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8-21 16:28:10 股吧网页版
海报观潮丨 “中药+”餐饮火热,是真养生还是生意经?
来源: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评论员刘瑞琪

  近日,一类名为“药膳冰淇淋”的新式甜品备受年轻人追捧,店内的产品有西瓜霜、川贝枇杷膏、八仙果等不同风味的冰淇淋,人均38元,常常一上线就卖断货。菜单显示,每种甜品都融入了中药元素,并标注出草本功效,如“桂圆红枣米浆”能安心宁神,“八仙果”能止痰化咳,“龙参茉莉青柠茶”能大补元气等。

  中药冰淇淋、中药咖啡、中药茶饮、中药面包、中药甜品、中医药膳餐厅……各种各样的“中药+”餐饮业态持续涌现,成为新的流量密码。以中药茶饮为例,据红餐网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超30个主打中药或草本养生的茶饮品牌,号称“新中式草本茶饮”,有的品牌已在一线、二线城市开出了上百家门店。在装修上,中药茶饮普遍走“中药铺”风,门店中常常使用药材、药罐、药柜、穴位图等中医相关元素。

  “中药+”餐饮何以火热?

  近年来,中药+餐饮的热度不减,从“乌梅汤”“熬夜人参水”“阿胶奶茶”,到如今的“中药冰淇淋”,传统中医药正在与日常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餐饮习惯不断融合。据《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药食同源+滋补类食品”成为新生代消费首选,中医药养生的玩法变得越来越年轻化、趣味化。

  对于这些“中药+”的餐饮,不少人是抱着好奇、新鲜的态度,想要“尝个鲜”。养生风潮之下,很多年轻人都会对自己压力大、饮食作息不规律的亚健康状态感到焦虑,于是选择新兴的中药餐饮来进行养生消费。《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也提到,18-35岁的年轻群体已成为养生消费的主力军,占比高达83.7%。中药+餐饮正是切中了这部分消费者的痛点,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契合了当代人的生活理念和个性化需求。

  从消费内因来看,中药+餐饮能够受到这么多年轻人的喜爱,源于他们从心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与认同。对于国人来说,自小便对华佗、李时珍、张仲景等名医有所耳闻,在日常饮食中受到过“食药同源”“应季而食”的影响,浸润着中国优秀中医药文化的文化自信。所以,吸引大家的,是勇于创新的中医药打开方式,是小小食物中浓浓的“文化味儿”,是年轻人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

  真养生还是生意经,火热之中需有冷思考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中药+”餐饮的“粉丝”,在火热之中,仍需要一些冷思考,即其中究竟是真养生,还是只是商家的一种营销噱头?

  当一种事物被判定为“网红”,往往暗含着的一层意思是,它有着“昙花一现”的可能。据封面新闻,某中药冰淇淋品牌的销售人员表示,最近加盟生意热度很高,大概15万元开一家店,快的话一个多月就可以回本,商家并不需要有医药资质。同时,部分“中药餐厅、中药美食、中药饮品”价格并不便宜,38元一个的中药冰淇淋、52元一个的中药面包,这样看来,“中药+”的加入似乎成了商家“割韭菜”赚快钱的幌子。

  若只想趁新鲜感和话题性去“蹭热度”,这一类中药餐饮势必很难长期可持续发展。当商家把更多精力放在形式和氛围上,追求短期盈利和扩张,就容易忽略“要卖好产品”本身,走错了路;甚至,会消耗公众对于中医药的信任和敬重,将其真正厚重的文化内涵和科学价值庸俗化。

  此外,中药冰淇淋、中药奶茶、中药咖啡,归根到底还是一种饮料或者甜品,就算加入了中草药的成分,也并不能改变他们的根本属性,乱吃这类食物可能影响脾胃功能,本身就不养生。药膳的本质是药而非膳,在食物中加入中药是否符合“药食同源”的理念,以及能否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发挥中药材本身的药用价值,仍有待考证。

  中医讲求对证治疗,辨证施治,中药食品中的药物配方是否适合个人体质,需要专业医师判断,即使是药补食疗,也需要长期服用才能起效。想将中药元素有效融合进日常餐饮,绝非简单的加进去就可以实现药效,还需要严谨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保驾护航。从安全性角度来看,国家规定只有列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中的中药材,才能安全添加至食品中作为药食同源物质使用,且需符合特定要求,比如苦杏仁需经过炮制方可使用,否则可能有毒性。

  如何持续深挖“中药+”

  总的来说,“中药+”餐饮通过传统中药材与现代食品饮品相结合,将中医药文化以一种更加生动、鲜活的形象展现在公众面前,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养生思路,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扩大了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实现了与时俱进的转型升级。

  因为要弘扬,所以必须要以更加严谨、理性负责的态度来对待“中药+”这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商家来说,不能只注重营销噱头,一味地将中药元素简单粗暴地加入产品中,更不能因为添加了中药成分就拉高定价和虚假宣传产品功效,白白让中医药文化“变了味儿”。在推出“中药+”产品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督,经过科学的检验,符合国家相关监管法规,以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中药+”要随着时代不断融合创新,除了要有“热度”,还要进一步挖掘中医药餐饮背后的文化内核,用扎实的底蕴抓住更多人的心。今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卫生健康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生产生活”“推动中医药文化加快从内容供给向产品供给转化”。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贴近日常、深受公众喜爱的“中药+”产品出现在我们面前,丰富人们的中医药文化体验,也期待更多企业与机构在传承与创新中探索中医药食品的无限可能。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