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9-01 11:07:19 股吧网页版
求解社区食堂的郊区建设难题:市域范围内,如何均衡发展?
来源:上观新闻

  截至2023年底,上海已建设社区食堂346家。社区食堂的初衷,是保障老年人,特别是特殊困难老年人就餐。为提高运营的可持续性,逐渐拓展服务对象,通过向全龄人群开放、拓展客群从而实现收支平衡,逐步形成了政府建设场地、专业机构运营的“公建民营”模式。

  然而,近期多位政协委员发现,这套在中心城区行之有效、并良性运转的模式,在部分郊区却难以复制:地方财政资金对“公建”支持有限;周边消费能力对“民营”支撑不足。

  在市域范围内的均衡发展,是上海社区食堂需要求解的一道新题目。

两大难点,一个理由

  从市郊快轨金山线一路向南,田野如画卷般徐徐铺开。这条线路的终点站金山卫镇,坐落着常住人口5270人的东门居民区。今年6月,上海市政协常委、致公党市委秘书长刘新宇到此调研,看到了郊区社区食堂建设这道题目中,具象化的两大难点和一个必答理由。

  难点之一,郊区社区食堂在建设中得到的资金支持有限,具体表现在申请资金补贴存在一定实际困难。

  目前,上海市民政局通过福利彩票公益金,对社区食堂的建设发放一次性补贴。根据设计供餐能力分档,给予最高50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各区按照不低于1:1配比。然而,部分经济后发的郊区地区财力薄弱,比如有些街镇每年批准固定数量的民生实事项目,造成社区食堂申补需要等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推进民生实事不能等靠要。”金山卫镇东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燕说,在缺乏一次性建设补贴资金的情况下,社区引进了公益创业团队“梦享未来”。以“纯民办”形式开设一家面积约200平方米的社区食堂。开业两个多月来,日客流已从约100人次增至约250人次。

  难点之二,郊区社区食堂在运营中实际盈利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周边客群消费力不足以支撑收支平衡。

  社区食堂运营方“梦享未来”合伙人易兰妃说,周边人口不够稠密、客源群体相对不足、部分客户价格敏感,是这家郊区社区食堂实际运营的主要挑战。

  她给记者算了笔账:这家社区食堂目前日客流约250人次,客单价约13元,月营业额约在9-10万元;而月综合成本约在12万元——人工成本约5万元,原料成本约5万元,房租、水电成本约1-2万元。日客流要达到约350人次,店内才能实现收支平衡。

  两大难点之外,刘新宇同时看到了这道民生难题的一个必答理由:社区食堂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社区928位老人的殷殷期盼。

  东门居民区60岁以上老人928人,其中60岁以上独居老人42人,80岁以上纯老家庭老人20人,就餐不便是他们的普遍困扰。

  77岁的居民沈传华夫妇三年前从市区搬来金山养老,子女住在市区。没有社区食堂,每天买菜、烧饭、洗碗的日常已成了这对老人的生活负担。沈传华说:“早上7点出门买菜,中午做一顿、晚上做一顿,还要洗碗,越来越力不从心。”

  为满足老年人就餐需求,东门居民区其实早在2022年9月就设立了老年助餐点,为有需要的老人配送盒饭,但反馈并不理想。“菜品不是现制、种类不够丰富、只配送午餐且需要预定,导致订餐人数越来越少,从最初16人,到后来只剩2人。”王燕说,相比助餐点,价廉物美又现制现售的社区食堂,才是满足老人吃饱、吃好需求的众望所归。

做好政策的“加减法”

  微观上,社区食堂在郊区存在建设难题;宏观上,其在市域范围内分布不均——在中心城区密布,而在郊区建设不足。对于这道难题,上海市政协委员、静安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团队负责人竺越发现,与之对照,相当一部分中心城区的老人正迁往郊区养老。

  在他看来,为老助餐服务在中心城区与郊区之间存在供需错配。他说,“据个人观察,目前迁居郊区的多为‘新老人’,尚能自己做饭,助餐需求不高,但几年后郊区老人的助餐需求将显著提升,社区食堂宜适当超前部署。”他的理由是:不管社区食堂如何“进阶”,应始终不忘初心,将老年友好社区建设、照顾弱势群体就餐保障放在最优先的位置。

  民生难题,如何求解?两位委员的共识是:做好政策的“加减法”。对郊区地区建设社区食堂的现实困难,能否在保证公平性的前提下,通过适当的增与减,予以政策支持?

