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8-07 20:03:20 股吧网页版
碳排放双控时间线明确!碳排放监测、计量等行业或将迎来新机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绿色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对碳排放的有效控制和能源结构转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我国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有了制度性保障。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表示,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有利于促进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需根据不同阶段任务要求,统筹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本次《方案》全面规划了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如何理解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全面转型?碳排放双控政策会带来哪些投资机遇?

  多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全面转型体现在“先立后破”,在原来能耗双控工作的基础上转型为碳排放双控,未来我国将从国家、地方、行业、产品等多角度提高绿色生产力。在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过程中,碳排放核算、监测等涉及大量的数据,与之相关的监测、计量行业等有可能迎来新发展。

  企业应合理规划碳排放预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方案》分3个阶段作出工作部署。

  第一阶段是当前至2025年,重点是夯基垒台,着力完善地方、行业、企业、产品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提升“双碳”相关计量、统计和监测能力,为“十五五”时期在全国范围实施碳排放双控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是“十五五”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碳排放双控制度,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健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制度,开展项目碳排放评价,建立健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碳标识认证制度,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

  第三阶段是碳达峰后,调整优化碳排放双控制度,以总量控制为主、强度控制为辅。建立碳中和目标评价考核制度,进一步强化对各地区及重点领域、行业、企业的碳排放管控要求,推动碳排放总量稳中有降。

  《方案》明确了“三步走”时间表,这一举措对企业而言将产生显著的影响。

  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副秘书长吴宏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十五五”期间,主要以强度控制为主,意味着企业在扩大生产的过程中,要保持控制碳排放强度的增长。而在碳达峰之后,企业要控制碳排放总量。“这要求企业一定要未雨绸缪,尽早地实施具体的碳排放降低措施,不能等到最后技术不足时再行动。”

  此外,“十五五”时期,将碳排放强度降低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开展碳排放总量核算工作,不再将能耗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经理张雨薇表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对于企业来说,这意味着企业绿色改革需要进入深水区。这些要求需要企业在“双碳”目标下,进行一系列的内部改革和调整,以确保其运营和发展规划与国家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相一致。降碳比节能对技术和资金的要求更多,难度更大,企业应关注并适应省市两级建立的碳排放预算管理制度,合理规划碳排放预算。

  本次《方案》从国家、地方、行业、企业、产品等进行了全方位规划,明确提出将碳排放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政策制度和管理机制。

  今年,内蒙古、山东等地出台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省级过渡方案。而本次《方案》正式提出要建立地方碳排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五年规划初期,将碳排放双控指标合理分解至各省份。

  要做到“碳排放双控指标合理分解至各省份”是个系统工程,北京师范大学湾区国际商学院校外导师、中国上市公司协会ESG专委会专家李柱文认为,需要科学决策、有效监督、考核有力的措施配套,这可能是实现“碳排放双控”的难点工作和最大的挑战。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未来五年规划中,各省所面临的主要指标将聚焦于碳双控指标,而非传统的能耗指标。尽管如此,能耗问题依然是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方面。以钢铁厂建设来说,钢铁产业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对地方经济的GDP贡献显著,建议相关企业在进行此类高能耗项目时,应积极探索并应用清洁能源技术,发展清洁能源,以有效抵消和减少项目运营过程中的能耗,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满足未来碳双控指标。

  碳排放监测、计量等行业或迎来新风口

  碳排放双控考核替代能耗双控考核,需要实施更为全面的考核制度。《方案》提出,完善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机制,常态化开展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形势分析监测和预警。

  “目前,有些地方已经进行了监测碳排放,并自行设置预警系统。”吴宏杰指出,从行业层面来看,电力、钢铁、有色等行业协会对企业进行管控,并设置预警系统。未来,相关的系统还将持续优化与完善,国家能够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行业和企业实施更为有效的管控。

  中国银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双碳创新中心负责人李栩然认为,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为了准确掌握不同行业的碳排放量及其减排潜力,可以通过构建相关模型对进行碳排放监测与风险分析。

  未来碳排放双控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会进一步衔接,碳排放双控政策又会带来哪些投资机遇?

  张雨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随着《方案》的发布,许多新技术的发展也将得到有力推动。在碳相关的数据库建设方面,相关的监测、计量技术等有可能机会迎来新发展。在降碳技术方面,《方案》的实施将推动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发展。

  《方案》也提出要完善企业节能降碳管理制度。张雨薇认为,碳交易和绿证、绿电交易将发挥其作用,帮助企业加大能源绿色比例,减轻企业减排负担。

  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中碳登)数据显示,从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交易启动以来,截至2024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超过4.6亿吨,累计成交金额近270亿元。总体运行平稳,有效促进发电企业绿色转型。

  7月31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绿证核发工作有关情况。今年上半年,企业参与绿证、绿电交易的热情高涨,全国交易规模正持续稳步扩大,参与绿证市场交易的买方企业和个人主体3.9万个,同比增长4倍,交易绿证1.6亿个,同比增长6倍。

  《方案》要求对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制修订碳排放核算规则标准。当前,全国碳市场仅有电力行业,随着碳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未来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也逐步纳入。除了重点行业外,李栩然认为,非重点行业也要对《方案》有足够的重视。“尤其是那些并未受到碳交易或绿电绿证消纳直接要求的非重点企业,亦应着手在其运营管理中,将碳排放因素纳入考量范畴,涵盖从范围1至范围3的各个方面。”

  在法律法规层面,本次《方案》提出,完善碳排放双控相关法规制度。全面清理现行法规政策中与碳排放双控要求不相适应的内容。加快修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等制度,纳入碳排放双控有关要求。

  李柱文认为,在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方面,“加快修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等制度,纳入碳排放双控有关要求”与企业的扩张发展、企业的当期运营都有密切关系,尤其是重点能耗企业应该积极关注甚至参与制度的修订和反馈意见,并在企业内部积极提前谋划和响应。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