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8-14 21:45:20 股吧网页版
央行新增支农支小再贷款1000亿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8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或央行)公告,决定新增重庆、福建、广东、广西、河南、黑龙江、湖南、吉林、江西、辽宁、陕西、四川12省(区、市)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1000亿元,支持受灾严重地区防汛抗洪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加大对受灾地区的经营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农业、养殖企业和农户的信贷支持。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督促相关省(区、市)分支机构用好用足新增再贷款额度,指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融资需求,简化程序,加快审批,保障受灾企业资金需求,帮助企业恢复生产。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团队分析指出,这在及时发挥抗洪救灾作用的同时,也会对推动三季度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发挥一定积极作用。

  再贷款额度1000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团队分析指出,今年夏季部分省(区、市)雨涝灾害较为严重。为此,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要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央行本次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1000亿元,“支持受灾严重地区防汛抗洪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是对这一部署的具体落实,也体现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能够聚焦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精准滴灌,适时发力的特征。

  王青团队表示,由于1年期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为1.75%,明显低于2.3%的1年期MLF操作利率,加之央行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要“精准对接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融资需求,简化程序,加快审批”,因此这一支持措施会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信贷投放。这在及时发挥抗洪救灾作用的同时,也会对推动三季度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发挥一定积极作用。

  在做好五篇大文章背景下,王青团队指出,未来监管层将更为倚重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原则下,引导金融资源流重点流向国民经济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这是当前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一个重要发力点,同时又能有效防范大水漫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兼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一方面,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建立激励相容机制,将央行资金与金融机构对特定领域和行业的信贷投放挂钩,发挥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具有基础货币投放功能,有助于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信贷平稳增长。

  发挥信贷政策导向作用

  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人民银行持续做好普惠金融相关工作。积极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扶贫再贷款按照现行规定进行展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支持乡村振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人民银行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此外,央行上半年继续引导10个省份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运用好再贷款等工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6月末,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为6771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为1.7万亿元,扶贫再贷款余额为1085亿元,再贴现余额为60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日,央行在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中指出,是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导向作用。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保持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稳定性,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实施好存续的各类专项再贷款工具,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落地生效。

  据悉,提供再贷款资金的工具要求金融机构先对特定领域和行业提供信贷支持,央行再根据金融机构的信贷发放量的一定比例予以再贷款资金支持,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中除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之外均采取这一模式。提供激励资金的工具要求金融机构持续对特定领域和行业提供信贷支持,央行再根据金融机构的信贷余额增量的一定比例予以激励资金,目前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采取这一模式。

  支农再贷款自1999年起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引导其扩大涉农信贷投放,降低“三农”融资成本。发放对象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对符合要求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的100%予以资金支持。

  支小再贷款自2014年起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引导其扩大小微、民营企业贷款投放,降低融资成本。发放对象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民营银行。对符合要求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的100%予以资金支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