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本市场近期震荡不断,国内资本市场亦迎来关键时间节点,后市将演绎怎样行情?
近日,中欧基金基金经理罗佳明在2024年中期策略会上表示,结合估值和企业盈利两个角度,都有理由相信A股和港股的潜力以及韧劲,在具体投资机会中他较为看好四类方向。
罗佳明表示,用恒生指数盈利预测数据,会发现近期基本面已出现积极迹象。同时结合制造业表现,其比重在GDP中显著提升,实物消耗增速超过GDP增长,也快于公司ROE增长,这显示出国内的经济结构转型正在悄然发生。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结构转型逐渐深入,经济复苏的动能也在逐渐累积,部分优质公司今年以来盈利重回增长区间。由于港股中部分优质企业积极提升股东回报,其每股盈利预期最近出现上修。另一方面,美联储已结束加息周期,下半年普遍预期将进入降息通道,也将提升全球权益市场的估值中枢。因此,他认为应对未来的港股、A股市场保持乐观,其中更关注优质企业的盈利修复进度。
在资金流向方面,罗佳明观察到,美元指数与恒生指数之间反相关性或依然存在。在美元指数下行阶段,港股市场往往有好的表现。随着美元进入宽松周期,势必带动资金流入新兴市场,这对港股市场亦是一个正面的信号。
在估值方面,罗佳明认为,横向对于主流经济体股市,港股和A股市场估值偏低,有较大的修复空间。其他新兴市场以及一些发达市场当下估值已接近修复到21年的高点,而A股港股股票市场的估值则接近2018年的历史低位。在美债利率难以回到2020-2021年低点的前提下,中国配置流出的压力将会减缓,甚至有可能高低切换的行为再次发生。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集中回购的行为向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从历史经验看,港股大量回购往往出现在市场低点之后,彰显了上市公司对长期发展的信心有利于提振市场情绪,并对股价起到支撑作用。
展望后市,罗佳明认为,需要重点关注四条主线投资机会:
第一,供给侧限制或出清带来的上游大宗品行业机会,如煤油铜铝造船以及相关的装备制造产业链。由于上游行业长期资本开支不足,产业链利润逐渐从中下游往上游转移;
第二,企业出海创收的投资机会,以日本90年代后期为例,日本内需持续疲弱的局面下,出海成为企业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撑以及股市中的超额收益来源。当下,中国部分制造业在全球已具备强劲竞争力,他认为这类企业将有机会做世界的生意,带来超乎预期的表现;
第三,老龄化趋势下的创新药及器械机会。随着老龄化的到来,适龄劳动人口减少带来机械自动化需求的自然提升,推动医药器械、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发展。生物创新是除AI外,国际上最大的科技创新领域,中国创新药行业已进入2.0发展时代,有机会在未来2~3年进入商业化放量阶段。
第四,科技创新类企业机会。关注AI带来的硬件提升,特别是在全球换机周期中那些能够走向世界的硬科技供应链企业。此外格局稳定、致力于增强股东回报的互联网平台,也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