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8-11 22:08:59 股吧网页版
江门市蓬江区迎来建区40年新起点 全力冲刺千亿GDP强区 四十不惑再出发 凝心聚力谱新篇
来源:南方日报

  时光的脚步永远向前,但总有特别的时代节点,在历史的长河中格外闪亮,值得铭记。

  40年前的夏天,1984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江门市郊区,为县级市辖区。十年后的8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郊区更名为蓬江区。

  在上世纪80年代,即使是最具想象力的预言家,应该也想不到,40年后,蓬江常住人口将由建区初期的不到9万人增长近10倍;更难以想象,蓬江距离“千亿GDP强区”仅一步之遥,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较1985年增长966倍。

  “城”长40年,蓬江从郊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心城区。从青春期到三十而立,再到四十不惑,如今的蓬江更添几分成熟与稳重。青春蓬江、活力蓬江、灵秀蓬江等众多亮丽名片的背后,蕴含着一个全国百强区的自信与底气。

  建区40年,是蓬江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续写辉煌的新起点。当前,蓬江尽管面临诸多艰难险阻,但依然敢于直面问题、砥砺前行,全力抢抓“大桥经济”“黄金内湾”重大历史机遇,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闯过一道道险关隘口,战胜一个个困难挑战,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人们不难想象,“城”长蓬江的漫长岁月里,既有乘风破浪的喜悦,也从不缺少惊心动魄的瞬间。40年来,蓬江的发展恰如奔流不息的江河,虽有蜿蜒曲折,却仍然一路奔腾,汹涌向前。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人们热情祝福蓬江40岁生日,既是在肯定过去取得的成就,也是在瞩望明天再创新辉煌。在全力冲刺千亿GDP强区目标的关键节点,这样的自信对蓬江来说尤为重要——

  不管前面是“深水区”还是“无人区”,蓬江必将赓续“杀出一条血路”的豪迈气魄,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久久为功的定力消解不确定性,穿越一个又一个周期,迈向下一个辉煌的40年。

  站稳“C位”

  当人们谈论主城区时,人们在谈论什么?

  在强手如云的粤港澳大湾区,自然少不了提及广州的“小蛮腰”、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珠海日月贝……

  如果这个话题聚焦到江门,答案大多也是落在蓬江区。

  江门最高的大楼在哪里?万达广场双子塔。江门消费“顶流”在哪里?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明星到江门举办演唱会要到哪里?江门体育中心。

  这些意味着城市“流量”的地标,都位于蓬江区。

  何为主城区?从土地来说,蓬江肯定不是江门面积最大的县(市、区)。但主城之“主”,在于其汇聚城脉、商脉、人脉,是一城之精华所在。

  直观的数据最能体现中心城区的分量:蓬江以全市约3%的土地面积,集聚了全市近两成的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GDP)逼近千亿大关,总量在各县(市、区)中排名前列。

  不过,在40年前,蓬江还算不上是江门的主城。

  建区之初,蓬江被命名为“郊区”,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建区第二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仅为0.95亿元。城乡面貌也较为落后,只有环市、外海、潮连3所卫生院,1984年堤西路段才建成人行铁桥……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行政区域的调整,蓬江区由农业生产区变成城乡合一的市辖区,从此驶入了城市化的快车道:1993年,区政府新办公大楼、郊区人民医院、潮连大桥等工程奠基、动工建设;1999年后,蓬江区陆续建成了一批高档楼盘;2001年,全区106个居民委员会改建为61个社区居委会;2004年,蓬江区滨江大道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启动……

  在泛黄的历史照片里,这些场景都化为城市发展的旧印记,给蓬江人留下了“甘蔗化工厂”“新宁火车站”“江门墟”等难以忘怀的珍贵记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今天,蓬江这片神奇的土地已是一日千里、日新月异,主城轮廓越发清晰,城市新质感的气息扑面而来——

