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8-02 17:07:40 股吧网页版
险企财报透视!利润分化明显 投资端收益差距拉大
来源:券商中国

  低利率周期挑战下,寿险公司业绩表现分化成为一大看点。

  近日,保险公司2024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密集披露,除上市系公司和风险处置类机构外,共有62家人身险公司披露了偿付能力报告。

  和以前不同,此次偿付报告发布正处于新旧准则交替之中,净利润、投资收益率表现可比性均大大降低。与此同时,保费收入增速也因险企策略不同而增减不一。券商中国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些分化的业绩数据,体现的是在新周期下,不同寿险公司在承保、投资和财务处理等各维度的不同应对能力和不同策略。

  券商中国记者从净利润、投资收益率、保费收入、偿付能力等核心指标入手,揭开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的数据玄机。

利润分化:新准则、投资承保均有影响

  从利润指标看,已披露数据的60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信泰保险未披露净利润,大家养老无同比数据,未纳入统计)上半年净利润合计93.17亿元,同比增长44.54%。不过各公司盈利分化,31家公司实现盈利,29家公司亏损。

  “老七家”成员、大型寿险公司泰康人寿盈利仍位列非上市寿险公司之首,该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为60.47亿元,同比略下滑7.40%;中邮保险净利润56.90亿元次之,扭亏为盈。这两家公司的盈利,在非上市寿险公司中,处于断层领先位置。

  处于盈利第二梯队的包括,农银人寿净利润11.21亿元,中英人寿、中意人寿、工银安盛人寿、交银人寿、建信人寿盈利在6亿-9亿元,民生保险净利润5.15亿元。相较去年同期,这些公司的净利润均明显“改善”,其中建信人寿扭亏为盈,其他几家为大幅增长。

  上半年亏损额较大的有,中信保诚人寿亏损34亿元,泰康养老亏损14.5亿元,光大永明人寿、英大人寿亏损均超8亿元。相较去年同期,这4家公司均为“由盈转亏”。此外,北大方正人寿、华泰人寿、东吴人寿、海保人寿等多家公司上半年亏损扩大。

  现阶段人身险行业盈利面临着更有利和更不利因素。一位养老险公司总精算师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上半年人身险行业盈利的不利因素,包括投资端业绩持续承压、准备金继续补提等。

  一位了解保险市场的咨询人士则向记者分析,盈利的有利因素在于,银保和经代业务“报行合一”,以及寿险公司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降低产品的资本消耗等,也在负债端带来盈利能力的提升。

  而综合业界观点,银行系险企等寿险公司盈利表现明显好于去年同期,背后也有切换新准则的原因。其中典型的是中邮保险,该公司今年在非上市险企中率先切换新会计准则,上半年净利润超50亿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28亿元。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提到,今年由于部分公司提前实施新保险合同准则IFRS 17,不同公司在准则切换时点的策略选择不同,因此也会导致利润的表现出现异动,对比较分析也带来一定的干扰。

  新准则如何影响保险公司净利润?据了解,在旧准则下,保险公司资产端和负债端对利率敏感度不同。资产端的长期债券资产按摊余成本法计量不以市值体现,而负债端的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以“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为基准,在利率变化较快时资产负债两端不能很好对冲利率风险。在近年利率快速下行阶段,寿险补提准备金对利润负面影响较大。

  而在新准则下,资产负债的计量更强调市价。对一般的保险公司而言,新金融工具准则最大的变化是使更多金融资产分类为公允价值计量,新保险准则要求保险合同负债(或资产)及时反映当前利率及金融风险的变化。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对传统险、分红险合同的资产负债会计匹配管理,更好缓解报表受到的利率波动影响。

投资端:收益表现差距拉大

  从投资业绩看,在低利率、资本市场波动的环境下,保险公司间的投资收益分化明显。

  投资收益率方面,上半年,记者所统计的人身险公司中投资收益率最高为5.10%,最低为-0.43%,共有12家人身险公司投资收益率高于2.5%。综合投资收益率方面,2024年上半年,综合投资收益率最高为9.55%,最低为0.74%,共有41家人身险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高于3%。

  保险公司投资业绩分化明显,大多源自不同公司的不同配置策略和不同投资偏好。

  周瑾向券商中国记者分析,影响投资收益的因素一方面是固收资产在利率下行趋势下的浮盈,另一方面是公司重仓股票的因资本市场震荡带来的估值变化。不同公司的固收和股票仓位不同,因此在当前市场下收益分化也就愈发明显。

  多位投资人士分析认为,对于权益资产占比较重的公司来说,近年受到的市场影响较大,投资业绩波动就比较大。如果保险公司对固收资产配置较多,若信用风险管理不当,也会出现投资业绩波动。诸如,过往几年一些中小保险通过信用下沉投资地产债、城投债等,此前可能获得了信用利差,但近两年可能遭遇债券违约,也会直接影响投资收益。

  从行业层面看,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保险公司整体投资收益率依次为5.41%、4.84%、3.76%、2.23%;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5.98%、4.45%、1.83%、3.22%。2023年保险行业财务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两个重要指标都处于历史低位。

