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8-06 10:11:29 股吧网页版
把握好“AI+医疗”应用边界
来源:南方日报

  从放射成像到3D打印器官,从机器人辅助手术到纳米医学……某种程度上,一部医疗发展史,就是一部技术进步史。如今,人工智能和医疗也正在深度融合,加速医疗模式变革。

  近年来,政策层面也在强力驱动。《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顶层设计不断加强,“AI+医疗”大有可为。

  效率与成本,是其中的关键词。从患者就医来看,一些初诊病人因为缺乏医学常识,经常会挂错号,智能导诊可以给出建议,理清就医路线;从医生执业来看,AI辅助系统可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精准度,降低漏诊率误诊率。从纵向来看,在慢性病的提早预防、提前识别上,AI医疗若能被广泛应用,有望大幅降低医疗成本;从横向来看,同人才培养相比,硬件提升的周期更短,借助技术红利有利于缓解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正如硬币的两面,不能无视AI医疗的风险。毕竟,医疗是一个高度严谨、追求精准的行业,但人工智能光在技术层面,就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比如,传统医学历来重视“望闻问切”,但AI医疗非常依赖问诊数据,加之患者描述和真实病情未必一致,如果缺少查体过程,不排除会出现“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情况。再如,中医药领域的阴阳、经络等概念,也不容易被标签化、参数化。

  2022年3月发布的《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就曾明确,医师接诊前需实名认证,确保由本人提供诊疗服务,其他人员、人工智能软件等不得替代医师本人提供诊疗服务。今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还专门发布指南称:警惕多模态大模型助长“自动化偏见”,使医疗专业人员和患者过于依赖人工智能,忽略原本可以由人发现的差错。可以想见,在处置常见病、多发病时,AI不难给出定式的治疗方案,然而,个体需求却并不总是那么统一。这都在提醒我们,看到“AI+医疗”前景广阔的同时,也要防范可能出现的诸如“自动化偏见”导致的过度依赖等风险。

  “AI+医疗”便捷与风险并存,要把握好应用边界。从应用伦理到数据安全,从技术自主到隐私保护,从技术规范到评价标准……回答一系列未竟之问,需要建立基本的行业共识,逐步完善监管框架。为科学研判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医疗领域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前不久深圳市卫健委起草《医学人工智能社会治理综合评价指南(送审稿)》,就是促进医学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的有益尝试。唯有规范应用“AI+医疗”,“未来医院”才未来可期。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