  北新区、滨江新区等建设日新月异,城市框架全面拉开;高速、快速路与城市道路交织成网,逐步形成“五纵五横两环两铁”立体化交通网络;启明里、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修旧如旧,成为“网红打卡点”;地王广场、汇悦大融城、万达广场、健威广场、奥园广场等商业体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演唱会、运动赛事等各项活动精彩纷呈;万达嘉华酒店、保利皇冠假日酒店、金凯悦酒店等中高端酒店相继投入运营;成为江门第一个国家卫生镇全覆盖的县(市、区);紫茶小学等5个教育集团获评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

  40年很短,只是历史长河的短短一瞬。40年很长,足以让一座城市涅槃蝶变。一张张老照片、一份份旧资料、一段段旧影像,不仅折射了“城”长轨迹,也指向了一个明显的事实:蓬江区已从郊区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心城区,是江门当之无愧的“C位”。

  “四十不惑”

  纵观城市发展历程,产业集聚和城市化之间大多呈现相伴相随、相辅相成的关系。产业集聚可以带动就业、催生消费,可以说是城市化发展的“加速器”。

  主城崛起,蓬江依靠的也正是这条路径。

  建区初期,蓬江区(时称“郊区”)就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实施“区、镇、村、联户企业、家庭企业一齐上”的措施,发展乡镇企业。此后,蓬江区先行先试,鼓励村镇设置园区,开发了大量工业用地。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80.39亿元,财政收入2.62亿元,分别是1994年的5.26倍和3.16倍。

  从乡镇企业起步,蓬江产业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相继培育或引进了大长江、海信集团、嘉宝莉、天地壹号、海目星激光等一批龙头企业。产业园区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跃升,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食品)、省特色产业园(健康食品)、省特色产业园(智能家电)、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蓬江区预制菜产业园)等。

  翻看蓬江建区40年大事记,大长江集团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案例——1992年,大长江集团落户郊区。仅仅用了11年,该集团的摩托车年产销量便成功突破100万台,并入选中国企业500强;到了2006年,大长江集团的产值更是超过100亿元。

  如果说,昨天的成就与经验、今天的努力与实践、明天的蓝图与愿景,书写为一座城市的奋斗长卷。那么,在蓬江这幅城市长卷里,产业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数据显示,2023年,蓬江区“3+2”产业集群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85.4亿元,工业投资突破百亿、同比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1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5家、高层次人才2481人,各类创新平台、人才数量质量排名全市前列,常住人口也超过87万人。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建区40年,蓬江忽然发现,以往的发展路径似乎不灵了,低效用地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绊脚石”,无法满足当下企业的发展需求。

  信号已经很明显:低效工业园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稍有不慎,蓬江就有可能陷入“中年危机”。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唯有摆脱路径依赖,蓬江才能闯出一片新天地,为下一个40年再创辉煌开拓广阔空间。

  如今,蓬江区在深入研究中山、顺德模式的基础上,正全面推动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推出了25个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项目(2024—2025)。其中,先行启动项目13个,总改造用地面积179公顷,确保签约一批、落地一批、动工一批;后备项目12个,总改造用地面积156公顷。

  向低效用地说不,让“寸土”生“寸金”,为建设产业强区储备必要的发展空间,这就是蓬江“四十不惑”的底气。

  攻坚时刻

  建区四十载,蓬江正处在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攻坚时刻。

  放眼周边,虽然蓬江也有其他县(市、区)一时难以超越的积累,但自身也难免存在短板,包括土地空间资源紧缺、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新经济新业态发展不足等。

  从外部环境看,蓬江面临的挑战更为复杂,产业形态急剧转型、宏观经济持续承压、欧美贸易保护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传统的“三驾马车”驱动经济模式难以为继。

  可以说,如再不奋起突围,蓬江就有可能落入“老城区”困境。相反,如果能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淬炼,找到穿越周期的方法,蓬江的下一个40年依然可期。

  越是千变万化,越要修炼平常功夫。以自身的确定性,进而消解外部的不确定性,或许正是蓬江穿越周期的关键所在。

  首先是仰观大局,才能行稳致远。

  当前,广东正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是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抓手,涉及县、镇、村三级方方面面。立足建区40年的新起点,蓬江区提出要聚焦“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一体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共同进步与繁荣。

