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青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凝聚起全社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共识。
一是关键时期要用好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决定》提出,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无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还是回应“三个面对”,都必须用好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国际国内经验证明,形势越严峻复杂越要深入推进改革。《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未来中国式现代化走多远、走多高,都是与改革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二是全会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决定》明确到2035年的总体目标,定下了时间表,明确了必须要完成的改革任务,时间紧迫,难度大,未来五年改革任务繁重而艰巨。
三是《决定》擘画了党和国家未来改革的蓝图,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即“七个聚焦”)、主要任务和路线图,特别提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三个更加注重”和“三个更加适应”,等等。《决定》既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相衔接、一脉相承,又针对新一轮改革面临的裉节问题开出药方,规划了必须突破的改革任务清单和施工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上海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样一场伟大的实践中,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坚定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在全国各地改革热潮中争先,率先把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能和新优势。要紧密结合加快“五个中心”建设和浦东综改、自贸区等重大改革,在重要的改革领域有突破,更好为国家试制度探路破题。要贯彻“三个更加注重”,增强改革能动性、覆盖面和落地率,还要增强综合改革联动共振的耦合效应。
具体而言,其一,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要当先行者。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要更加注重企业发展,企业主体强则经济强。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引育各类新主体新业态,落实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要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此外,要深入推进资本、土地、数据、能源和碳交易等要素市场建设,提升要素市场高效配置资源的能力。其二,要在开放促改革、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努力争先、持续发力。比如,加快推进自贸区边境后改革、外贸体制改革、服务业体制特别是事中事后监管等改革。其三,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科技教育人才改革方面集成突破,为科创中心建设增添新动力、培植深厚土壤。如当好国家队,在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上多出成果。又如,深化科研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建设更多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存量院所改革,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等。其四,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发挥好龙头作用。三省一市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互学互鉴,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加快建设高水平区域大市场,努力实现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作者为上海市政协常委、经济和金融委员会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