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8-19 17:05:10 股吧网页版
赋能“新中心”——探寻余杭善治之路⑤|让“生人社会”向“熟人社区”转变
来源:潮新闻 作者:通讯员 胡倩 石鲜鲜 郑志杭

  编者按: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以“枫桥经验”为指引,不断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为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力赋能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余杭区委社会工作部以“走基层”“找共性”“开药方”为破题点,深入镇街,开展蹲点调研,实现“解剖一只麻雀、总结一类方法、推广一片区域”。近期,潮新闻客户端联合余杭区委社会工作部推出《赋能“新中心”——探寻余杭善治之路》系列报道,走进余杭区农村、撤村建居新型农村社区、城乡结合部社区、城市社区、科创社区5种类型、10个村社,聆听他们的基层治理故事,探寻新时代基层善治之路。

  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熟人社会”的概念。在传统的乡土中国,村庄是一个亲密的熟人社会,人们对这一共同体具有较强的信任感和归属感。进入21世纪,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社区打破了面对面的亲熟关系,形成了所谓的“生人社会”和与人淡漠的相处方式。

  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过程,经济发达、高楼林立,在社区治理方面也面临挑战——邻里情感淡薄,居民缺少共同体意识,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低。对此,余杭区不断探索推动“生人社会”向“熟人社区”转变的社区治理路径,营造其乐融融的社区大家庭氛围,构建邻里守望、互帮互助、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轮值坐班、早送晚迎

  以暖心服务重塑社群关系

  城市社区是指聚居在城市住宅区内的居民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笔者在余杭区蹲点调研、采访时了解到,闲林街道竹韵社区、中泰街道新明社区和横溪社区都曾被基层治理的共性问题所困扰——信访矛盾突出、警情高发、居民关系紧张。一直以来,余杭区聚焦基层治理的难点和痛点,通过增加党建引领、开展群防群治、强化科技支撑等措施,让基层治理更具温度。

  每周二、四、六早上9点,新明社区新明半岛小区业委会主任王远都会来到业委会值班室上班。刚坐下没多久,一位年轻男性敲响了房门,希望坐班人员出面解决小区车辆违停的问题,王远立即记录下该业主反映的情况及联系方式等信息。

  这是新明社区设立“业委会坐班制度”,用优质服务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一个缩影,也是提升基层治理温度的生动实践。新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周徐珍告诉记者,“业委会坐班制度”于今年6月开始施行。该小区业委会共有9个正式委员、3个候补委员,以轮值坐班的方式受理业主诉求。业委会的组织力和公信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新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周徐珍面对面听取老人意见建议

  截至目前,新明社区新明半岛小区业委会党员比例达77.8%,新明半岛小区物业费收缴率也有了大幅提升。曾有业主讲述自己从业委会服务中感受到的温情:“像回到了娘家,终于有能吐露心声的地方了。”

  如此暖心服务在余杭的城市社区中并非孤例,各种各样的基层治理路子备受居民好评。竹韵社区注重年轻居民的作息时间,创新开展“早送晚迎”活动,每天早上7点和晚上7点,党员和社区工作者会在各个小区门口亮身份、送服务,与居民建立“一米之交”,面对面了解居民所需,收集民意。

  竹韵社区工作者在小区门口“早送晚迎”

  与此同时,还以网格为单元,招募小区热心居民组建“一米小分队”,深入居民家中开展反诈宣传、环境整治、文明倡导、关心关爱等工作,及时汇总梳理走访中居民反映的问题和诉求,提出解决意见,列出问题清单。

  竹韵社区主任助理奚龙说:“今后,我们社区将更加努力做好各项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工作,以小服务迸发大能量,拉近社区与群众、群众与群众的距离,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社团+治理

  打造“熟人”矩阵激活内生动力

  每到夜幕降临,竹韵社区咏竹园苑区的凉亭就“变身”为居民的“打卡地”。大人们围坐亭子里下围棋、唠家常、分享晚餐,孩子们结伴玩耍,欢声笑语不断。大家还在社区支持下举办了邻里节活动。在42岁的居民郑峰波眼中,这几座凉亭是邻里间交流情感的载体,“仿佛回到了自己小时候生活过的小村庄”。