  例如,加快镇、村发展,“一镇一策”做大做强百亿经济强镇;深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发挥杜阮凉瓜、五洞牛肉等“一村一品”带动效应,做好“土特产”文章;集中力量培育更多典型镇村,共同创造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扮靓城市颜值,抓好绿美生态建设,加快美丽圩镇、美丽乡村建设,在城市更新中传承好历史记忆,努力实现处处见绿、步步成景……

  其次是善于借势,才能赢得主动。

  当前,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催生的“大桥经济”方兴未艾,珠江两岸各大城市百舸争流。蓬江提出要与时俱进抢抓“大桥经济”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提质打造大型产业集聚区蓬江片区、滨江新区、科技创新、文商旅融合发展等重点平台,将“大桥经济”带来的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

  同时,蓬江还将强化软硬联通,进一步完善连接中山、深圳等地的高快速路网,抓好蓬江形象宣传,提升交通互联互通水平;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提高政府服务效率,让客商放心投资、安心落户;加强产业招商、科创合作,聚焦“3+2”产业集群延链补链强链,打造新增长引擎,加强未来产业谋划,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奋斗赋予时间意义,主动扛起中心城区担当,展现中心城区作为,蓬江正昂首阔步迈向下一个40年,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活力新城,为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作出蓬江新的更大贡献。在这里,历史的辉煌与未来的愿景交织,正呼唤一个激情燃烧的明天。

  ■相关

  近20年来,蓬江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增长超5倍

  民生温度绘就幸福底色

  与蓬江共振“城”长的,还有百姓的幸福美好生活。40年来,这座城市的幸福感,如同温柔的风,吹遍城市的每个角落。

  蓬江建区40年以来,历届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更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一系列百姓关心关注的难点问题得到解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40年来,蓬江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托幼等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先后获得广东省教育强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养老助残工作示范区、国家健康促进区、全国民政先进区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环境最好县(区)之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9538元增长至2023年的58648元,增长超5倍。

  建区初期,蓬江区共有环市、外海、潮连3所卫生院。1985年,教育部门对贫困户子女入学实行半免或全免学费政策。1991年,蓬江区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2年,“五保”户每人每月最高补贴210元。1997年起,全区开始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民生工作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近年来,蓬江区大力推进民生事业发展,每年均实施十大民生实事,居民收入及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教育更加优质均衡。目前,蓬江区共有公办学校70所、民办学校10所,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60.58%(含市直),公办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84.41%(含市直)。全区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室49个,累计获评省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10个,均居全市首位。2023年,全区新增3所幼儿园为江门市规范化幼儿园、4所学校为江门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新增学位1020个;新建江门市华侨中学新校区,增加寄宿制公办学位1800个;建成江门实验中学高中部,新增高中学位1200个,着力解决高中学位供需矛盾。

  医疗水平稳步提高。当前,蓬江区共有综合性医院1所、中西医结合医院1所、镇街卫生院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所、村卫生站22所、其他医疗单位237所。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建成综合重症病区,建成ICU床位33张,提升重症救治能力。棠下卫生院住院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2023年,蓬江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在粤东西北片区70个县区中排名第7,获得省级奖励。

  就业服务精准供给。如今,蓬江区已建成全省首家设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公益性“零工市场”和17个“就业驿站”。2023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1.13万人,并举办“百校对百企”校企合作洽谈会,共促高质量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落实率达99.36%。

  社会保障更趋完善。目前,蓬江区长者饭堂已实现镇(街)全覆盖,并建成环市街道江侨社区“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站点。杜阮镇颐养院达到省级养老机构三星级标准,荷塘镇颐养院完成“公建民营”社会化改革;成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专家库,全覆盖成立镇(街)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时代的宏大叙事投射到个体上,最是具体生动、可知可感。40年间,蓬江区群众的生活水平早已今非昔比。正是这座城市的民生温度,绘就了蓬江人民的幸福底色。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