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9-13 03:04:00 股吧网页版
多项指标全国第一 解析上海生物医药“创新集群”
来源:新华财经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石。作为国内最早布局生物医药产业的城市之一,上海早在1993年就将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历经30余年发展,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由小到大,综合实力由弱到强,多项指标位列全国第一。

  9月11日,在上海市静安区举办的生物医药产业沙龙上,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的研究显示,上海市已经形成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和“生态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逾8万家,其中30多家企业登陆科创板,排名全国第一。但对标全球医药创新高地,在源头创新、国际合作以及技术赋能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强化。

  聚“链”成群,产业迸发新活力

  作为全球领先的科创中心,上海将生物医药产业定位为三大先导产业之一。2023年以来,上海在政策端持续发力,陆续发布《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上海市促进基因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多项政策,推动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促进上海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将上海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和创新引擎。

  据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活跃,创新成果国内领先,2019年以来,截至7月底,上海一类国产创新药累计获批24个,位居全国前列,并有多款全球首研新药。上海创新药的国际上竞争力也不断提升,从2019年到2023年,中国一共有6款创新药获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其中两款来自上海。目前国际排名前20位的药械企业当中,有18家将中国区的研发或生产总部设在上海。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排行榜上,“上海-苏州”区域位列全球第五。长三角已经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聚集地和强大推动力。

  据中国经济信息社行业洞察产业数据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中经社行业洞察系统”)数据显示,目前上海逐渐形成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东方美谷、湾区生物医药港等7大重点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均匀分布于上海各区位,形成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

特色园区分布图.png

数据来源:中经社行业洞察系统

  中经社行业洞察系统显示,上海七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在产业侧重上各具特色。例如,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原创药为抓手,发明专利授权数量较多,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持续攀升,2023年,生物医药产业营收1630亿元,同比增长23%。

  除此之外,临港新片区生命蓝湾将目光锁定产业最顶端,重点发展国际医疗服务、高端医疗器械相关产业,设置高准入门槛,作为上海26个特色产业园区中最年轻的“新星”,闪耀东海之滨。东方美谷以美丽健康为特色,企业数量领跑各大园区。G60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青浦生命科学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落实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园区营商环境,入驻企业发生投融资事件较多,呈现出较高市场活力。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则侧重医疗器械装备、生物工程产品研发生产,加快导入高质量企业,吸引产业基金、研发和转化平台等资源要素不断集聚。通过对不同园区的差异化布局发展新赛道,上海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前沿阵地”。

饼状图.png

数据来源:中经社行业洞察系统

  对标国际,激活创新新动能

  集群化发展是促进产业发展及自主创新的重要趋势。《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排名前十的科技创新集群中,有三个位于美国,其中前两名为“北加州”(即旧金山湾区)和“马萨诸塞州”(即波士顿、剑桥地区)。而旧金山湾区和波士顿生物医药产业园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两大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中经社上海总部的研究显示,以美国两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来看,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有三大共性标志。

  一是政策驱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如完善的区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激励措施等,充分发挥产业链集聚优势。

  二是是头部企业支撑,催生产业集群效应。波士顿集群有辉瑞、诺华、安进等大型跨国企业驻扎,旧金山湾区则有礼来、赛诺菲、赛默飞等,在头部企业和GI Partners等资本加持下,园区均孕育了众多初创公司,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同时,各区域的众多工业和仓储空间已在发展中被改造为生物制造和研发设施,逐渐形成了高度灵活、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布局,推动园区内企业共建共赢。

  三是具备深厚科研能力,实现产学研医深度融合。波士顿集群坐拥60所顶级大学和研究机构,包括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旧金山湾区也拥有世界一流的学术和科研机构,如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两地均有综合医院和研究所,培养了大量顶尖人才,推动实现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

  上海作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最集聚、研发方向最全面、新药成果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要充分对标国际领先区域,持续推进“研发+临床+制造+应用”全链条加速,更快推进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发展。

  乘势而上,打开发展新空间

  目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已经走上全球化发展道路,但在加速生物医药的研发和转化过程中,仍亟需在更大范围内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网络,推动资源共享。“特别是参考美国两大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上海产业园区可聚焦三方面‘蓄势储能’。”中经社上海总部的研究认为。

  例如,在源头创新与产学研医融合及成果转化方面,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医院等多方共建研究院、医学中心、交流对接会的形式,深入发展协同生态。同时通过“政企联动”,共同建设功能性平台,为高校、科研机构、中小企业等提供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实验平台,以此带动整个行业的链条创新与发展。除张江外,闵行区“产、学、研,投、商”五位一体的工商联大健康产业联盟和静安区权威三甲医院的集聚,都是产业发展的优势资源依托。

  截至7月30日,上海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拥有64位两院院士,从业人员达28万人,基本形成了国家实验室、研究型大学、高水平研究机构、科技领军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创新体系;35家三甲医院、6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65家拥有临床试验资格的医疗机构,也为上海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提供了丰富优质资源。

  其次,在前沿科技与国际合作方面,临港新片区通过外资引进与合作的形式,持续构建开放、包容和互惠的国际合作网络,并通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东盟战略合作等技术合作,推动临港园区企业的国际化拓展和技术产业升级。静安区作为全球医药龙头企业集聚地,吸引了阿斯利康等巨头企业入驻,阿斯利康依托其国际医疗合作项目,推出“2024上海医药创新企业合作出海计划”,助力30家上海优质企业“出海”,静安区可借鉴类似合作方式,持续提升上海产业创新能力,加强上海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影响力。

  此外,数字化与智能化也深刻改变着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模式。闵行区定位生物医药产业与健康医疗、人工智能与医疗器械融合发展的示范基地,正在建设“南虹桥智慧医疗创新试验区”和“浦江基因未来谷”,同时通过引入新兴技术将产业链向高端化延伸,建设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高端医疗服务集聚区。静安区则通过市北可信数据经济示范园、上海市北区块链生态谷等技术创新园区建立独有的资源禀赋,赋能所在区域产业发展。

  总体来看,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通过协同发展,正在逐步形成多元化、高效化的创新生态体系,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上海市经信委发布的《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上海将初步建成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地,包括6个百亿元级产业园区,产业规模超1万亿元。

  据介绍,依托新华财经国家金融信息平台海量数据资源,中经社行业洞察系统将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产业研究能力进行了数字化、工具化、场景化,实现产业分析“一张图”、企业透视“一幅画”、招商拓客“一张网”,为用户提供产业洞察能力的一站式服务。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