  为了塑造更加坚实的基层治理力量,余杭的城市社区正在打造以社团为纽带的“熟人”矩阵,从共建共治共享的参与式治理中激发居民的公共精神。

  陪漂合唱团参与关爱孤寡老人、秉竹少年团参与垃圾分类宣传……竹韵社区以创建“熟人社团助力居民自治”为抓手,充分发挥社团力量,打造了“1+N”群众性社团组织矩阵,建立“一对一”社团指导员制度,通过社团文化活动凝聚居民力量,进而参与社区治理。

  竹韵社区钓鱼协会成员清理河道两侧垃圾

  “这些群众力量相当于我们的手和脚。居民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熟人社区的治理工作,我们推进工作也会很轻松。”竹韵社区主任助理奚龙自豪地说道,自己现在很少担心小区河道治理问题,因为有竹海水韵钓鱼协会的成员都争当“河小二”,主动认领内河整治任务。截至目前,竹韵社区已经组建22个社团,覆盖2000余名居民,80%以上的社团成员加入志愿服务队,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补充力量,有效激活了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让邻里更情深、治理更有效。

  新明社区“明心”议事队

  同样的,新明社区也充分摸清居民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组建了新明太极队、明心姐姐志愿服务队、“明心”讲师团、“明心”议事队等11支社团队伍,精准服务居民个性化需求,提高居民凝聚力,激活社区治理内生动力。

  针对物业管理水平不高、沟通不畅等问题,新明社区组织小区退休干部、在职律师、社区心理咨询师、在职党员、业委会成员、志愿者等10余人成立“明心”议事队,通过“每周六定期坐班接待、每周三下沉现场服务”的方式,共同探讨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今年以来,他们先后调处矛盾纠纷数百余起,化解率达到100%。

  建群入圈、AI赋能

  搭建平台推动社区“微”治理

  “只要在群里@一下网格员,烦心事5分钟之内就能有回应,大家都喜欢在群里咨询、反映问题。”横溪社区居民赵女士对小区的楼栋居民群夸赞不已。

  横溪社区是常住人口超过8千人的融合型大社区,汇聚了来自27个不同省份的人员,矛盾纠纷多发,是缺乏沟通与共情的“生人社会”。

  为进一步畅通群众邻里互动、诉求反映、便民服务的线上渠道,横溪社区邀请社区居民、网格长、社区民警等组建楼栋居民群,探索建群管理多方联动,这也是余杭区通过“建群入圈”机制助力基层治理的一个生动缩影。

  余杭区部分村社居民微信群

  今年以来,余杭区通过区分网格、小区和楼栋三个层级,全面推广“建群入圈”的工作机制,以楼栋为单元,建立线上网格微信群,动员党员干部、各类力量“建群入圈”,收集信息、回应诉求。同时引入“AI余杭”智能助手,实现普通咨询AI解决、敏感诉求人工解决、紧急求助专人跟进,全力打造“问不倒、能闭环、更智能”的便民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建群入圈”机制已覆盖余杭区504个小区、规范居民联络群1146个、入圈居民人数达17.8万人,群众诉求100%线上回应。

  以基层智能化治理“入圈”,让居民幸福感“出圈”,是余杭区各个城市社区建群入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余杭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群入圈”,不仅能让社区与辖区群众建立起切实可靠的线上联系,第一时间回应居民美好生活需求和急难愁盼问题,同时也为社区居民之间搭建了有效的沟通平台,这是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基层治理的有效抓手。

  在竹韵社区主任助理奚龙的手机上,显示着32个小区微信群聊信息,内容涵盖消防安全、网络诈骗、环境治理、文明习惯等。每当微信提示音响起,他都会点开消息查看,第一时间接收居民诉求。他说,如今有了微信群,更有助于拉进社区和居民的距离,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笔者在蹲点调研时还发现,各个社区正在探索社区治理的新方式。例如,为了让年轻人更好地融入社区环境,竹韵社区在考虑通过举行电子游戏竞赛、举办相亲活动、开设夜校等方式,推动年轻人与社区“双向奔赴”。针对横溪泰和治理群用户活跃度不高的问题,横溪社区在思考如何创新升级“AI警官”模式,实现与居民的良性互动。从解决眼前的急难愁盼问题到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未来生活,从单纯关注信访量的下降到为社区治理注入更多人文关怀,余杭基层善治的“后半篇文章”正在徐徐展开。

  我们可以看到,从“生人社会”到“熟人社区”,余杭区引领群众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居民营造出家的环境,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应有之义。而这些共建共治共享的熟人社区,则成为余杭基层善治的生动注脚,必将为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的内生动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