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7-30 11:07:30 股吧网页版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突破35万亿美元 人均负债近10.4万美元!美国官员:这种借贷行为既鲁莽又毫不收敛......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据央视新闻7月30日消息,美国财政部网站7月2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突破35万亿美元大关。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由前一日的34.998万亿美元上升至35.001万亿美元。

 

  美国独立研究机构联邦预算问责委员会主席马娅·麦吉尼亚斯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去年底达到34万亿美元,在那之前3个月突破33万亿美元,再之前3个月突破32万亿美元。“这种借贷行为持续不断,既鲁莽又毫不收敛。”

  根据美国彼得·彼得森基金会的测算,将这些巨额债务分摊到美国民众身上,相当于每人负债近10.4万美元。该基金会认为,从技术上看,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不断增长主要由人口老龄化、医疗成本上升和税收收入不足造成。

  该基金会此前警告,美国财政处在不可持续的轨道上,如果不加以解决,联邦政府支出和收入之间的结构性不匹配,以及利率和借贷成本的上升,将对联邦预算、美国经济和未来发展构成挑战。

  尽管美国债务失控的警钟再度敲响,但眼下民主、共和两党都没有动力削减开支、控制债务。一些媒体注意到,在当前美国大选竞选活动中,债务问题几乎没有被提及。麦吉尼亚斯警告说,债务是美国面临的重大危险之一,应严肃对待债务问题,并尽快行动。

 

  近期,越来越多美国政商界人士和经济学家表达对美国债务问题的担忧。

  据央视新闻,美国传统基金会经济学家EJ·安东尼近日表示,今年6月,美国偿还联邦债务利息的金额相当于当月个税收入的76%。美国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日前就此发文表示:“美国正走向破产。”

  全球规模最大资产管理集团之一的贝莱德公司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的赤字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增长速度也是世界上最快的,“必须找到办法将赤字对经济、利率和通胀的影响降到最低”。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近年呈现加速膨胀趋势。2017年9月,美债规模突破20万亿美元。2022年2月,美债规模突破30万亿美元。2023年6月16日,联邦政府债务规模突破32万亿美元,达到这一数字的时间比新冠疫情前的预测提前了9年。

  彼得·彼得森基金会认为,从技术上看,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不断增长主要由人口老龄化、医疗成本上升和税收收入不足造成。不少媒体和经济学家认为,从根本上说,美国国会运行机制弊端和主要政党对债务问题的漠视是联邦政府债务不断累积的主要原因。

  2024年6月2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报告指出,美国不断攀升的财政赤字和巨额债务正在给本国与全球经济带来日益重大的风险。在此之前,6月18日,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发布预测数据显示,2024财年美国联邦财政赤字将达1.9万亿美元,比之前的预测上调27%。

  然而在当前的大选背景下,面对美国债务的失控狂飙,两党却出于政治考量,都不愿踩刹车。肆意膨胀的美债,成了悬在国际金融市场头顶的“堰塞湖”,引发国际社会的普遍担忧。

  当地时间2024年6月27日,《今日美国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是:“不断膨胀的美国预算赤字正在扼杀美国梦”。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斯迈特斯进一步解释说:“赤字每增加1美元,私人投资就会损失33美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会削弱经济增长和工资。30年内,爆炸性的债务可能会导致美国人的平均工资减少10%。”

  美国民众:每个人都感觉很难,我有两个孩子,生活真的很艰难。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美国民众:物价比几年前要高得多,对我而言重要的是,工资是否能跟着(物价)上涨。

  美国民众:我一直是个民主党人,而现在,我更看重谁能为民众干点实事,这就是我如今的立场。

  美国银行的报告显示,虽然美国整体经济数据向好,但由于生活成本持续上涨且美联储积极收紧货币政策,美国家庭的负债在持续攀升,今年第一季度信用卡欠款“快速增长”,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

  美国民众汉娜:我取出了(养老金) 账户的所有钱,我能提款,并在三天内收到钱。你知道,现在的日子很艰难,所以我对自己维持收支平衡的做法并不感到羞耻。

  众所周知,美国素来都是“靠债吃饭”,相关债务到期后,美国政府一贯的操作就是再次抬高债务上限,借新债还旧债。然而以往的举债大多发生在低利率时期,这一次却并非如此。2022年3月美联储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以来,已累计加息11次,将联邦基金利率从0%~0.25%,上调至5.25%~5.5%,利率达到了22年来的最高水平。

  《经济学家》杂志指出,如果投资者能够从政府债券中获得低风险的高收益,人们就不太可能将钱用于投资,如向银行办理车贷和房贷,如此一来,经济也将陷入恶性循环。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