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0-01 17:56:19 股吧网页版
“以旧换新”再加力 激发经济回升向好新动能
来源:人民网

  赠送消费券、发放补贴、搞促销活动……今年以来,以旧换新成为大众消费领域的“热点”,近期成效显现,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有效促进经济回升向好。

  大力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是一项利企惠民的重大政策,也是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举措。此前印发的《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明确安排近1500亿元直接下达地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进展成效。“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在8月初已全部下达到地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政策拉动下,汽车、家电、家居家装等重点消费品销量实现大幅增长。

  多地拿出“真金白银”,加力支持“两新”工作。在北京,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再“加码”,新增支持个人乘用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与上一轮政策相比也有大幅提高,实现线上线下全场景覆盖;在陕西,当地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推广活动,进一步促进陕西省新能源汽车消费;在甘肃,全省累计发放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1.94亿元,激发消费品市场新活力……

  “与投资补助等传统支持方式不同,这次向地方直接安排资金,赋予地方更大的自主权,在符合‘两新’总体要求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地方的创造力,有利于更便捷地让这些‘真金白银’的优惠直达消费者。”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以旧换新蕴藏巨大市场空间,是扩大消费的重要抓手。”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介绍,进一步促进消费稳定增长,要注重通过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让换新需求更快释放,形成更多新增长点。

  以旧换新推动消费“焕新”,不断激发市场生机活力。在四川成都,部分家居、家电企业联合推出整屋以旧换新活动,一些卖场还专门设置了家电回收网点,推出了一站式装修活动,涵盖设计、装修、家居家电换新等全流程服务,让消费者多得实惠少跑路;在重庆,一些电商线下门店推出“以旧换新”至高立减20%的补贴福利,以及买家电买二送一等一系列优惠活动,吸引不少消费者前来购物。

  作为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重要环节,“收旧”对“换新”工作的推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上海,当地建成300个“升级版”惠民回收服务点,一些商家也在“售新”的同时,提供“收旧”服务。

  “大量废旧产品设备的淘汰,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提供更多的原材料来源,推动循环经济行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业内专家表示。

  目前,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已逐步显现。商务部数据显示,汽车方面,截至8月22日,全国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突破68万份;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411.1万辆,同比增长33.1%。家电方面,1月至7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3%。家装厨卫方面,1月至7月限额以上单位家具零售额同比增长3.2%。上半年全国新增3160个智能化社区废旧物资回收设施,循环利用体系加快完善。

  “‘以旧换新’的巨大消费市场一方面提振了企业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更高质量的产品、更加完善的功能,这也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业内专家表示,相关部门、企业和消费者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在发挥“以旧换新”促进消费、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更好地保护环境,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要加力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督促各地加快落实相关支持政策,提升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和家装厨卫“焕新”政策效能,充分释放政策红利,让真金白银的优惠直达消费者。同时组织开展“链千企惠万家”好物焕新季、“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双智新品供需适配”对接交流等活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