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8-16 07:10:00 股吧网页版
我国52个“山水工程”治理面积已超1亿亩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王莉

  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我国“山水工程”持续稳步推进。截至目前,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

  作为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的重点治理项目,大宝山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恢复治理项目聚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北江源头重要水源涵养区的定位,先后投入约1亿元,采取“源头防控、过程阻断、末端治理”修复策略,首创利用国际领先的“原位基质改良+直接植被技术”,实现山上山下一体化综合治理。

  通过治理,项目消除了矿区地质安全隐患,有效解决了水土流失和污染问题,生态系统得以重建,曾经满目疮痍、寸草不生的废弃矿山再现绿水青山。下游横石水水质极大改善,耕地污染得以治理,2000余名村民生产生活安全得到保障;北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提升,有效保障了粤港澳大湾区饮用水源安全;技术创新获得突破和推广。

  韶关南雄红砂岭是我国南方湿润区红层荒漠化的典型地区。2018年,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获批后,南雄市红砂岭综合治理项目作为重要支撑工程之一,创新多类型土壤改良技术、“中草药立体种植”生态治理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红砂岭生态监测与评价,在4.6万亩红砂岭区域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完成总投资8.74亿元,新增水田耕地6000余亩,既助力守耕地红线、保粮食安全,又鼓农民钱袋、促进乡村振兴,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赢。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负责人表示,以山水工程等国家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抓手,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已实现由单一要素向系统治理转变,由工程措施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由末端治理向全链条管理转变,由单纯依靠财政向多元化投入转变的四个转变,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转变作出积极贡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