承保端:不同公司策略现差异

  上半年,有可比保费收入的60家人身险公司(不含国寿养老、大家养老)的保费收入合计7402.73亿元,同比增长14.39%。尽管整体实现增长,但分化严重,不少公司实现保费高增,但超两成公司保费收入减少。

  其中,保费收入同比增速高于20%的保险公司超过20家。国民养老、复星保德信、国宝人寿、汇丰人寿、新华养老的保费增速超过100%,这几家公司均有基数较小的原因。中宏人寿、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农银人寿、华泰人寿等增速在40%左右;中荷人寿、中意人寿、招商信诺人寿、中英人寿、中银三星人寿、工银安盛人寿等增速也较高。

  从两家最大的非上市寿险公司看,泰康人寿保费收入约1390亿元,同比增长18.42%;中邮保险保费收入1053亿元,同比增长20.31%。

  与此同时,保费下滑的公司有17家,小康人寿、弘康人寿、信美人寿、国联人寿、和泰人寿、泰康养老、三峡人寿的保费降幅较大,下滑幅度均超过20%。

  整体上,今年上半年,不少寿险公司保费下滑的同时,一些外资公司有两位数较高增长,行业分化显著。

  对此,周瑾分析,一方面,在银保和经代渠道的“报行合一”要求下,部分公司的渠道进行较大调整,因此保费增速出现较大波动;另一方面,对当前的利差损风险累积的担忧,很多公司今年整体的策略是偏谨慎保守的,而部分外资公司则因为历史包袱较小,因此策略未发生大调整,也是行业保费增速分化的重要原因。

  部分公司保费下滑确有主动调整结构和控制规模的原因。一位中小寿险董事长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当前面临较大利差损风险情况下,以稳健发展、可持续盈利为主要目标,不再追求保费规模增长,更注重结构品质。

  此外,据了解,保费收入下滑也有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原因,去年在预定利率切换的预期下不少客户购买了预定利率高于3%的保险产品,市场存在一定程度透支。

  对于一些寿险仍能实现保费高增速,一位寿险总精算师向券商中国记者分析,也得益于续期保费贡献。保费收入为当年新单保费与往年保单续期保费之和,近年长期保单的继续率较高,续期保费在推动保费增长上的贡献越来越大。特别是去年“炒停售”之下销售的大量保单,在今年和未来数年都会有续期保费入账。

4家偿付能力不达标

  保险公司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承担情况也是当下的焦点。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发现,有62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在监管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有4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这些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在监管红线以上,导致其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原因在于“风险综合评级”是C或D。其中,北大方正人寿与三峡人寿风险综合评级为D,合众人寿与华汇人寿风险综合评级为C。考虑到有公司未在报告中披露风险综合评级信息,不排除还有其他公司也属于不达标情况。

  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对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但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中某一类或某几类风险较大或严重的C类和D类保险公司,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应根据风险成因和风险程度,采取针对性的监管措施。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自2023年一季度开始,三峡人寿的风险综合评级由C转为D。彼时,三峡人寿称,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偿付能力承压以及相关的战略和可资本化等,公司正在持续推进偿付能力改善工作,保障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

  时至2024年二季末,三峡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49.09%,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61.39% ,最近一次风险综合评级仍为D类。与一季末相比,三峡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改善明显,但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有所下滑。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风险综合评级均是关系险企偿付能力的关键指标。根据有关规定,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衡量保险公司高质量资本的充足状况,不得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衡量保险公司资本的总体充足状况,不得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不得低于B级。

  此外,对于一些创新业务,监管部门要求保险公司要具备的偿付能力条件是,核心偿付能力不低于75%、综合偿付能力不低于150%。

  部分公司或仍面临一定的资本补充压力。券商中国统计发现,仍在正常发布偿付能力报告的62家人身险公司中,爱心人寿、国联人寿、北大方正人寿、中华联合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低于75%,此外,信泰人寿、长生人寿、幸福人寿、国联人寿、华贵人寿、瑞华保险、鼎诚人寿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50%。

  未来,险企偿付能力将进一步吃紧。在62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二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中,有58家对下一季度公司的偿付能力作出预测,其中14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将处于100%以下,个别险企甚至将降至39.62%。

  以北大方正人寿为例,自2022年年末,北大方正人寿便陷入偿付能力不达标的窘境。2023年第三季度末,公司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一度跌至负值。不过,去年9月,北大方正人寿发布增资公告称,拟增资17亿元。

  伴随增资的到位,北大方正人寿2023年第四季度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回升至82.28%、133.62%,风险综合评级为D。步入2024年,北大方正人寿两项指标有所下滑。截至二季末,分别降至71.74%、124.72%。公司预测,三季度末其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将进一步下滑至39.62%、79.24%。

  北大方正人寿表示,二季度公司的最低资本主要来源于市场风险中的利率风险和权益价格风险,信用风险中的利差风险和交易对手违约风险,及保险风险中的损失发生风险。公司管理层在未来的战略制定中,将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提升业务品质和运营管理水平,同时将偿二代二期下的风险资本管理要求融入公司的战略规划中,优化资本使用效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