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年的基金招商“竞赛”中,上海的“从容”,底气来自上海不缺股权投资基金。即便近年来新设股权基金落于下风,但存量规模依然不容小觑。
截至2024年6月末,上海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1757家,管理产品9011只,管理规模2.3万亿元。其中,创投基金产品4122只,管理规模6341亿元,位居全国首位。
上海的“从容”还来自于“谨慎”。曾有业内人士调侃,上海最大的优势是“守规矩”,上海最大的劣势是“太守规矩”。面对各地官宣的动辄千亿甚至数千亿的政府引导基金,曾有上海相关部门人士发出灵魂一问:“他们的钱从哪里来?”作为一个财政自给率超过100%的省份,上海在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方面,也需要“蹑手蹑脚”。
然而,正是这样的“底气”和“谨慎”,让上海“大意”了。面对要持续烧钱的三大先导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及虎视眈眈抢夺资源的周边城市,上海或主动或被动地加入了基金招商的大军。
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的落地,意味着对上海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在当前股权投资行业的冰河期,大笔政府引导基金砸下去,能撬动多少社会资本?如何管好这笔庞大的资金?
“市场环境好时,政府引导基金容易撬动社会资本,既借市场化机构的融资能力,又借了管理能力,但在目前市场上的资金几乎都来自于政府之际,基金招商就需要做得更专业更有特色才会有好的效果。”晨哨集团CEO王云帆说。
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目前尚未发布子基金遴选公告。创业投资19条指出,依托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遴选专业投资团队,重点支持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新设未来产业基金,重点投向处于概念验证和中试等早期阶段的硬科技领域和未来产业。
王云帆说,如果能做到“提供机制和营商环境,引导市场机构百花齐放”,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如果是行政主导的基金招商,则应清晰地规划,避免一哄而上。
可借鉴的例子是浙江先进制造业专项基金群。其中,浙江金融控股公司牵头,与11个设区市政府签订专项基金组建合作协议,每个地级市设立的基金主攻一个产业,这样既能在资金方面形成合力,也能在全省范围内形成清晰的产业导向。
目前,全国的股权投资机构都对上海千亿规模的母基金“虎视眈眈”。如何分配、如何管理,能否达到预期,都在考验着上海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