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8-22 06:23:30 股吧网页版
AI助力不良资产处置提质提效
来源:中国经营网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不良资产的识别、评估、处置和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AI的参与不仅提高了不良资产处置的效率,也为行业创新提供了新机遇。

  近日,在资通社、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人工智能产业分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AI+不良资产处置商业模式研讨会”上,来自政府部门、金融企业、行业协会和法律界人士共同探讨AI在不良资产处置中的应用前景和商业模式创新。

  AI发力个贷不良处置催收环节

  不良资产处置是金融系统中重要一环,在传统处置模式之外,现代科技快速发展,信息交互日趋复杂,AI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

  一位金融机构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AI在不良资产的收购、管理和处置端都有较大发展空间。

  “不良资产分为对公不良和个贷不良,AI在收购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尽调和估值领域。尤其是对个贷不良领域,AI已展现出较大作用。”上述人士表示,“对公不良资产的尽调和估值主要是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判断这一债权项下有多少资产、哪种类型的资产及资产的价值等,最终得出结论。而个贷的特点是底层没有资产,只能依靠大数据分析。”

  他举例称,假如有一万个人都出现贷款逾期,资信状况都很差,这些人的情况很难接触到,只能依靠数据和概率分析,这时AI的作用就能发挥出来。只要将银行个贷不良包的数据录入到AI数据库,AI可以通过对对方年龄、职业、地域、逾期时间等数据进行分析,快速生成一份完整的回收情况报告。

  在不良资产管理端,AI的作用主要是提升智能化水平。上述金融机构人士介绍:“在部分处理个人贷款不良资产的公司,不良资产起诉状和起诉文件,已不再需要人工撰写,而是由AI来完成。比如想要生成一份个贷逾期的起诉状,只需将其所有贷款资料扫描,AI即可生成完整的起诉文件。在部分要求严格的公司,这类起诉状原则上不允许人工撰写,都交由AI完成,因为人工出错概率更高。”

  另外,在不良资产处置端,上述金融机构人士表示,以电话催收(以下简称“电催”)为例,此前只能依靠人工进行,电催人员需要有高中以上学历,并接受一段时间专业的法律培训,才能在电话中与被催收方进行有效沟通。

  随着AI的介入,对电催人员的学历和法律积累方面要求大幅降低。上述金融机构人士介绍,AI在读取被催收人的回答后,会自动生成应答,准确告知被催收人需承担的后果甚至AI还可以根据被催收人的地域、性别、年龄等因素,转变语言和语调,以提高催收的效率。

  AI助力不良资产降本提效

  国资委再制造产业促进中心常务副主任杨静岩在研讨会上,以“四个钱”为核心,分析了不良资产的金融属性,第一个“钱”是资产的收购价格,第二个“钱”是资产的账面价格,第三个“钱”是资产的市场价格,第四个“钱”是资产未来的超值收益价格。

  “收购价格和账面价格之间的差异,是一个利润的空间,账面价格和市场价格之间,也形成一个利润空间,市场价格和未来增值的超值收益价格之间,又是一个利润空间,前两个价格的增值空间通常是有限的,从市场价格跳跃到未来的超值收益价格,这一利润空间有可能是无限的。”杨静岩表示。

  在杨静岩看来,从收购价到市场价,AI所做的工作主要是降本,例如在资产尽调和分析阶段,AI可以替代会计师、律师、评估师的部分工作,减少人力成本。

  实际上,从市场价格到未来超值收益价格之间,AI不仅可以对存量数据进行分析,而且可以完成人脑无法完成的工作。未来,AI将是不良资产从市场价格到未来价格增长的原动力。

  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人工智能产业分会秘书长魏慧章表示,当前,AI领域最短缺的是人才,在一些AI培训机构,许多学员尚未毕业,就已经被猎头公司预订。许多35岁以上的程序员,通过学习并掌握成熟的AI技术,在职场获得了更多机会。

  “AI在不良资产处置领域大有可为。”魏慧章介绍了其2023年接触到的一个案例,“一家企业从银行以很低的价格购买了一家不良资产公司,之后再进行二次处理,在这个交易和处理过程中,已经有大量工作由AI完成。”但魏慧章提醒,在AI应用过程中,如何做好隐私保护、如何确保数据安全,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资通社发起人张蕾认为,不良资产的处置与管理,正日益成为推动市场重构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借助AI技术的应用,不良资产的识别、评估、处置和风险管理方面获得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AI不仅提高了处置效率,也为行业创新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