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7-30 19:10:10 股吧网页版
快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收储商品房 为房地产工作“划重点”
来源:新京报 作者:徐倩

  7月30日,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在涉及房地产工作方面,会议强调,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政策,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进一步做好保交房工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要完善和落实地方一揽子化债方案,创造条件加快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要统筹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提振投资者信心,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业内人士认为,“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在历次中央政治局会议表态内容中首次提出,预计接下来“收储”将逐步扩容发力。

  “国家队”收储商品房将提速

  在涉房内容方面,此次中央政治局延续了上半年房地产工作的重点方向,比如保交楼、消化存量、优化增量、收购存量商品房、加快构建新模式等。但是,值得关注的是,相比于上半年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内容,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成为新的提法。

  对此,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团队首席分析师、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杨畅表示:“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地产政策上强调收储,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有利于消化存量商品房。但需要关注的是,用作保障性住房后,如何有效发挥其对商品房市场的支撑作用。”

  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或将成为下半年房地产领域工作的重点。对此,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收购存量在售新房做保障房,既能去库存,也能改善房企资金链,从而实现房企在保交房上的主体责任,还能防风险扩散、筹集保障房等等。下半年,预计存量收购可能会全面落地,但实际能撬动的去库存效果还待观察。”

  “从工作重心看,下半年要积极围绕‘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进行。这也贯穿了今年下半年的重要工作,其对于二手房、烂尾楼、存量土地、商办项目等的盘活和重新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易居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进一步表示:“部分城市在收购的资金方面,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即已经有比较充足的资金。接下来就是此类资金如何收购的问题。所以下半年其实是‘资金找项目’的关键阶段。”

  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在现阶段来说具有“一石三鸟”的功效。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政府收购存量住房,它既能助力地方政府解决库存问题,又能缓解房企的资金链压力,更能保障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权益。”

  已有超60城出台收储政策

  自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后,消化存量房产已成为近期房地产政策的重心之一,为后续楼市调控指明了方向。

  今年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陶玲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拟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预计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同日,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提出,商品房库存较多的城市,政府可以需定购,酌情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6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山东济南召开的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工作推进会上表示,人民银行已于6月3日向21家全国性银行印发了《关于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按照市场化原则,向城市政府选定的地方国有企业发放贷款,支持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6月2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视频会议。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表示,各地要推动县级以上城市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

  随着中央层面政策频出,近期,各地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政策也在加快落地。

  截至7月30日,据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全国各地已经有超过60个城市出台了各种内容的地方政府或者国企收购存量住宅、用作保障房的政策,包括广州、杭州、苏州、郑州、福州、长沙、天津、呼和浩特、青岛、重庆等。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小嫱指出:“今年来二手房市场挂牌量上升,去化压力较大,房屋面临流动性问题,因此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筹集能有效解决二手房的去化问题。但同时也面临较大挑战,首先二手房房源较为分散,如果收购位置分散后期运营不好管理,其次,收购价格的合理性问题,如何和业主谈判;此外,收购资金来源问题,这也是当下收储的较大痛点之一。目前,收购动作对整体市场的影响并不明显,需要大城市带头起到示范作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