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8-17 08:11:29 股吧网页版
企业增利居民增收税收却下降 专家:税费优惠是重要成因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杜丽娟

  随着国家统计局各项经济数据的出炉,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正式公布。从数据看,今年1—6月,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5110.3亿元,同比增长3.5%;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3元,同比名义增长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

  然而,企业增利、居民增收的背后,税收增速却同比下降,这备受市场关注。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今年上半年,税务部门组织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收入分别为25371亿元、7602亿元,均同比下降5.5%。

  对于两组数据“一增一降”,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黄立新解释称,规上企业利润增长,但税收收入并没有出现相应增长,主要是由于企业享受税费优惠政策减免税金额增长和企业弥补新冠疫情期间亏损金额大幅增加而导致,剔除上述因素后,税收收入同比略有增长,因此两者并不矛盾。

  “整体看,税收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在剔除统计口径差异因素后,本质上是相互匹配的,这些指标都客观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行态势。”黄立新说。

  尽管企业所得税收入同比下降,但相关申报数据结果仍比较乐观,这为黄立新的解释提供了更多佐证。

  根据企业所得税申报数据,今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7%,增速同比提高17.1个百分点。

  202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税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落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规上工业企业申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低税率优惠金额同比增长9.3%;申报免税收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共计同比增长3.2%,其中,股息红利免税收入金额同比增长8.4%。此外,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税前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同比增长12.8%。

  “若剔除税收优惠和弥补亏损因素的影响,企业所得税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6%,这一数据与利润增长基本匹配,这说明在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企业税收负担已经降低,轻装上阵迹象明显。”黄立新解释。

  和企业所得税情况类似,居民收入增加但个税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个人所得税提高了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三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去年8月,国务院提高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三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目前,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则由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其中独生子女可按定额扣除,非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分摊,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500元。

  这些调整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其在减轻家庭生育养育和赡养老人的支出负担的同时,也更好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测算,今年上半年这三项专项附加扣除金额同比增长超过40%。受此影响,工资薪金所得个税收入增速同比下降。

  黄立新解释,除上述三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影响外,股权、房屋等财产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收入下降也是个人所得税增速同比下滑的一个原因。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这部分所得收入下降幅度超过20%。

  基于这些原因,黄立新表示,无论是统计数据还是税收数据,都表明在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举措的支持下,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均实现了平稳增长,这显示出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