  刘新宇认为,根据目前有关规定,对社区食堂的政策支持以“公建民营”形式为主,主要在建设环节发放一次性补贴。然而,部分自身经济底子薄的郊区地区,因场地、资金难到位而采用了“纯民办”模式,反而领不到市级财政对建设环节的一次性补贴。对此情况,能否适当优化补贴方式:调整建设补贴,并增设运营补贴?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4月,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和市财政局共同发布《关于推进本市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加大运营扶持。《意见》要求各区建立老年助餐服务运营补贴机制,结合供餐能力、实际服务数量、服务质量评价结果、老年人满意度等因素给予运营补贴。

  刘新宇表示,从实际表现和效果出发,建立运营补贴机制有助于推进全市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期待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具体落实举措。

  《意见》同时要求,持续落实社区长者食堂税费优惠政策和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费用执行居民生活类价格。竺越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应的具体举措。

  今年3月,闵行区一场关于社区食堂的大讨论在颛桥镇君莲党群服务中心召开。对在此新建的社区食堂,居民代表吐槽距离远、菜价贵,不够便民;运营方则苦于成本高、营收低,入不敷出。近日,记者在对运营方回访中得知,由于享受到优惠政策,水、电由商用价格改为民用价格,社区食堂已由亏损转为微利。

发挥社会“乘数效应”

  在社区食堂均衡发展这道题目中,发挥社会“乘数效应”,也是一种解题思路。市政协委员、上海燃气市北销售有限公司业务与营销管理副主管张畅敏建议,探索社区与企业、商户对接机制,形成共建、共管——以更高效率的方式、更节约的政府成本,办好社区食堂。

  社会餐桌的探索,其实在中心城区早有案例。在浦东新区潍坊新村街道,辖区内社会餐饮店,为持社区发放的就餐卡的老人提供打折服务。黄浦区则发挥老字号餐饮资源丰富的优势,将老年人喜欢的老字号餐饮店纳入为老供餐服务体系中。多所老字号餐饮门店成为“老字号长者餐厅”,上线“助老套餐”。

  发挥“乘数效应”,撬动更多社会力量的尝试,在一些郊区地区也开始出现。去年11月,奉贤区南桥镇探索“社区+企业”共建模式,在写字楼里开出社区食堂。面对场地资源紧张、盈利能力有限的先天条件,该镇主动作为:借现成餐饮店或企业员工食堂的“大厨房”,打造满足居民期望的“小食堂”。与周边两家企业共建,曙光社区开出了全镇首批两个社区食堂。

  在刘新宇委员调研的东门居民区,运营社区食堂的公益创业团队“梦享未来”,也在同题共答。团队几位年轻人用心、用情服务社区,已与社区内许多老人建立了信任,收获了不少忠实“粉丝”。在社区食堂的基础上,团队正积极开展暑托班、端午社区活动等衍生服务,并将逐步尝试护理、陪诊、康养游等探索。或许,跑通“社区食堂+”的服务模式也未可知。

  竺越委员注意到,上海还在支持饿了么等平台企业,开展数字化助力养老送餐的探索与实践。针对老年人常用的买菜、订餐等场景重点优化,相关应用产品的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正在进行。未来,随着长辈模式、无障碍模式上线,老年人订餐更便捷,社区食堂的服务半径也将进一步拓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