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7-29 05:47:00 股吧网页版
向科技创新要兴粮稳产
来源:经济日报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引领作用,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粮食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持续增强产业转型升级优势,有助于推动粮食产业走上提质增效“快车道”。

  产业强,粮食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科技兴粮”“人才兴粮”等的推动下,以科技创新促进粮食产业发展成绩显著,特别是在耕地总量刚性约束凸显的情况下,科技创新赋能粮食单产成为粮食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产量达13908.2亿斤,比上年增产177.6亿斤;粮食单产389.7公斤,每亩产量比上年提高2.9公斤。同时,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大幅改进,绿色仓储提升行动稳步推进,优粮优储水平明显改善。

  一系列政策先后出台,确保了我国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2022年3月份印发的《“十四五”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和人才发展规划》提出,深入实施科技和人才兴粮兴储,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国务院不久前印发的《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明确,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些规划、方案,彰显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求,有助于我国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产业转型升级主导权。

  不过,当前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科技创新引领粮食产业转型内生动能仍需加强,相关科研领军人才尚显不足,高水平、专业型粮食行业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等。对此,应多措并举,向科技创新要兴粮稳产。

  一方面,增强粮食产业人才汇聚效应,不断开创“科技兴粮”“人才兴粮”新局面。壮大粮食产业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领航粮食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端化粮食科研队伍,也涵盖熟练掌握先进生产资料、基础知识牢、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新农人。加大种业、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等领域的攻关研发力度。集成推广“五良”融合等探索性实践,推动粮食产业从规模扩张向量质齐升转变。

  另一方面,强化相关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数字化背景下政产学研用协作新模式,提高粮食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鼓励更多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并与高校院所联合开展技术开发、推广与应用,形成一批跨区域、覆盖全产业链的粮食技术创新联盟。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