地企业,政府采购优先使用本地产品和服务……坚决破除这些地方保护主义,各地区就要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让“小局”服从于“大局”和“全局”。

  市场的强大,不仅体现在规模上,也体现在政策的统一性、规则的一致性、执行的协同性等方面。《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将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相关部门正研究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加快推动社会信用建设法出台,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强化政府制定标准管理……一系列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制度规则正在加快建立,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市场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的大市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畅通经济循环的“血管”,通过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促进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回顾过去,我国在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建设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全国土地二级市场线上交易服务平台已经正式开通运行,统一失业保险转移办理流程工作提前完成,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硬件系统已经实现互联互通。展望未来,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促进资本市场规范发展基础制度,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完善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机制……物尽其流、人尽其才、资尽其用、数据共享,一个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

  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流通体制完善、内需体系完整的大市场。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是简单的全国范围交易场所,而是一个包含各类生产要素和商品,涵盖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领域的有机统一的复杂循环系统。基于此,加快发展物联网,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优化油气管网运行调度机制,协同发力,才能有效推进完善流通体制。同时,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让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让公共消费更好带动居民消费。畅通国内大循环、激发市场活力、降低交易成本、释放内需潜力都将进一步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全国统一大市场也是面向全球、充分开放的大市场。我国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必将惠及国内外经营主体和全球消费者,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提供更强大动能。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阻力和分割,努力建设好全国统一大市场,将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底层支撑,增添助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